主题: 中国基金很难看七宗罪
2008-08-18 20:05:22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分析师
昵称:kelven
发帖数:6512
回帖数:475
可用积分数:1396372
注册日期:2008-05-13
最后登陆:2018-07-22
主题:中国基金很难看七宗罪

 根据天相投资的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基金经理的平均任职期限是1.3年,国内三分之一的基金管理人经验不足一年,一半以上的在2年以下,接近四分之三的基金经理管理基金经验不到3年。

  由于不同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会有所不同,如此频繁的人员变动,必将影响基金的投资风格和长期的业绩表现。另外,绝大部分的基金经理任职期太短,经历过完整的牛熊市的更是没有几个,这样也导致了基金的业绩非常不稳定。

  原因二:基金公司为了圈地扩容自身对短期排名有强烈追求并且频繁宣传

  对于基金公司而言,盈利是第一目标。说基金公司不看重排名那是唬人,有不少基金经理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报纸,看上面的基金排名,对这个相当感兴趣,也有些基金经理就是因为公司看重基金业绩排名而不堪压力选择跳槽。

  基金公司都明白,只有基金的业绩排名上去了,才会有更多的投资者放更多的钱进来,公司的利润也才会更多。为了应付基金排名,追求短期效益,基金经理也把价值投资改成了趋势投资。

  原因三:投资者不够成熟,看重短期利益

  其实不光基金公司方面存在问题,投资者也存在不少问题,大都只关注短期收益,纯属投机套利,导致中国基金很难看长期排名。

  原因四:基金公司业绩考核标准有待改进

  业内专家表示,通常用2到3年的时间来衡量一个基金经理,才大致可以看出他的水平。而不少基金管理公司通常拿半年一年的业绩排名来衡量基金经理,基金经理很容易为了短期业绩调整长期的资产组合布局,长期投资收益大幅下降,对基金的长期成长不利。

  原因五:基金公司本身能否长期存在尚存变数

  最近华夏基金吸收合并中信基金,合并后中信基金基本上可以说是不复存在了,虽说中信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合并到华夏基金,但吸收合并后的命运如何难说。据基金行业研究员分析,目前国内基金公司良莠不齐,以后肯定有更大规模和更大范围的重组、并购甚至破产。基金公司尚且不知能存在多久,旗下的基金又如何来看长期排名?

  原因六:基金有清盘风险,能否长期存在都存疑,如何看长期排名?

  在去年和今年上半年,不少媒体都报道了有好几只基金由于“盘子”过小,总资产净值低于2亿元,徘徊在清盘的边缘,虽说目前还没有基金真正遭遇清盘,但这样的消息的确让不少投资者捏了一把汗。

  原因七:中国基金业发展历史太短,不够成熟。

  1997年至今,中国基金业发展已经经过了10年。截至2007年底,我国共批准设立59家基金公司,基金资产净值超过3万亿元,基民数量更是达到1亿。

  虽然我国基金业发展迅速,但仍存在很多问题,不够成熟。有很多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到的解决:法律空白问题;法律实施、有效监管及法治秩序与市场导向问题;股权市场、债权市场和货币市场发育不全问题;人力资源与运作经验不足问题;执业操守问题;如何控制利益冲突的基金治理和自律机制建设问题;基金投资行为的规范化及相应投资环境的配套问题。当然,基金业存在的问题还远远不只这些,在这样的情况下要看基金的长期排名比较困难。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