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重点关注两类基金
2008-02-23 14:33:00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股民
昵称:游客(58.247.173.*)
发帖数: -
回帖数: -
可用积分数:
注册日期: -
最后登陆: -
主题:重点关注两类基金

 2月乃至今年,中国证券市场将持续面临以美国次贷影响为主的外部环境压力,以“从紧的货币政策”为代表的内部紧缩压力,以“中国平安(601318行情,股吧)1500亿再融资计划”为代表的市场扩容压力。

  在多重压力影响下,目前看,资金短期入市意愿不强。中国证券登记结算中心数据显示,A股新增开户数继续回落,2008年以来日均开户数仅在13万户上下,低于2007年平均水平,同时登记在中登的基金开户数增量也维持在相对低位。基金方面,观察ETF基金的份额变化情况可以看到,2007年12月下旬以来50ETF(规模大、申购赎回活跃,代表性强)处于持续的净赎回状态。

  因此,我们认为市场短期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建议投资者适当增加相对低风险产品比重。

  重点关注两类基金

  关注消费、成长风格,优选趋势相对明朗基金。

  我们认为,一季度CPI可能创出新高,在美联储持续大幅降息的背景下国内利率上调空间有限,负利率局面将进一步加深。这将对国内的投资和消费起到一定促进作用,由于投资目前是宏观调控重点,因此我们对于消费的成长最为看好,制造业里的农副产品加工、家具制造、木材加工和服务业里的房地产业、超市零售、百货零售、航空运输业的景气度都会有所提升。

  而基金2007年四季度季报显示,成长性是基金化解高估值压力的主要选择。同时随着上市公司年报的逐步披露,成长性也是现阶段市场关注的焦点。

  基于上述分析,建议投资者在控制基金组合风险的同时,关注选股思路上侧重配置绩优消费服务类等趋势相对明朗行业板块的基金产品和侧重配置业绩成长类风格股票的基金产品。

  优选择时能力突出 操作灵活的基金产品

  对基金业绩的研究表明,选股是基金取得超额收益(相对同业、相对基准)的主要因素。不过,一方面随着证券研究机构的发展壮大,市场对于个股挖掘深度和覆盖广度均有显著提高,个股选择难度增加,同时基金行业规模膨胀下对于配置的要求逐步提高,个股选择对于基金(尤其是大规模、超大规模基金)超额收益的贡献也随之有所降低;另一方面,基于对2008年市场估值逐步实现软着陆、股指回归理性繁荣以及股指波动幅度随股指重心上升而加大的预期,择时因素(大类资产配置)在基金收益构成中的占比将有所上升,而股指期货推出下的套保机制也将增强大规模、超大规模基金进行择时操作的可行性。因此,我们认为,对于股指波动节奏的把握(也就是择时能力)或将成为影响2008年基金间收益差距的重要因素之一。

  尽管股指期货尚未推出,但上述特征在一季度即得到显现,在内外压力下市场宽幅振荡整理过程中,对于市场整体节奏、板块间轮动节奏的把握成为影响基金收益差异的重要因素。因此,建议下阶段在基金选择上侧重选择择时能力相对突出、规模适中、操作灵活的基金产品。

  把握08年封基折价中枢

  受益于牛市行情,封闭式基金2007年赚的盆满钵盈同时,也积累了丰厚的可分配收益(已实现收益),可交易的32只老封闭式基金剩余可分配收益近千亿元。在基金年度收益分配比例不得低于年度可分配收益90%的情况下,封闭式基金分红盛宴的“场面”仍值得期待。

  随着封闭式基金价格的大幅上升,目前(截止2008.1.18)长剩余期限封闭式基金平均折价水平下降到19%,其中最高折价水平尚不到23%,按照90%收益分配及分红自然除权计算长剩余期限封闭式基金分红后平均折价水平为30%左右,处于合理水平,年度分红预期套利收益已经基本得到反映。

  一方面年度分红尚未开始实施,基于年度分红的套利行情也将继续演绎;另一方面,其中部分基金目前折价水平仍处于20%以上、分红自然除权后折价在30%以上,具有一定的安全边际。

  从长期操作来看,纵观2007年基金市场,长剩余期限封闭式基金折价率的弹性空间很大,加权平均折价率处在20%~35%区间宽幅波动,波动中枢在28%左右,其中从基金个体角度考察折价率波动区间扩大到10%~40%(剔除在双汇发展(000895行情,股吧)股改复牌阶段套利背景下部分基金的短期“溢价假相”)。同时,根据分红制度变革、金融创新等因素,我们认为长剩余期限封闭式基金现阶段合理折价在30%上下(剔除年度分红因素)。因此,考虑到时间推移,建议2008年对于长剩余期限封闭式基金投资操作的合理折价率中枢把握在25%~30%区间(剔除分红含权因素)。

  而短剩余期限封闭式基金,则是振荡市场下的重点选择。

  随着2007年大规模的封闭式基金到期转开放,2008、2009两年到期转开放的封闭式基金数量锐减,其中2008年有4只封闭式基金(科汇、科翔、汉鼎、鸿飞)、2009年仅有2只封闭式基金(金盛、天华)到期转开放。按照当前的折价水平来计算,2008年底到期的3只基金到期转型后按净值结算带来的静态收益率加权平均为8.86%,2009年到期2只基金按照2008年底折价降至10%计算(同时考虑到年度分红因素)带来的静态收益率也在10%以上,仍具有一定吸引力。当然,这一价值的实现需要时间来换取。

  随着行业膨胀下基金规模尤其是单只开放式基金规模过大下管理效率的下降,以及主力持有人(个人)频繁申购赎回(尤其是市场宽幅振荡下)操作对基金投资管理业绩的影响,短剩余期限封闭式基金中的小盘基金在规模上的双重优势(规模小、稳定)将逐渐得到显现。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