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中国平安胜出藏玄机
2014-02-13 09:12:38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21
回帖数:21875
可用积分数:99880055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07-25
主题:中国平安胜出藏玄机

随着万达冠名中超联赛的2013赛季合同到期,中国平安(行情,问诊)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平安”)有望以1.5亿元成为中超联赛2014新赛季冠名赞助商。平安这一大手笔投入,刷新了中超联赛新价码。

目前,足协、中超公司、中国平安还未官方宣布这一合作消息。据《晶报》报道,2月20日,中超公司将在北京宣布平安从2014赛季开始成为中超联赛冠名赞助商,双方签订的冠名合同为3+3,前三年每年冠名费1.5亿元,三年合同到期后,中国平安拥有三年的优先冠名权。

  平安经过与其余四家企业角逐后胜出,除了平安,实力颇强的还有同洲电子(行情,问诊)、大众汽车。平安并不是出价最高的一家,同洲电子出价1.7亿元。由此,2月12日有举报信指出,此次冠名合作“存在黑幕”。

  中超联赛冠名水涨船高

  2月12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知情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说,中超公司收入主要依靠冠名商及合作伙伴(即赞助商)、供应商。其中,冠名层级最高,所选企业只能有一个,而合作伙伴可以多选。这三项层级中,“每个层级有每个不同的价格”,比如,冠名商价位一般在1亿多元,合作伙伴最高达4000万元,供应商则将近2000万元。

  2009年倍耐力中国公司和中超公司签署三年冠名协议,每年赞助费接近5000万元。2010年年底,倍耐力提出解约,中超联赛直到2011赛季过半后才由万达集团进行冠名赞助,并以单季6500万元的冠名价格签约三年,总赞助额达到1.95亿元。

  在赞助收入方面,2009年至2012年,中超公司获取的赞助费也在逐年递增。2009年赞助费为3300万元,2010年迅速跃升至6900万元,增长率高达110%;2011年和2012年赞助收入继续上涨至9000万元,增长率为30%。

  每年1.5亿元,刷新了中超联赛冠名费新高。但在前大连实德俱乐部总经理林乐丰看来,这仅表明中超公司从过去因“假赌黑”导致赞助锐减的泥潭中“刚拔出腿”。

  中超冠名赞助并非一路平顺。2001年至2004年,由于甲A联赛名誉受损,冠名费大幅缩水;2005年,中超“裸奔”无赞助;2006年与爱福克斯签订合同全款6000万元,最终收款600万元,5400万元未收回;2007年至2008年,俱乐部联赛分成降至历史最低点。后来签约倍耐力迎来回暖,却因“假赌黑”事件致使中超形象受损。

  冠名费、赞助费包括门票等收入的提升,俱乐部将直接受益。据《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报告(2013)》披露,中超公司的支出成本很简单,人力成本和办公差旅成本每年支出相对稳定,增幅较小,最主要是给各个俱乐部分成占比较高。以2011年中超公司支出情况为例,人力成本与办公差旅分别占5%、4%,俱乐部分成则占91%。2009年至2011年数据显示,各俱乐部分成金额总数分别为180万元、290万元、310万元。

  整个中超公司在扣除上述分成、各种成本支出后,每个赛季仍有较高收益。2009赛季收益为5000万元,2010赛季增至9500万元,2011赛季在恒大俱乐部的带动下,收益达到1.08亿元。

  冠名与赞助带给企业的利益亦很明显,企业从中首要获取的是文化营销带来的益处。中国平安冠名中超联赛后,新赛季的中超联赛场边的滚动广告牌上,将会滚动出现平安保险、平安银行(行情,问诊)、平安信托、平安证券等平安集团相关业务的广告字样。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