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海马转债下调何以能破纪录
2008-08-25 20:59:00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分析师
昵称:股市密码
发帖数:4589
回帖数:427
可用积分数:181802
注册日期:2008-06-29
最后登陆:2010-11-09
主题:海马转债下调何以能破纪录

如果市场再次向下调整,即使调整幅度不大,但只要维持一段低靡的时期,海马转债有再次触发回售的可能性,而公司并不愿意冒被回售的风险,可能会再次修正

  
   “我没有想到仅仅过了半年就可以用1/3不到的价格进行转股。”一位海马股份的投资者青岛韩女士在给《大众证券报》的电邮中这样表示。

  破纪录

   今年1月11日海马股份公告称,证监会批准公司发行8.2亿元可转换公司债券,期限设定为五年。初始转股价格为18.33元/股,而后由于2008年6月13日,公司实施每10股派发现金0.5元的分配方案,海马转债转股价调整为18.28元。7月16日海马转债进入转股期。

   截至昨日收盘,今年以来海马股份的股价已经下跌了78.32%,成为今年跌幅排名第六的股票。而海马股份的“难兄难弟”海马转债也由131元跌至昨日的106.88元,跌幅达18.41%。

   正是股价的大幅下跌触发了海马转债“转股价格的向下修正”条款。而海马转债还有一条转债回售条款规定:在转股期内,如果公司股票收盘价连续30个交易日低于当期转股价格的70%,可转债持有人有权将其持有的全部或部分可转债按面值的105%回售给公司。

   “不下调是不现实的。”昨日,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如果不下调转股价格,海马股份可能会成为第二个唐钢股份。”早在7月29日,唐钢股份曾刊登了启动唐钢转债回售程序的公告。此前,唐钢股份的股价连续30个交易日没有达到14.56元转股价。期间出现了神秘资金拉抬唐钢股份,但从10元左右被最高拉抬到13.06元时折戟而返。而值得一提的是,海马股份7月29日也曾上演逆市飙升6.83%的情景。“重演唐钢股份那一幕的意图很明显。但这种上涨却是无厘头的。要想海马转债触发回售条款,只有从31日开始的19个交易日内连续飙升187.35%才能避免。在这样的市场下是不可能的。”

   于是8月21日海马股份临时股东大会通过了戏剧性一幕:审议通过了《关于向下修正“海马转债”转股价格的议案》,自2008年8月25日起,“海马转债”转股价格由原来的18.28元调整为5.03元/股,调整幅度为72.5%,超过此前恒源转债转股价下调40.8%幅度,成为有史以来中国股市可转债下调转股价的历史纪录。

  
   博 弈

   “我在08年购买了海马股份,当时就是看好可转债的转股价在18.33元。”青岛韩女士在邮件中说。可现在面对仅为5.03元/股转股价,韩女士表示:“今年国家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债券融资金额空前庞大,可是又有多少投资者在海马股份们吹捧的光环下被无情掠夺辛辛苦苦得来的财富。”

   如此巨幅的下调转股价意味着什么?那就是债权人收益,而股权人受损。据国泰君安分析师张欣预测,按目前的市场价格估算,海马转债全部转股后股本将扩大近80%,对业绩的稀释效应加大。因而此次前十大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全票反对。 债权人、股东和市场形成了一场无形博弈。

   “这样的下调也许不止这一次。”上述业内人士指出,“海马转债目前的转股溢价率为39%,这意味着,如果市场再次向下调整,即使调整幅度不大,但只要维持一段低靡的时期,海马转债有再次触发回售的可能性,而公司并不愿意冒被回售的风险,可能会再次修正。”

  
   主业下滑

   那么,是什么导致海马股份的股价今年以来的大幅下跌?恐怕不得不提到公司的业绩。

   2008年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该公司实现利润总额8703.59万元,较2007年同期减少84.14%,实现营业利润4411.94万元,同比减少91.9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950.14万元,同比减少83.36%。而实际上,扣除投资收益的5692万元和因获得债务豁免而获得的营业外收入3665.09万元,2008年的中期公司已经亏损653.50万元。

   据公司一季报显示,1-3月海马股份实现净利润4788.11万元,按半年度实现4950.14万元的净利润倒推,4-6月公司的净利润仅有162.03万元。而1-3月海马股份的非经常性损益为309.33万元,1-6月为2363.77万元,那么4-6月公司非经常性损益2054.44万元。这样以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海马股份二季度净利亏损高达1892.41万元。

   “今年整个宏观经济都不怎么样,原材料涨、油价涨,所以对我们业绩是有影响的。”海马股份证券事务部一人士表示。

   公司汽车业务的毛利率呈下滑趋势,尤其是以钢材为代表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对于经济型车型的影响更胜于其他车型。2008年中期,公司汽车业务的毛利率仅为9.05%,同比下滑了4.27个百分点。

   “年内业绩难以改善。”东方证券行业分析师秦绪文指出,“由于福美来车型老化,海马3没有获得市场认可,在低迷的乘用车市场环境下,公司乘用车业务的盈利表现很难在年内得到提升;同时,公司在下半年获得去年同期证券投资的高额收益的可能性比较小。”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