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大牛股 |
发帖数:112653 |
回帖数:21877 |
可用积分数:99900080 |
注册日期:2008-02-23 |
最后登陆:2025-09-09 |
|
主题:海上油气开发大提速
海上油气开发大提速
中海油网站11日发布《2014年中国海上开放区块招商公告》,今年推出33个开放区块与外国石油公司合作,总面积接近13万平方公里。大部分区块位于南海,4个区块位于东海,2个区块位于北部湾。
分析认为,此次公布的区块数量为近年来单次最多。联系到外交部近日关于南海岛礁建设活动的表述,彰显出我国加快南海资源开发,尤其是海上油气勘探开采的信心。正在编制的“十三五”能源规划也把海洋油气做为增加国内油气供给的重要途径。
海油工程中报点评:作业能力大幅提升,深水开发及海外市场拓展值得期待
研究机构:长江证券 分析师:章诚,刘军 撰写日期:2014-09-03
事件描述
海油工程发布2014 年中报,1-6 月实现营业收入97.9 亿元,同比增长33.0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7.31 亿元,同比增长111.18%。
事件评论
众多项目正处施工高峰期,收入规模快速扩张;储备项目多且订单饱满,2014-15年仍将维持较高增长。2011-13 年中海油勘探开发资本开支大幅扩张,众多海洋油气田项目步入开发建设阶段,当前正处油气田建设施工高峰期。设计板块EPCI 总承包项目较多,预示未来待开工建设项目储备充足。
产能利用率进入历史最好时期,毛利水平提升至26.75%。近几年一批大型船舶装备投入使用及珠海深水基地一期投产,极大提升了建造及海上安装施工能力。伴随2012 年以来工程量逐年快速扩张,整体产能利用率大幅改善,驱动毛利水平逐步上台阶。2011-13 年整体毛利率为14.44%、18.66%、23.48%,14 年上半年则提升至26.75%。
加快国际市场拓展,成长空间大幅拓展。澳洲项目顺利推进,公司大型模块化建造初获国际认可。近期斩获俄罗斯LNG 核心模块建造项目101 亿元大单,则志LNG高端模块制造领域已具备全球竞争力。另一方面,收获缅甸Zawtika 气田22 亿总包订单,该项目是公司迄今最大的海外EPCI 总包项目也是首次进入缅甸市场。
深水作业技术逐步增强,将是中国海洋油气开发从浅海到深海的受益者。深水基地投产,深水平台作业能力大幅提升。
公司进入业绩高成长期,估值有提升空间。核心逻辑:1) 2014-15 年业绩持续高增长较为确定。
a)”十二五”海洋油气增产收官期,油田开发投资持续加码,收入规模持续扩张;
b)高毛利率可继续维持。
2) 未来业务增长点来自国内深水开发及海外业务扩张。油气增产压力加大,技术进步推动“十三五”期间国内深水油气开发加速,资本支出持续扩张。此外,全球海洋油气开发持续高景气,国际市场扩张潜力大。
业绩预测及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14-15 年收入约为250、302 亿元,每股收益约为0.80、0.99 元/股,对应PE 为10、8 倍。首次“推荐”。
风险提示中国深水油气开发投入力度低于预期。
中国船舶:业绩大幅增长,海工业务实现突破
研究机构:安信证券 分析师:王书伟,邹润芳 撰写日期:2014-09-02
业绩翻倍增长,符合预期。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8.23 亿元,同比增长26.52%,完成全年计划的51.19%,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19 亿元,同比增长143%,对应EPS 为0.087 元,扣非后净利润1.01 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4,851 亿元,业绩大幅增长符合预期。
造船行业触底缓慢复苏,低价订单陆续交付降低毛利率水平。上半年,全球经济增长乏力,运力过剩短期难以改观,航运企业经营困难,船舶市场形势依然呈现复杂、多变的严峻形势,公司完工交付船舶25 艘/326.10 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4.32%;完成修船175 艘,同比下降17.84%,船舶造修业务收入87.77 亿元,同比增长1.61%,毛利率9.07%,同比下降1.51 个百分点,由于完工交付的大多仍是前几年船价较低的订单,所以盈利能力仍在下滑。但公司承接新船订单36 艘/573.52 万载重吨,载重吨数同比增长11%,承接修船订单合同金额8.85 亿元,同比增长21.21%。
海洋工程业务实现突破,新接订单快速增长。上半年,公司的海洋工程业务持续快速发展,完工交付自升式钻井平台1 座,海洋工程业务收入26.4亿元,已经超过2013 年全年的收入规模,同比增长220.6%;公司发展新供应商,降低采购成本,海工业务毛利率增加3.35 个百分点。公司新接订单大幅增加,承接海工业务合同金额24.98 亿元,其中自升式钻井平台建造2 座,维修项目2 座,而去年全年新承接自升式钻井平台6 座。
受益于集团资产注入预期,中国船舶空间大。我们认为中船工业集团的资产整合的路径较大可能将以“先南后北,多个平台、属地化整合”为原则,即将中船黄埔文冲注入广船国际,将江南造船(集团)、沪东中华、上海船厂等资产注入中国船舶。根据我们推算,2013年沪东中华(集团)和江南造船(集团)的收入约235亿元,预计军品收入占比超过一半,约130亿元,净利润约4亿元。如果将部分盈利性较差的资产剥离,预计注入资产净利润规模接近10亿元,相关资产的注入将拓展军品核心业务,提升未来的成长空间。
维持“买入-A”评级,6个月目标价30元。我们预计公司2014-2016年EPS为0.12元、0.51元、0.76元。假设军工资产一次注入,我们按照10亿元利润测算,给予40倍PE,注入军工资产的合理价值400亿元,假设注入资产按照1.5倍PB,对应合理每股价格为27.0元-30.0元,维持“买入-A”评级,6个月目标价30元。
风险提示:船舶行业复苏反复;集团军船资产注入存在不确定性
上海佳豪中报点评:三大平台通力协作,业绩弹性或超预期
研究机构:长江证券 分析师:刘军,章诚 撰写日期:2014-08-28
事件描述
上海佳豪发布2014年中报,1-6月实现营业收入1.76亿元,同比增长142.7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0.20亿元,同比增长227.12%。
事件评论
在手订单充足,沃金天然气并表增厚业绩,其中包含LNG运输船EPC项目、海工Lifeboat EPC项目、内河LNG船舶EPC项目及多个设计合同。总体订单量饱满,确保未来三年业绩高增长。
依托三大平台打通天然气、船舶海工产业链,成长空间大。具体分析:
(1)沃金天然气、绿色动力:打通天然气产业链。集团及上市公司参与海外进口LNG(民营企业第一单)、加气站运营(由出租车延伸至船舶、公交车、重卡,区域扩展至上海以外)、工业气体合同能源管理。
(2)大津重工:打通船舶海工产业链。大股东2013年12月减持收购江苏大津重工,并整合公司船舶海工的设计能力。目前业务模式是上市公司承接EPC业务,大津重工负责实际具体制造,协同效益突出。
(3)绿色动力:进军LNG内河船舶动力市场。合资成立绿色动力,进军LNG内河船舶动力市场,前期草根调研反馈,补贴政策出台带动发动机企业、政府、造船企业等,极大刺激各路资本进入该行业,有利于加快加气站基础设施建设。具体见3月份深度报告《LNG燃料动力船舶:行业步入快速发展期》。绿色动力初步测算2014-16年利润贡献分别约1500万、5000万、5000万。同时,公司或将进一步扩展LNG内河船舶动力市场。
拐点已至,业绩弹性或超预期。弹性主要来自三点:a.气体业务布局及加气站快速铺开,低价进口气提升毛利率;b.内河LNG船舶渗透率提升;c.海工业务持续增长。
业绩预测及投资建议:预计2014-15年EPS分别为0.28、0.55元/股。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内河船舶改造及新建进度低于预期。
神开股份2014年中报点评:各项业务平稳运行
研究机构:东北证券 分析师:王伟纲 撰写日期:2014-08-14
报告摘要:
2014年中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498.75万元,同比下降9.83%,实现净利润3518.76万元,同比下降4.41%,每股收益0.11元。
公司石油钻采设备和工程技术服务两大业务的业务收入一减一增,综合毛利率同比回升2.23个百分点,至34.20%。
公司境外收入同比下降8.63%,占营业收入的比重由去年的30.26%提高到30.66%。
展望后市,基于公司一些新增业务将在下半年体现,因此维持对公司2014、2015和2016年的业绩预测,每股收益分别为0.22元、0.27元和0.31元。维持对公司股票的投资评级为“增持”。
风险提示:公司部分新产品的市场前景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由此会影响公司的预期业绩。
振华重工:新签订单回升,主营业务正穿过盈亏平衡
研究机构:广发证券 分析师:刘国清,刘芷君,罗立波,真怡 撰写日期:2014-08-27
核心观点:
振华重工201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243百万元,同比增长7.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8百万元,同比增长35.3%,EPS为0.01元;其中,2季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以下简称为“扣非利润”)为亏损13百万元,较1季度的亏损59百万元、较上年同期的亏损56百万元均显著改善。公司扣非利润的亏损额逐步收窄,表明主营业务正在经历收入企稳、利润率回升的过程。
新签订单实现增长:上半年公司新签订单为23.4亿美元,同比增长15.2%,其中,港机业务新签订单10.8亿美元,同比增长4.5%,海工业务新签订单12.6亿美元,同比增长26.2%。从行业整体来看,港机正经历复苏,而海工向中国转移趋势明显。全球著名的货物搬运解决方案供应商Cargotec公司近期公布了2014年2季报,当季承揽订单9.93亿欧元,同比增长19%,其中,以Karmar为品牌的港口设备板块新签订单同比增长15%。
产品利润率触底提升,弹性较大:公司上半年的综合毛利率为10.6%,为2010年以来的最好水平,其中,港机产品的毛利率为11.5%,较上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随着港机市场呈现温和复苏和海工产品成熟度提高,以及高位屯积钢材的消化,公司的综合毛利率有望逐渐恢复到较好水平。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根据分产品情况,我们预计公司2014-2016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4,957、26,769和28,893百万元,EPS分别为0.042、0.089和0.158元。公司作为全球集装箱起重设备龙头企业,当前受益于港机行业需求的回暖,而海工装备业务处于积累交付经验的发展期,结合业绩情况和估值水平,我们给予公司“买入”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如果大幅上涨导致公司利润率存在下滑的风险;宏观经济环境波动对于港口机械、海上重型装备等需求影响的风险。
中集集团:多点开花,中集海工在持续升级
中集集团 000039
研究机构:广发证券 分析师:罗立波,刘芷君,刘国清,真怡 撰写日期:2014-08-06
今年以来,中集集团海洋工程业务在积极推进在建项目的同时,在产品拓展、产业升级等方面进展积极,龙头企业突破之势正在形成:超级豪华游艇品牌加强:8 月4 日,中集集团旗下PRIDE MEGA YACHTS(普莱德游艇公司)宣布88.8 米ILLUSION 项目已售出。根据此前媒体报道,这艘拥有六层甲板的超级豪华游艇在烟台完成建造,对外报价约9,000万欧元,其成功售出标志着公司已经打入世界大型超级豪华游艇市场,并成为具有独特竞争优势和成熟工艺的游艇品牌。
全球首艘CNG 运输船订单签约:近期,印尼国有电力公司PLN 与青岛武船重工签订了全球首艘CNG 运输船的建造协议,市场预测价格在1.8~2.0亿美元。该CNG 运输船由位于上海的中集船舶海洋工程研究院设计,标志着该研究院继超大型集装箱船、LNG 运输船后,产品进一步实现延伸。
烟台来福士进展不少:7 月上旬,来福士建造的JU2000E 完成全程升降试验,并得到船东、船检认可,这意味着公司自升式钻井平台产品从300 英尺顺利拓展到400 英尺。7 月中旬,工银租赁在巴西购买了两座由中集来福士建造的超深水钻井平台,总价达到10.8 亿美元,并出租给巴西国家石油公司旗下企业。7 月下旬,随着4#推进器提升到位,中集来福士承建的第七座半潜式钻井平台COSLProspector 推进器水下部分按计划安装完成,这意味着中集在接手来福士后,将有望首次实现半潜式钻井平台的按时交付。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014-2016 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7,506、78,697 和90,118 百万元,EPS 分别为0.857、1.131 和1.371 元(按增发后股本计算)。基于公司集装箱业务已在底部企稳回升,海工业务盈利在望,参考可比公司估值水平,我们继续给予公司“买入”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导致集装箱需求低迷风险;海工项目进度低于预期的风险;深圳前海地块未来进行商业开发的获益程度具有不确定性。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