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
昵称:stock2008 |
发帖数:26742 |
回帖数:4299 |
可用积分数:25784618 |
注册日期:2008-04-13 |
最后登陆:2020-05-10 |
|
主题:楼市回暖仍是一张空头支票
回暖论从去年楼市调整伊始就在弥漫,业内专家关于楼市回暖节点的判断也是一再后延:从"两会"到春交会,从奥运到"金九银十"。结果是"金九银十"已到关口,楼市回暖仍然没有预兆。刚好相反,情况似乎越来越糟。 8月27日,央行和银监会发布通知,要求金融机构不得贷款给开发商买地,而上海、北京等地银行已经开始压力测试,以避免金融风险。此时王石以及其"领衔"的万科发出降价的声音耐人寻味。众所周知,深圳楼市去年即是从万科、中海降价开始价格大调整,此次的声音是否意味着新一轮的降价潮即将到来? 房企缺钱的状况已不言而喻,本报近日做的房地产上市公司的中报也能参透一二:各上市房企负债率大幅增长,总部在深圳的房地产"大佬"万科、金地、振业等都是"债台高筑"。过去一年的时间我们可以清楚得见,万科、中海、金地等房地产"大佬"都选择了通过降价快速销售回笼资金,但这一次发布的中报表明: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大开发商尚且如此,小开发商自然不容乐观。大多数房企都面临着保价还是保量的选择,还有的房企由于营销失误,"量"或是"价"都没能保证,还因为不适时的降价惹来业主维权。一些此前宣称热销的楼盘也在抱怨蓄客量不足,没有办法推出新货。以前很奏效的"日进百金"、"日赠千金"等营销方式根本不能吸引到客户,大抽奖、做奥运主题营销也很难带来人气,蓄客尚且存在问题何谈销售? 降价的信号越强,买家入市的欲望就越弱,市场因此更冷。此时谈楼市回暖,无疑是开出一张空头支票。不少业内人士还在拿去年高峰时期的价格来对比现在,笔者认为,如果恢复到去年高峰时期的楼价才叫回暖的话,那么香港的回暖用了10年时间,日本也大抵如此。如果想做到这一点,房企最基础的工作就是让自己先活下来参与其中。至于怎样才能活下来,从业30年的中介"大佬"施永青给出的建议是:加快卖房。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