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中远海航争购烟台海运 双方看中近洋业务和物流
2008-03-09 13:33:59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股汇之巅
发帖数:1779
回帖数:212
可用积分数:729667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14-04-23
主题:中远海航争购烟台海运 双方看中近洋业务和物流

 在收购山东省烟台国际海运公司(以下简称“烟台海运”)的道路上,中国规模最大的船公司——中远集团与素有中国“第四航空集团”的海航集团狭路相逢。

  烟台海运是隶属于烟台市国资委的一家地方船公司,它的经营情况并不理想,经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审计,截至2007年7月31日它的净资产约为负5亿元人民币。这样一家船公司被“叫卖”,何以导致两大巨头出手相争?

  公开“招亲”

  2008年3月3日,烟台产权交易网上挂出了《山东省烟台国际海运公司改革重组征集意向方公告》。虽然烟台市国资委的发言人对记者表示:“我们这样做是为了公开、公平地寻求战略合作者。”但本报记者独家获悉,烟台海运的“买家”已经锁定在中远集团和海航集团旗下的大新华物流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新华物流”)身上。

  “大新华物流从2007年9月就表现出了收购烟台海运的意向,而中远集团则是在2007年12月忽然杀出的。”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

  烟台海运是在山东省烟台市注册的国有独资企业,但经营并不理想,因此试图借助“改组”扭转企业的命运,而且要求相当高:一、重组新增资金不少于5亿元,其中现金至少5亿元并一次性到位,烟台国资委在重组后企业占1000万元以上股权;二、接收并妥善安置烟台海运公司现有全体职工(包括退休职工)等等条件。

  “对于一家惨淡经营的船公司来说,对重组提出这么高的要求很少见。”一位分析人士表示,这主要是由于海航和中远两大巨头的青睐让它的身价倍增。

  “目前,海航与中远都已经派出人员驻扎烟台,充分表示出了它们的诚意。”一位烟台市国资委的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接下来我们要成立评审小组,对两家合作者进行评价考核。”

  两虎相争

  烟台海运究竟有何魅力,吸引了中远与海航对它情有独钟?

  中远集团一内部人士告诉记者,中远一直以远洋航线为主,烟台海运则主营近洋业务,刚好可以形成业务平衡。

  “中远集团拥有一家全资子公司泛亚航运,它的业务主要包括中日航线、内贸航线等集装箱业务。”上述人士坦率地表示,但它在中日航线上并不赚钱。“如果可以把烟台海运收编,就会迅速扩大中远在中日航线上的市场份额,从而借机把中远集团的短板——近洋航线业务大幅提升。”上述人士进而指出,如果借助国资委倡导的整合风潮自主选择并购企业,扩张自己的市场份额,对于中远来说是一箭双雕。

  如果说烟台海运对中远来说只是“锦上添花”,它对海航则是“雪中送炭”。

  2007年7月3日,海航旗下的“扬子江物流有限公司”正式变更为大新华物流,海航集团董事长陈峰在内部会议上表示,大新华物流控股要以海、陆、空联运发展的总体思维,大力发展特色物流和专项物流。其中,海运成为了大新华物流未来图谋的重要市场。

  “大新华物流规划了一个收购三步曲,通过收购天津海运、烟台海运和山东海丰国际海运集团来完成在海运市场的布局,最终与中远集团、中海集团比肩而立。”大新华物流的内部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大新华物流已花费600万美元取得天津海运29.98%的股权,而海丰海运由于作价过高,不得不放弃收购。

  “现在看来烟台海运成为海航至关重要的一个棋子,如果成功切入海运市场,就必须拥有现成的运力和市场份额,而烟台海运恰好拥有这样的优势。可以说,它能否成功收购关系到大新华物流的海运布局。”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