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P2P坚持刚兑和兜底的结果最终就是“庞氏骗局”
2014-11-17 21:21:21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算股神
发帖数:45382
回帖数:32109
可用积分数:6236234
注册日期:2008-06-23
最后登陆:2022-05-19
主题:P2P坚持刚兑和兜底的结果最终就是“庞氏骗局”

 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将贷帮网CEO尹飞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由于面对1280万坏账始终坚持不刚兑、不兜底的立场,贷帮网成为深圳P2P行业首个打破行业潜规则的案列而备受瞩目。

  事实上,对于贷帮网面对千万标的的坏账坚持不刚兑、不兜底的做法,业内流传着两个不同版本的说法。

  其一是贷帮网是一家注册资金仅有300万元的互联网金融公司,面对1280万的巨额坏账,根本没有偿付能力,除了不刚兑、不兜底,还能怎么做?

  其二则认为尹飞不刚兑、不兜底的做法,其实正好道出了互联网金融区别于银行类机构的突出特征。而在此之前,不少互联网金融公司有意无意对投资者作出的刚性兑付及坏账兜底的承诺,当实际的风险降临之后往往无法兑现。尹飞是第一个敢于站出来揭示和承认行业风险的人,其勇气可嘉。

  个中内情究竟如何?日前,贷帮网CEO尹飞在位于深圳高新区的贷帮网总部,就相关问题接受了和讯网的专访。

  和讯网:在整个P2P行业都默契于刚性兑付、坏账兜底的背景下,为什么贷帮网面对坏账敢于突破行业游戏规则,做出不刚兑,不兜底的决定?

  尹飞:在回答这个问题以前,先要明白什么是刚兑和兜底。现在大部分P2P公司普遍采用的作法是,为了公司发展,为了取得投资人信任,他不管什么原因产生了风险和逾期,并不告诉投资人,而是直接把钱自己赔付了。有时候他会将逾期事件告诉投资人,但并不是等贷款处理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再赔。而是说你们不用担心,这个钱我们公司连本带息都赔给你们,贷款我们公司慢慢去追。这就叫刚性兑付和兜底。

  短期看来,这种做法好像是保护了投资人。但结果是什么?投资人会把更多钱投入这家公司,因为我相信你,很仗义。这样,原来我在这投5万,现在投50万500万,我还借钱去投1000万。那么这家公司规模增长会比较大。下面的结果是什么?

  一个贷款管理、投资管理类的公司,是肯定有一定比例风险的。平均来说银行业的坏账比例3%,那p2p行业整体坏账水平可能10%。但是因为绝大多数p2p公司都是采取的刚兑,就把自己实际上当成了一家银行。那么,不是说这样做不可以,你如果这样做你就要配合其他的措施,你就要像银行一样,有存贷比的限制,你所有的资金不能拿去全部发放贷款,你得有一定的比例控制。然后一定要有存款准备金,你这个准备金是放在独立的第三方的央行,保持你的最后的流动性。

  最核心的一点是,你要有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国际上银行监管最核心的要素就是资本充足率。银行做一万亿的时候必须有一百亿的自由资本,其实你的坏账率可能是0.5%,但是监管的要求还是要你有8%左右的资本充足率。你要是想越做越大,就必须遵守这个规定。

  里面的悖论就在于,如果是p2p公司,你可以不遵守这个资本充足率的要求,这样你对资本的要求就低,你的杠杆就高。比如说我有一个亿的资本,我哪怕做一百个亿的信贷总规模,其实没关系,因为你的投资人都是在自行承担风险。你的平台不兜底不刚兑,哪怕做一百亿都没事,因为你的风险是社会化的。但是如果你承诺刚兑,意味着你要对100亿的风险都要自己承担,这个理论上是不可能的。不可能你做到100亿的时候风险存款只有1个亿,这个谁也做不到。这就违反了行业规律。

  P2P行业,如果是承诺刚兑,你必须同时满足其他条件,如果你不满足其他条件,那么理论上你就无法持续。作为P2P公司负责人,如果你不知道,不知者无罪。但我们知道的人要告诉你,这样做是不行的。明知道这个规律还这样做,不是骗后面的人吗?在我看来你就是做庞氏骗局。早期的人都拿到你的钱了,但是做到一定规模的时候,最后接手的人是要承担最后的结果的。

  如果我的公司选择1280万本息全陪,这个责任我尹飞全抗。我的社会形象是很好,但是我实际是在制造一个庞氏骗局,拿后面的人骗前面的人。

  不是说我们公司不负任何责任。我们公司在这个事情上只要出了这个贷款,不管怎么说,我们公司肯定有责任。如果披露下来,可能还是比较大的责任。但是,不能在这些责任没有得到法律程序的处理和判决的时候,我们不管三七二十一把所有责任都赔了。我这个意见被有些不专业的媒体简写成一句话,尹飞说P2P公司兜底是错误的。

  和讯网:这次逾期支付事件后,贷帮网的现状如何?

  尹飞:贷帮公司是全国第二家O2O公司。我一直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一家P2P公司,原因在于因为我们不愿意与现在的许多所谓的P2P公司为伍。我给自己的定位是综合性小型互联网金融机构。

  前海事件发生前,公司账上约有1亿余额,前海事件影响了公司10%的业务。

  事件发生后,公司仍在正常运营。一部分员工提出辞职,我可以理解,患难见真情。这几天许多媒体来采访我,也是我人生中一段难忘的经历。

  和讯网:投资人对逾期支付持怎样的看法?目前相关事件是怎样的一个状态?

  尹飞:这次事件涉及到500多名投资者。其中平均每人1至2万元。目前,已经和200余名投资者达成了协商一致。另一部分投资者,有些保持沉默。真正态度非常坚决、要求贷帮全额赔付的,只有少数几个人。个别人带着亲属到公司来闹,我们已经报警。

  谈判必须有个互相协商妥协的过程。我也不是坚决一分钱不赔。我只是说,理论上,兜底是错误的。其次,如果法院要求,我立刻执行。如果不是经法律程序,我们就要协商解决。我们一方面追讨债务,一方面尽力保证投资人不受太大的损失。但我从来没有表态让他们完全没有损失。目前从金额上,我们已经代偿了七成。

  一些投资人要求贷帮无条件承担所有赔偿,我这个人脾气犟一点,我是没法接受这种道理。

  事情发生后,其他三个关键人物(贷帮前总经理张凌、前海公司总经理袁琳杰、前海公司实际操作人刘里鹏)都躲起来,投资人满世界逮我。我和这些投资者深入聊,有时一晚上,投资者才明白,原来这个东西不是存款,是有风险的。我说我也听明白了,这种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应该选择存款而不是P2P。

  和讯网:关于贷帮网此次不兜底的做法,外界有很多说法,其一是贷帮公司注册资金仅300万,无力赔付投资者。事情确实如此吗?

  尹飞:这种说法对也不对。如果要公司立刻从账上取出1280万现金,明天就赔付给投资人,确实现金量不足。但我在金融界打拼这么多年,通过各种方式融到1280万并不难。

  现在我还没这么说,已经有近20个同行、朋友、平时还看得起我的人,说出钱帮我渡过这个难关,我都回绝了。如果主动去找,可能还有更多。

  许多朋友给我出谋划策,我看了,都是走民间借贷的路子。我从平安银行(000001,股吧)出生,难道还需要用民间借贷的办法解决问题吗?

  平时圈子里大家称我前辈,现在很多人想踩着我肩膀上了。暗指“你们贷帮是因为没实力,赔不起所以不刚兑。我们公司坚持刚兑。”这样投资人更相信他。我认为这是耍庞氏骗局的人常玩的一套,我和这种人为伍,我宁愿倒闭。

  问:根据知情人士的说法,上述逾期支付的款项被前海公司拿去四川做了房地产,情况是否属实?

  答:这个问题要等经侦。根据我们了解的情况,有可能是。我以前的总经理张凌,跟着袁琳杰(前海公司总经理)去了现场,但是我们也只是看了看,我们没有办法去查这个资金。但是经侦对我们进行调查的时候我们看到,经侦局把整个转账记录都打出来了。

  所以这个问题很好理,钱都是从银行走的,关键链条上没一个人跑。这笔钱目前不能叫坏账,只能叫逾期,按银行的五级分类,按我的经验,大概处于“关注”到“次级”之间。这个事情只要司法机关一介入,链条非常清晰,资产又在,你大不了转成次级的处置资产。在转换过程中有可能出现一些损失,但绝不是“血本无归”。

  问:这次事件是否说明,贷帮公司的风控能力不足?

  答:对于正常业务的风控,我们是不完善的,我承认管理上有漏洞,但我敢说,一直以来贷帮的风控绝对不亚于现在P2P行业前30名的任何一家公司。事实上,同样的问题,任何一家互联网金融公司都存在,只不过贷帮网先遇上了而已。

  但要说明一点,这不是个风控问题。再完善的风控也无法对抗恶意诈骗。前海公司完全知道我们的业务流程,他处心积虑就是要诈骗你,捏造了一大堆假资料,这事谁能扛下来?谁都扛不住,或者能扛住9次,扛不住第10次。但只要扛不住一次,就有人说你风控有问题,你是一个不合格的公司。有些媒体不专业,就揪着这个点来写。

  我们公司是有纰漏的,在网页上写上了什么“担保”,这事情是这个案子中的一个疑点,肯定是公司员工做的。我一直不知道它有,为什么有,目前经侦还在查。有人怀疑这是公司前总经理张凌做的,他始终没有出来说一句话。

  问:贷帮公司未来是否计划提高资本充足率与风险准备金,以应对风险?

  答:这话对了一半。作为一个信息交易平台,类淘宝的中介机构,是不存在资本充足率这个说法。所以我不需要补充资本,即便是我要补充资本金也是为了公司的发展和扩大业务规模。

  风险准备这个事情,我们已经在做,大概元月份上线。我们目前设计的规则是,每一笔交易,每一个投资者可以自己选择买一个“保险”。比如他对这一笔交易出一块钱,我们公司加1毛钱,这1.1元加入一个池子,这个池子给第三方监管。当逾期贷款经过法律处理,仍然不能追回时,我们进行有限赔付。相当于一种储蓄保险。今年5月份我在广东省互联网金融协会成立时就讲了这个想法。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