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从中石化预警看央企混改必要性
2015-03-24 09:02:15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06
回帖数:21874
可用积分数:99862445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07-18
主题:从中石化预警看央企混改必要性



中国石化日前发布一季度业绩预警公告。盈利警报拉响,不由令人希望混改能够再加快进度。

中国石化公告称,去年四季度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出现断崖式下跌,公司原油价格大幅下滑,炼油和成品油销售业务消化高成本原油、成品油库存,预计一季度处于盈亏平衡点。去年中国石化净利润下降近三成,是近6年最大跌幅。

有意思的是,当2008年国际石油价格大幅上升时,中石化集团下属的3家子公司中国石化等也曾纷纷预亏。

国际油价大幅上升和下跌都是石油巨头业绩滑坡的理由。其实亏损不是问题,关键是亏损的理由是否有说服力。

最近国际油价下跌,政府和经济学界都感到高兴。今年2月份中国进口原油2555万吨,金额593.6亿元,记者推算折合大概52美元/桶。经济学家宋国青认为,按照目前的价格,2015年进口原油比跌价前能少花超过7000亿元。

按道理说,少花这么多钱总会有人见实惠,要么是老百姓少花了钱,要么是行业主体赚到了钱。现在比较明确的是老百姓少花了一点钱,可是企业真的不能从中赚到钱吗?

当然石油巨头都是混业经营,从石油勘探、开采到冶炼、化工、运输、销售等无所不包,原油价格下跌会影响到开采环节利润,但是不管怎么说,终端销售价格下跌幅度并不大。

近年来石化双雄发布年报后,媒体的新闻标题除了净利润多少亿元,就是炼油业务亏损数百亿元,或者是进口天然气价格倒挂损失了若干亿元。

这其实是在埋怨政府价格管制影响了利润。我国早已是市场经济为主体,石油是少有的政府定价行业了。在政府管制下,政府脸色就是利润,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在这种情况下,也难怪民间对此屡有怨声。

那么石化双雄质地到底怎么样?到底可以赚多少钱?如果离开有形这双手,他们的表现到底怎么样?很多人都想弄明白。

政府让央企上市的目的除了从市场融资,更重要的是规范管理和便于监督。但这些央企地位甚高,证券监管部门监管乏力,普通投资者更没有办法,从报表中获得的信息也有限。

如果各种业务能够独立,投资者可以看到每种业务的表现,当然就更利于分析。可喜的是央企混改正在进行,本月初中石化销售公司千亿元增资项目完成,有望独立上市。众多民营公司成为股东,将会起到监督作用。中石化销售公司去年销售额提高28%,表现不俗。

记得2009年有位行业分析师推荐石油类公司,他认为外界并没有看懂石化双雄,他根据海外管道类公司的估值计算出中国石油巨头被低估。

假若他说得真有道理,那么大央企各个环节混改无疑是价值重估的好办法。当然除了混改,真正走入市场更为关键,否则新股东也会喜欢和习惯吃垄断饭。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