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中国研究西藏水电外送的方向及规模
2008-09-11 10:14:57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分析师
昵称:jimmy
发帖数:95
回帖数:311
可用积分数:1342623
注册日期:2008-03-16
最后登陆:2025-07-22
主题:中国研究西藏水电外送的方向及规模

新华网西藏频道拉萨9月11日电(记者胡星)《西藏水电开放和外送有关问题研究》的研究报告日前已经完成,报告描绘了藏电外送的送电方向及送电规模。

根据这项研究成果,藏电外送主要方向为川渝、华中东四省和广东;主要外送电河流为金沙江上游、澜沧江上游、怒江上游及雅江干流和主要支流。

外送电源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拟先开发金沙江上游、澜沧江上游、怒江上游的水电外送,2020年至2030年外送规模为1580万千瓦,2030年至2040年外送规模为1592万千瓦,2040年至2050年外送规模为490万千瓦。

第二阶段逐步开发雅江干流墨脱及其支流帕隆藏布水电外送,2030年至2040年外送规模为1964万千瓦,2040年至2050年外送规模为3157万千瓦。

记者从正在举行的2008年"中华环保世纪行--西藏行"活动中了解到,研究报告是由国家电网公司委托西藏电力公司、国电动力经济研究中心、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和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共同完成的。

根据全国水力资源复查成果统计,西藏全区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2亿千瓦,占全国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的29%,居全国首位。西藏水能资源开发任务之一是,实施藏电外送并建设西藏水电产业和西电东送接续能源基地。(完)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2008-09-11 17:54:21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2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昵称:JD
发帖数:2153
回帖数:7696
可用积分数:1126364
注册日期:2008-09-04
最后登陆:2020-06-02
中国水电开发调查:水电的未来在世界屋脊
2007-10-30

“到2020年前后,我国规划的除西藏外的大部分水电工程将开发完毕,我国水电开发的重点将逐渐向西藏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上游和雅鲁藏布江流域转移。” 中国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院长、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总经理晏志勇告诉记者。 
  西藏以其全国第一的理论蕴藏量,成为我国水电人心目中的圣地。随着我国水电开发的推进,一直关注并亲身参与西藏水电勘测规划的晏志勇,更是言必谈西藏水电。他说, 2005年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西藏发展稳定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尽快开展雅鲁藏布江和藏东南“三江”流域等水能资源开发规划和前期工作,论证建设西电东送接续能源基地。这为西藏水电开发提出了新的任务与目标。“开发西藏水电、实施藏电外送,一方面能为国家能源发展、节能减排作出重大贡献,另一方面还能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 晏志勇说。
  记者: 去年,您曾亲自前往雅鲁藏布江考察,请简单介绍一下西藏水电资源的情况。 
  晏志勇: 西藏河流众多,水力资源丰富。根据全国水力资源复查成果,西藏自治区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7640亿kW•h,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1.1亿kW、年发电量5760亿kW•h。随着水电前期工作的深入,技术可开发量还可能增加。技术可开发大型水电站装机容量9710万kW、年发电量5080亿kW•h(占88%);中型水电站装机容量1172万kW,年发电量620亿kW•h(占11%);小型水电站装机容量118万kW,年发电量60亿kW•h(占1%)。全区可开发水电站以大型电站为主。 
  西藏区内水力资源按区域划分,绝大部分分布在藏南,藏南、藏东、藏北和藏西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分别为7300万kW、2900万kW、660万kW和140万kW,分别占全区技术可开发量的66%、27%、6%和1%。区内水力资源按流域划分,以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最为丰富,其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分别占全区的61.7%、12.9%、5.8%、4.3%,共占全区的84.7%。其中雅鲁藏布江干流5650万kW,怒江干流西藏境内1420万kW,澜沧江干流西藏境内640万kW,金沙江干流西藏境内470万kW。 
  西藏水力资源量巨大且相当集中,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干流梯级水电站规模大多在100万kW以上,个别为1000万kW级的巨型电站,是全国乃至世界少有的水力资源“富矿”,也是我国远景的战略资源。全区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占全国的29%,居全国首位,技术可开发量占全国的20.3%,仅次于四川省,居全国第二位。西藏水力资源在我国能源中的战略地位突出。 
  记者: 目前西藏水电已经开发多少? 
  晏志勇: 全区已建水电站总装机容量只有约50万kW,其装机容量占技术可开发量的5‰,其开发利用率为全国最低水平。 
  记者: 您认为开发西藏水电的重要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要开发西藏水电? 
  晏志勇: 西藏水电将以外送为主。除满足西藏自身需求外,西藏水电外送设想总规模达7500万千瓦。 
  开发西藏水电,实施“藏电外送”是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国常规能源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水能)探明剩余可采储量的构成为:原煤51.4%,水能44.6%,原油2.9%,天然气1.1%。我国常规能源储量中水能仅次于煤炭,居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我国的水电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的结构中仅占7%左右。大力开发水电应是在今后一定时期解决我国能源问题有效措施之一,这不仅节约了宝贵的化石能源资源,还减少了环境污染。按照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统计,西藏水力资源占全国水力资源总量的20.3%。西藏水电是我国一次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藏电外送”是满足全国能源需求、促进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之一。 
  开发西藏水电,实施“藏电外送”是我国电力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根据“十一五”规划,西电东送是我国电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云南两省水力资源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分别居我国的第一位和第三位。为贯彻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从我国一次能源平衡角度看,应尽早地利用两省水力资源。2020年之前两省水力资源开发除满足自身发展需要外,还能大规模地实施西电东送。 
  开发西藏水电,实施“藏电外送”是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需要。西藏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积极开发西藏水力资源,不仅可以满足西藏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还能通过“藏电外送”参与全国能源平衡。同时,水电站的建设将极大地促进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将西藏的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从西藏所具有的资源情况看,将水电开发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由此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是一条适合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道路。 
  记者: 西藏地处世界屋脊,基础设施落后。在高海拔地区开发水电,输送电力,技术和经济上有问题吗? 
  晏志勇: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水电经历了由弱变强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最近二十多年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国已设计和建设了众多世界级水电工程,在水电规划、勘测、设计、施工、设备制造、建设和运行管理等方面拥有了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和经验,为西藏水电开发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证。从我国水电站的建设情况看,在西藏建设水电站已经不存在技术上的制约因素。 
  至于电力传输方面,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中下游水电开发将为藏电外送提供有利条件。金沙江中下游河段的各水电站大都将在2020年前建成或开工建设。随着金沙江中下游水电的开发,将逐步形成输电至华中、华东电网和南方电网的输电通道。金沙江上游的藏区水电站可利用该通道,将电力由此转送至华中、华东电网和南方电网。澜沧江干流中游河段上的云南古水水电站,下游各水电站和怒江干流云南马吉、亚碧罗等水电站的开发,则会打通西藏电力外送的另一通道,也为西藏境内的澜沧江干流和怒江干流上游水电站的开发创造了条件。同时,特高压输电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为藏电外送提供了网络平台。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的交、直流特高压主网架的形成,将为西南水电包括西藏水电及藏北煤电资源在全国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创造便利条件,并提供可靠的电力传输网络平台。 
  记者: 开发西藏水电,实施“藏电外送”具体应如何进行? 
  晏志勇: 考虑到地理位置、前期工作的程度和输电技术发展,藏电外送可考虑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从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上游外送。西藏境内的金沙江上游、澜沧江上游水电开发规划工作,以及澜沧江古水水电站、怒江松塔水电站前期工作正在进行。金沙江川藏界河的水力资源通过西藏与四川的联合开发,可进入四川并通过四川进入华中和华东。云南古水水电站建设,可打开西藏电力进入云南的通道,并南送至南方电网或华中电网。怒江西藏境内河段规划先期开发的松塔水电站,可通过古水水电站和松水水电站建设,实现藏电外送零的突破。 
  第二阶段,雅鲁藏布江水电的开发外送。这是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上游等河流基本开发后,在藏电外送形成的送电通道基础上进行的,不仅可以节省大量输电投资,还将为在西藏开发水电积累宝贵的经验,为雅鲁藏布江水电开发与外送打下坚实的基础。 
  西藏水电的电力市场可能主要在南方电网、华中电网和华东电网。西藏水电的电力外送及消纳初步考虑有两种方式:一是接力式,即澜沧江、怒江上游水电开发后送电云南,金沙江上游水电开发后送电四川;一部分藏电满足云南、四川在2020年以后的电力需求,另一部分再通过云南、四川送电南方电网、华中电网和华东电网。二是直送式,即通过特高压输电系统直接将藏电送往南方电网、华中电网和华东电网。随着我国特高压输电技术的不断进步,这种送电方式将越来越现实。 
  记者: 西藏地处高原,环境承载能力较弱,而开发水电必将或多或少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还有移民问题,您认为应该怎样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晏志勇: 西藏是雪域高原,民族自治地区。在西藏开发水电,要格外注意做到科学开发,在开发中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做好移民工作。我想,以下几点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第一,做好水电的科学规划。西藏河流众多,水力资源丰富,但对河流的开发利用研究工作很少,前期工作储备项目严重不足。因此,要加大对水电开发利用研究的范围和力度,尤其是加强对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和雅鲁藏布江干流的水电开发研究,增加水电项目的前期储备。水电一次性投资大,工作周期较长,应高度重视前期工作,优化设计,降低造价,以降低供电成本,并按照合理前期工作程序和建设周期安排建设计划。 
  第二,正确处理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受高原条件影响,西藏的生态环境复杂多样,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在开发水电的同时应特别注意环境保护。在满足现有需要的同时,应给后代留有发展空间,使水电建设与环境、生态、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和谐共存。要将环境保护的新方法、新工艺应用到西藏水电开发中,不断改进各项措施,强化环境监测与管理,把施工环境保护提到更高水平。 
  第三,处理好水电开发与水库淹没、移民安置的关系。西藏水电在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碰到水库淹没的问题。在进行河流(或河段)水电开发规划时,应从尽量减少土地淹没、减小移民安置难度,维护民族地区安定团结出发,确定梯级开发方案。在工程移民安置中,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充分考虑移民的合理要求,结合当地民族、宗教等习惯和特点,认真作好移民安置规划,安排好移民的生产、生活。要加强对安置区域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环境的保护和人民群众的健康保护,为移民创建良好的生活环境,使移民走上生活安定、生产发展、生态改善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四,注意特高压输电技术的研究工作。藏电外送的电源点在西藏,电力市场在广东、广西以至华中或华东。没有输电系统的配套建设,就不能发挥效益,对我国能源利用也不利,因此需要电网和电源同步建设。尽管2010年前后,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均将建成若干条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线路,但西藏处于高海拔地区,由于建设特高压输电工程将有不少新的技术问题。建议电网企业适时开展对相关技术的研究工作,为藏电外送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五,将“藏电外送”纳入相关区域的能源和电力平衡。“藏电外送”涉及到西藏、四川、云南、华中、华东、华南等区域,各区域应将“藏电外送”电力电量纳入区域能源和电力平衡之中,合理规划本地电源,做到既能满足负荷需求,又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使西藏水电发挥应有的作用。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2008-09-11 17:55:12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3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昵称:JD
发帖数:2153
回帖数:7696
可用积分数:1126364
注册日期:2008-09-04
最后登陆:2020-06-02
开发西藏水电 为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
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 晏志勇
2006年12月5日

  能源和电力都是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之一。西藏水力资源丰富,根据我国能源资源的构成和未来发展的需求,开发西藏水电,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基础上实施“藏电外送”,为全国一次能源平衡和资源优化配置、能源和电力的可持续发展作贡献,并促进西藏自治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从而为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重要贡献。
  一、藏电外送的初步设想
  1.西藏自治区水力资源概况
  西藏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7640亿kW•h,居全国首位;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11000万kW、年发电量5760亿kW•h,居全国第二位。西藏水力资源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干流上,其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占全区的80%以上,是全国乃至世界少有的水力资源“富矿”。 可开发水电站主要以大型为主,便于集中开发和集中外送。截止2005年底,全区已建水电总装机约50万kW,开发程度仅5‰,开发潜力巨大。
  2.藏电外送具备了一定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特别是 “九五”以来,水电勘测设计行业结合大型水电工程的建设,取得了一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有力地支持了新世纪水电建设的大发展,修建西藏的水电站已经不存在技术上的制约因素。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南方电网、华中四省电网或华东区域电网对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其本地区能源资源的不足,使得能源需求主要靠区外输入。到2020年以后,能够提供能源输出的省份已经越来越少。藏电外送具有广阔的电力市场空间。
  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中下游干流各水电站大部分将在2020年前建成或开工建设。逐步形成了沿河交通和输电华中、华东区域电网和中国南方电网的输电通道,为西藏境内的水电开发创造了条件。
  国家电网和中国南方电网交、直流特高压主网架的形成,为西南水电包括西藏水电在全国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创造了便利条件,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传输网络平台。
  3.藏电外送的初步规划设想
  根据初步研究,在满足西藏自身发展需要的基础上,西藏水电外送总规模设想可达7000万kW左右。藏电外送可考虑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可通过古水水电站和松塔水电站的建设,实现藏电外送零的突破。第二阶段将从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上游进行外送。第三阶段是进行雅鲁藏布江水电的开发外送。
  西藏水电的电力电量外送及消纳初步考虑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接力式,即部分藏电满足云南、四川在2020年以后的电力需要,部分再通过云南、四川送电中国南方电网、华中四省电网或华东区域电网。另一种是直送式,即通过特高压输电系统直接将藏电送电中国南方电网、华中四省电网或华东区域电网。
  二、藏电外送能为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重要贡献
  1.藏电外送是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我国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能源供应的可持续发展。但我国能源供应日益紧张,能源短缺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瓶颈。我国煤炭资源已探明可开采储量1145亿t,2020年原煤产量可能需30亿t,2020年发电供热用煤可能达19亿t,煤炭运输和供需平衡压力十分巨大。我国天然气已探明可采储量2.23万亿m3,2020年天然气产量可能达1200亿m3,在优先满足民用、化工原料及工业用气后,部分用于发电,天然气的供需平衡压力也十分巨大。我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
  我国常规能源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水能)探明剩余可采储量的构成为:原煤51.4%,水能44.6%,原油2.9%,天然气1.1%。我国常规能源资源中水能仅次于煤炭,居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我国的水电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的结构中仅占7%左右。大力开发水电应是在今后一定时期解决我国能源问题有效措施之一,这不仅节约了宝贵的化石能源资源,还减少了环境污染。按照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统计,西藏水力资源占全国总量的20.3%。西藏水电是我国一次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藏电外送是满足全国能源需求、促进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之一。
  2.藏电外送是我国电力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根据规划,“西电东送”是我国电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云南省水力资源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分别居我国的第一位和第三位。为贯彻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从我国一次能源平衡看,应尽早尽快地利用两省水力资源。2020年之前两省水力资源开发除满足自身发展需要外,还能大规模地实施“西电东送”。
  四川省、云南省分别是“西电东送”中通道和南通道的主要送电端。2020年以后,四川、云南两省为了满足本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很难再新增“西电东送”的规模,为保持“西电东送”能满足中部地区和东南地区的需要,需要另辟电力供应。而西藏邻近四川、云南,利用四川、云南电力外送的输电线路通道,建设西藏至四川、西藏至云南和西藏直接东送的输电线路,可与四川、云南一起在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同时,共同担负“西电东送”持续送电任务。
  3.藏电外送是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需要
  西藏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积极开发西藏水力资源,不仅可以满足西藏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还能通过藏电外送参与全国能源平衡,同时水电站的建设将极大地促进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将西藏的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
  具体而言,在水电开发过程中带来的对机械、材料、设备、电气、运输等多方面的需求,必将刺激周边地区冶金、化工、建材等工业的发展,而随着工业的发展,又必将带动沿江城镇化建设以及相关的商业、金融业及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同时,水电开发中获得电力电量和财政收入,作为国民经济发展最基本的、强大的物质基础,必将促进当地国民经济的整体跃升,从而促进西藏整个经济社会发展。
  从西藏所具有的资源情况看,将水电开发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由此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是一条适合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现实之路。
  三、藏电外送需要注意的问题
  1.做好水电规划及水电前期工作
  目前对西藏河流的开发利用研究工作很少,前期工作储备项目严重不足,不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和电力的和谐发展。应加大各河流尤其是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和雅鲁藏布江干流的水电开发研究工作,增加水电项目的前期储备。水电一次性投资大,工期较长,应重视水电前期工作,优化设计,降低造价,以降低供电成本,并按照合理前期工作程序和建设周期安排建设计划。
  2.正确处理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西藏高原生态环境复杂多样,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在开发水电的同时应特别注意对环境的保护。在开发利用河流时,要使流域资源与环境处于可持续状态,在满足现在需要的同时,给后代留有选择的自由和发展空间,使水电建设与环境、生态、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和谐共存。
  3.正确处理水电开发与水库淹没、移民的关系
西藏的水电在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碰到水库淹没问题。在进行河流(或河段)水电开发规划时,应从尽量减少土地淹没,减少移民安置难度,维护民族地区安定团结出发,确定梯级开发方案。在水电工程移民安置中应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充分考虑移民的合理要求,结合当地的民族、宗教等习惯和特点,认真做好移民安置规划,妥善解决移民安置问题,安排好移民生产生活,使移民走向生活安定、生产发展、生态改善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4.注重特高压输电技术的研究工作
  藏电外送的电源点在西藏,电力市场在广东、广西、华中或华东电网,没有输电系统的配套建设,不能发挥效益,对我国能源利用也不利,因此需要电网和电源同步建设。尽管2020年前后,国家电网和中国南方电网均已建成若干条特高压交、直流输电工程,但西藏是高海拔,群山峻岭地区,在这里建设特高压输电工程,将有许多实际具体的技术问题,应适时开展相关技术的研究工作。
  5.将藏电外送纳入相关区域的能源和电力平衡
  藏电外送涉及到西藏、四川、云南、华中、华东、华南等区域,各区域应将藏电外送电力电量纳入区域能源和电力平衡之中,合理规划本地电源,做到既能满足负荷需求,又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使西藏水电能有效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2008-09-11 17:55:45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4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昵称:JD
发帖数:2153
回帖数:7696
可用积分数:1126364
注册日期:2008-09-04
最后登陆:2020-06-02
2007年10月18 日,云南电力技术论坛上, 长久以来广为社会各界热议的藏电东送冶话题再次引起人们注意,此前,从不同渠道传出的消息均不约而同地向公众表明,西藏将于2020年正式启动藏电外送工程,以此接续目前源源不断的西电东送,但是,从藏电东送的最早提出迄今为止,似乎都是在概念层面上浅尝辄止冶,技术层面诸如在世界屋脊冶上修建水电站如何突破环境障碍、 藏电东送的通道难题如何攻克等等,还近乎一片空白, 本次论坛上,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公司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专家陈岭和张敏环撰写的《对西藏电力外送的初步认识》一文,首次对藏电东送的通道开辟作了研究,似乎为探讨藏电东送的可操作性打开了一扇窗户。


世界屋脊的梦想

2020冶2003 年全国水力资源复查统计显示,西藏全区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 万千瓦以上河流共363 条,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20135.8 万千瓦,年发电量17638.98 亿千瓦时,技术可开发量11000.4 万千瓦,年发电量5759.69 亿千瓦时。 西藏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占全国水力资源蕴藏量的29%,居全国首位,其技术可开发量占全国的20.3%,仅次于四川居全国第二位。
据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总工程师彭程在中国国际电力工业技术大会上介绍,西藏水力资源分布较为集中,比较适合规模外送。 其中藏南的雅鲁藏布江曲松要要米林河段可规划装机约500 万千瓦、干流大拐弯可规划约4800 万千瓦、支流帕隆藏布约700 万千瓦,藏东的怒江干流上游河段可规划约1422 万千瓦,澜沧江上游河段约636 万千瓦。另外,金沙江上游也有一定的装机。 但是,和西藏可观的水力资源蕴藏量相对的却是西藏当地水电开发的贫瘠现状。 2004年西藏地市电网年发电量为10.17 亿千瓦时,这和2003 年年发电量5759.69 亿千瓦时的复查结果相差甚远,前者仅为后者的0.18%。 截至2004年底,西藏全社会总装机容量也仅49.65 万千瓦,等于11000.4 万千瓦技术可开发总量的0.45%。
按照西藏自治区政府的规划院在2010 年之前,西藏将以建设中小水电为主,其间开发水电108.3 万千瓦,2010-2020 年适当开发中小水电站,其间分为2015 年开发153.89 万千瓦,2020 年开发192.53 万千瓦。 根据此进度,2020 年前西藏总共可开发的水电容量是454.72 万千瓦,可以说,相当大的资源潜力将在2020 年才会更大程度地得以释放。
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总经理晏志勇认为, 到2020 年以后,能够提供能源输出的省份已经越来越少,藏电东送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其实,西藏水电开发在2020 年前选择小步前进的主要原因,还是受制于当地目前相对独立的电网结构。 据了解,目前藏中地区最高电压等级仅为110 千伏,而且在拉萨、日喀则、山南、那曲、林芝、昌都及狮泉河7 个地区中,目前只有拉萨、日喀则、山南和那曲实现连网,构成了藏中4 地市电网,其他3 地还是自成体系的独立电网。 根据西藏自治区的中长期电网规划,十一五期间林芝电网将与藏中4 地市电网联接,形成西藏中部电网。 昌都和狮泉河由于地理位置较偏,则维持独立电网。 到2020 年,西藏自治区将形成中部电网、昌都电网和狮泉河电网三大区域电网,为藏电东送冶奠定通道基础。晏志勇说,西藏自治区境内以畜牧业为主,工业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积极开发西藏水力资源,不仅可以满足西藏日益增加的用电需求,还能让水电成为西藏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藏电东送,西藏可以参与全国能源平衡,把自己的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


藏电东送几日可待?


对于目前直送式和接力式两种送电方式,张博庭认为,在特高压技术还不成熟的情况下,可以重点考虑接力式外送藏电,张博庭说:按照目前的通道设想,西藏电力理论长度最远可能到北京、天津和上海,如果将送电过程产生的线损和线路维护成本算进去,藏电将比相对短缺的内地电还贵,他认为:对水电资源的最优化配置,经济成本和电网安全是不可忽视的考虑因素,大量的西藏电力开发出来后,可以在澜沧江、怒江、金沙江铺就的通道上就近汇集,再输送给青、川和滇,在这三省内甚至临近省区消纳,这三省附近的电量再用就近原则输送给相对远的省份,这样可以把线损降到最低程度,既实现了西藏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还体现了区域统筹思想,达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虽然雪域高原的水力资源开发之路困难重重,但并不影响攀登者挺进的脚步。2007 年9 月,倾心西藏水力资源开发勘测研究设计的元老级单位----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在拉萨召开了有西藏自治区政府、西藏军区和武警水电部队参与的西藏水电工作会议,专题研究推进西藏水电勘测设计,中水顾问集团从事规划的工程师认为,这是中水顾问吹响了,进军西藏的号角。
记者了解到,目前,中水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正在加紧雅鲁藏布江中游规划,预计今年底就能完成该项目水电规划报告咨询稿和规划环评报告咨询稿,而这两个报告正是为西藏十二五中期骨干电站,装机51 万千瓦的藏木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提供基础条件。与此同时开展的还有羊湖电站一厂的抽水试验研究,这将为羊湖二厂泻水发电和抽水蓄能对羊湖和雅鲁藏布江水质、生态是否造成不利影响提供科学论据。如果羊湖二厂前期工作推进顺利,将争取与藏木水电站同期投产。
西藏水力蕴藏量就像一块巨大的蛋糕,它渐渐散发出的诱人香味使很多人都情不自禁地想去靠近它,分食它。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中水顾问集团目前已成立了投资开发公司,其初步研究拟在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上游河段选择大型水电项目进行投资开发。有专家认为,中水顾问集团从1956 年开始,就一直参与西藏的水力资源普查及水电勘测设计研究,与西藏政府可谓感情深厚,中水顾问进军冶西藏水电开发市场,应该有特别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且,环境影响评价方面的资深企业,肯定能让西藏资源开发的同时,使它的环境得到最好的保护冶。中水顾问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一位人士告诉记者,昆明院已经积极在做有关西藏三江流域上一些大的支流的相关水电规划研究。


三大通道接续 西电东送

在海拔很高、气候严寒、环境险恶的世界屋脊上建大型水电站,国内目前的技术力量完全可以达到。 云南水电专家洪祖兰认为, 藏电东送最关键的问题还是大量的藏电越过崇山峻岭之后,到底需要建设哪些通道,最终流向哪儿,实现资源优势到经济优势的转换钥陈岭和张敏环认为,就地理位置来看,西藏北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毗邻,东隔金沙江和四川省相望,东南部在横断山区和云南省相连,西部和南部与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等国及克什米尔地区接壤。从远景来看,与之相邻的西北、西南都不是水力资源贫乏区,送电的可能性较小。 而临近的四川、云南和青海本身就是水电资源送出端,境内水力资源丰富而集中。所以,藏电东送冶的途径只可能搭借四川、云南和青海建成的外送平台,利用 藏川通道、 藏滇通道和藏青通道向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输送。
到2020 年,云南和四川境内的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中下游干流各水电站大部分都已建成或开工建设,而其配套送电至华中、华东区域电网和南方电网的通道会逐步形成。 陈岭和张敏环说,届时,西藏境内大型水电站的开发将会拥有很好的通道条件。 在西藏电力外送方向之外,此前大家一直关心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输送方式。 最早在2006年底,晏志勇曾对这个问题发表过见解,他认为可以考虑通过接力式或直送式两种方式东送藏电。晏志勇说,接力式外送是指部分藏电满足云南、四川在2020年以后的电力需要,部分再通过云南、四川送往南方电网、华中四省电网或华东区域电网。晏志勇认为,2020 年以后,四川、云南两省为了满足本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很难再新增西电东送的规模,可考虑建设西藏至四川、西藏至云南和西藏直接东送的输电线路,以保证西电东送冶的持续送电。直送式则是通过特高压输电系统直接将藏电外送中国南方电网、华中四省电网或华东区域电网。在晏志勇送电方式构想的基础上,陈岭和张敏环对藏电东送冶通道建设作了更详细的设想。他们认为,可借助金沙江中下游水电开发形成的特高压电网输电通道,首先开发金沙江上游西藏境内的水力资源,通过四川转送华中、华东电网。其次,可利用澜沧江和怒江云南境内水力资源开发形成的输电通道,开发澜沧江上游和怒江上游西藏境内的水力资源,通过云南转送南方电网。陈岭和张敏环说,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开发难度最大,可能会在藏电东送冶过程里最后考虑。对其具体开发,可以结合届时配套的输电平台建设情况进行,达到向华东、华中电网、华北、京津塘电网、南方电网送电的目的。 据悉,华电怒江中游西藏境内的松塔电站、华能澜沧江上游的古水电站目前正在规划当中,随着这些项目的实施,将打开藏电入滇并通过云南进入全国的通道。


藏电东送困难重重

建设条件艰苦、投资金额巨大、建设工期较长,洪祖兰认为实现藏电外送冶最难的不是技术层面,而是施工条件和资金投入问题。国内知名水电专家张博庭说,西藏气候恶劣,到处是高山峡谷,水流落差很大,因为高寒缺氧情况时有发生,所以施工效率肯定比内地差得多。 目前只有西藏周边省份像云南、四川和青海的施工人员还比较适应那里的气候。除了施工难度,高于内地几倍的工程造价也是藏电冶开发面临的另一现实难题。 据洪祖兰讲,同样一台发电设备,在西藏的价格经常要比内地高出两三倍,而其他建设材料,水泥、钢筋等等也都远远高于内地价钱。藏电东送冶的实现还得花很长的时间先做足前期准备工作。 业内人士认为,西藏电力外送,现实的困难会远远超过预想。这是因为,尽管为了配合源源不断的西电东送,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都在着力打造自己的电力高速路,南方电网正在建设的有800 千伏云广直流特高压输电线路,国家电网已建成750 千伏超高压交流输电线路,但这些技术尚未大范围推广应用,尤其是在750 千伏以上的特高压输电技术上,很多技术都是世界第一,还属于探索阶段,无成功的历史经验可循,实施起来难度可想而知。

2008-09-11 19:52:53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5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昵称:玄之玄机
发帖数:105
回帖数:216
可用积分数:584155
注册日期:2008-05-31
最后登陆:2011-07-13
两位辛苦了!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