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大牛股 |
发帖数:112614 |
回帖数:21875 |
可用积分数:99874275 |
注册日期:2008-02-23 |
最后登陆:2025-07-22 |
|
主题:平安碧桂园联手下注大资管时代
手握巨资的保险巨头与拥有丰富开发经验、渴求资本的开发商强强联手,究竟能擦出怎样的跨界火花?
经济新常态下,各行各业都在谋求新生路。面对诸多新生难题,“跨界”已成为尝试创新最新趋势。
平安收购碧桂园股权的消息激发起资本市场的想象。自公告发行新股引入中国平安(84.56,-0.110,-0.13%)战略投资以来,截止4月10日前的四个交易日,碧桂园(02007.HK)股价上涨了12.14%,远远好于内房股平均表现。根据公告,中国平安附属公司中国平安人寿股权投资同意以2.816港元/股认购公司22.36亿股新股份,禁售期1年,涉资62.97亿港元,新发行股本占公司现有已发行股本的约10.99%,以及占公司经认购事项扩大后已发行股本的约9.90%。
行事作风向来低调的碧桂园主席杨国强,此次大胆引入国内保险巨头实属罕见,两大行业标杆的联姻,会让这两家企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或为迟来的同根缘
中国平安总部在深圳,碧桂园总部在佛山,同在一个省多年,也难怪彼此看对眼。
上海浦东房地产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战军在接受《东地产财经周刊》(以下简称“《东地产》”,微信号:dongdichan)采访时提到:“平安与碧桂园总部同属广东,一个资金雄厚,一个拥有大量土地。过去是国家政策不允许保险行业资金进入房地产行业,现在是国家政策允许。保险企业通过各种方式间接投资地产,尤其是养老地产,不仅可以规避监管,冲破投资上限,还可以降低保险公司的管理成本和投资风险。此前平安就通过设立养老产业股权投资基金的方式投资养老地产。所以这不能一定说谁选择谁,有什么原因,其实任何的合作或者并购都是时间点上的一种缘分。企业间的融合兼并有两种目标,一是掌握企业控制权,二是投资收益,显然,平安是属于后者。”
中国平安一直青睐不动产投资,数据显示,中国平安投资性房地产资产总值已经从2007年的40亿元扩张至2012年底的150亿元。早前,平安花费2.6亿英镑购买了英国的劳合社大厦,成为国内保险公司第一次在海外购置不动产。平安人寿董事长丁当曾在采访中这样提到:“公司甚至整个平安集团未来不排除在全球购买一些优质的不动产项目,主要是出于投资回报的考虑。除了不动产,平安人寿关注的另一投资领域是养老产业。目前包括平安人寿在内的很多保险公司都在不断开拓养老行业市场,平安人寿未来在养老产业投资上将有大举措,投资比例也将越来越大。”
碧桂园董事局主席杨国强出席碧桂园年报发布会时表示:“社区将是碧桂园探索的一个重要新业务。碧桂园的物业服务已经盈利,未来还会开拓物业理财、物业保险等各种服务,为公司开拓更长远的利润来源。”碧桂园在国内最有名的是社区打造,在继续经营好社区的同时,碧桂园的计划是以社区为核心,打造全生命产业链。
双方领导层曾经做出的发言,无不在验证今天的到来。虽然中国平安在房产投资上动作频频,但对上市房企的股权投资方面却鲜有动静。此次,成为碧桂园这一家族企业的第二大股东,或意仍在布局养老地产与养老社区。
押宝大资产管理
一直以“创造百年精典企业”为战略愿景的家族企业——碧桂园集团,引入中国平安的入股并成为其第二大股东,无疑是股权结构的一次革命。
随着新股发行的完成,碧桂园原有股权结构也随之发生深刻变化。其中杨惠妍代家族持有股份121.07亿股,股权比例从59.48%下降到53.60%,仍为最大股东;而中国平安人寿持有股份22.36亿股,股权比例9.90%,成为第二大股东。
碧桂园表示,这是由中国平安人寿与碧桂园公平磋商后并参考股份的近期市价而达成的收购价,而且公司高层更注重双方战略合作后的双赢格局,因此不存在贱卖的情形。碧桂园在公告发布后进一步表示,引入平安的战略意义在于“有助于优化碧桂园股东结构,并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
对于此次合作,碧桂园看中的显然是中国平安作为综合性金融服务提供商背后的庞大资源。据透露,平安此番认购碧桂园新股属于财务投资,并不参与碧桂园日常经营管理,也不会派驻董事。双方将借此在包括投资、理财、基金、资产管理、社区金融等方面深化合作,同时加强社区产业链及发展涵盖人们全生命周期的综合业务平台。
至于双方未来将如何合作,碧桂园表示细节需要进一步深化,但总体会在营销互助、客户资源共享、投融资甚至培训等七个层面上进行,未来平安将可以在碧桂园旗下200多个项目超过35万客户中展开相关金融业务,而碧桂园也可借用平安的众筹平台进行项目营销。
房地产金融化趋势提速
中国平安在房地产领域频频出手,先后与朗诗、金地、招商、上海建工(12.54,-0.540,-4.13%)、首开、华润及九龙仓等多家地产企业合作,甚至大肆收购国内以及海外土地或地产项目。此次成为碧桂园第二大股东,也是外界所看好的一个举动。
李战军对《东地产》说道:“过去三年来,一直走的路线是房地产资本、IT资本、金融资本的三者结合。平安与碧桂园强强联合,可以发挥各自优势,碧桂园发挥房地产开发运营的特长,而平安则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金融与地产两不误。这也是一次不同所有制资本的结合,碧桂园这家家族企业走入市场化,中国平安进驻民营企业合作,对中国房地产市场有深远的影响。”
资料显示,2010年前,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受到政策限制,但保监会2010年发布《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暂行办法》后,包括平安在内的险资对不动产的投资日益增多,对房地产企业的股权投入也屡屡见诸报端,例如生命人寿强势进驻金地集团(11.76,0.040,0.34%),安邦保险入股佳兆业地产等。中国的保险资金使用刚刚放开,进入房地产还是刚刚开始,万亿的市场才刚刚揭幕。
“中国经济两大投资领域:股市和房产,股市往上走的同时会带动房产上升,房产作为最大的经济体系,在目前中国转型过程中,也会带动相关经济利益。平安人寿一直以来都在对房地产进行增值,在做转型。而且在股市走向好的情况下,很多人赚了不少钱,很多股民赚了钱就是买房子,加之现在市面房价跌了不少。这一举动,对平安来说是利好的投资方向。” 中信证券(34.10,-1.090,-3.10%)企业融资分析师丁峰在接受《东地产》采访时如是说。
易居(中国)控股有限公司执行总裁丁祖昱表示:“金融与地产的结合是房地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今天在海外发达国家的房地产领域当中,房地产早就被纳入了金融产业。开发商不管是私营公司还是公众公司背后总是大的金融机构,大到特朗普这样的全球巨鳄参与的每一个项目,金融大鳄要在其中起到的作用远超过90%,因此今天回过头来看中国房企向金融地产的转变那还只是刚刚开始。”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