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花脸 |
发帖数:71100 |
回帖数:2175 |
可用积分数:17695751 |
注册日期:2011-01-06 |
最后登陆:2025-07-21 |
|
主题:平安再出“整合拳” 或预示互联网分拆上市加速
2015-08-21 09:25:38 来源:中国证券网 作者:黄蕾 中国平安在昨晚交出靓丽半年报的同时,也爆出了一个重磅消息。在先期一系列围绕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剥离并入等举动后,再出“整合拳”。这或许预示着,中国平安将互联网金融业务分拆上市的脚步正在加速。
财险及证券净利提速最快
中国平安昨晚交出的“中考”成绩单表现不俗。今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346.49亿元,同比增长62.2%;险资总投资收益率为7.7 %,同比提高3.4个百分点,创近年来新高;基本每股收益为1.90元,拟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18元。
从其年报中不难推算出,这一业绩主要受益于上半年资本市场的强劲表现,以及自身核心金融业务与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并重、协同发展。而根据记者对中国平安旗下各子公司的业绩表现测算来看,财险及证券业务的净利润增速最快。
据测算,今年上半年,从净利润贡献占比来看,依次是寿险(154.9亿元)、银行(112.74亿元)、财险(87.3亿元)、证券(16.06亿元)、信托(10亿元);但从净利润增速来看,依次是证券(217%)、财险(94%)、寿险(67%)、信托(34%)、银行(14%)。
证券业务净利润的暴增,与资本市场上半年的表现息息相关。相反,值得一提的是平安财险的“逆袭”。从财险的分部业绩不难看出,平安财险上半年在规模及市场份额双双扩大的同时,仍能将综合成本率控制在93.6%,可见其在费用及赔付管控上下了不少功夫。
权益仓位提至17.5% 投资收益率创近年新高
作为机构投资者中的一大“风向标”,中国平安的资产配置变动向来备受市场关注。从半年报的数据来看,中国平安今年上半年的调仓思路是:增持了股票、基金和理财产品,而其余所有投资品种均为小幅减持。
细分来看,中国平安的权益投资占比从去年末的14.1%上升至今年6月末的17.5%。其中,基金的仓位从去年末的2.4%升至今年6月末的3.8%,股票仓位从10%升至11%,理财产品从1.1%升至2.2%,而其他权益投资从0.6%略降至0.5%。不难发现,在权益投资配置喜好上,中国平安更注重股票自营,较少依赖于基金。而其他几家保险巨头股票和基金的仓位占比几乎各占一半。
在权益仓位提升的同时,受益于上半年国内资本市场的强劲表现,中国平安的保险资金组合净已实现及未实现的收益由2014年上半年的亏损9.57亿元转为2015年上半年的盈利397.71亿元,同时,资产减值损失由2014年上半年的76.08亿元大幅减少至2015年上半年的20.94亿元。
而固定收益类投资利息收入和权益投资分红收入的增加,使得中国平安的净投资收益同比增加27.4%至406.22亿元。而受上述因素综合影响,中国平安的保险资金组合总投资收益同比大增235.6%至782.99亿元,总投资收益率由4.3%大幅上升至7.7%,创下近年来新高。
平安普惠并入陆金所控股
与半年报同时出炉的,还有中国平安昨日一则关联交易公告。中国平安全资控股子公司平安海外控股拟将其所持有的普惠有限100%股权,转让给陆金所控股,前述股权转让完成后,普惠有限100%的股权将由陆金所控股持有。这笔交易的股权转让价格为19.538亿美元,支付方式为陆金所控股向平安海外控股发行面值19.538亿美元的可转换本票,作为股权转让对价。
这则公告的核心信息是:合并完成后,普惠金融与陆金所成为陆金所控股旗下并立的兄弟公司,而中国平安则通过旗下公司持有陆金所控股约47.4905%的股权。
对于这次合并,中国平安方面的解释是:是加快互联网金融业务战略部署的重要一步。事实上,通过与普惠金融的合并,陆金所不仅可以获得普惠金融强大的线下服务支持能力,形成线上+线下(O2O)业务模式,关键是普惠金融持续多年的稳定盈利水平,更可助陆金所实现快速盈利,从而进一步提升陆金所的估值水平。
业内人士分析称,这次合并或预示着,中国平安将以陆金所控股为平台,加速分拆上市的脚步。而这次合并或许只是中国平安整合战略的序幕,不排除今后中国平安会继续将相关类似或协同性强的互联网金融业务进行整合,提升估值水平,从而为相关互联网金融业务单独上市做铺垫。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