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小基金为什么长不大?
2008-09-28 17:40:01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06
回帖数:21874
可用积分数:99862425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07-14
主题:小基金为什么长不大?

 “做大是门技术活。”上海一家合资小型基金公司老总向记者如此形容60家基金公司相差近千倍的规模差距缘由,“基金公司规模很多时候并不是简单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所能够解释的。”

  在评选最具潜力基金公司的同时,我们为小基金公司号脉,剖析小型基金公司长不大的各种缘由。

  小基金公司生不逢时

  事实上,上述基金公司的形成有其历史原因。比如,一个显著的现象是,小型基金公司都是在2004年3月到2005年底之间成立的,而2004年3月之后到2005年底的这段时间也正是A股市场有史以来最为低迷的一段时期。在这期间,上证指数一度从1700多点一路跌落到千点以下。

  在这种悲观氛围的笼罩之下,整个基金业的发行也处于一片萧条之中,有很多偏股型基金开放被连续大规模赎回,个别基金规模缩水高达90%以上;更有个别基金仅为了达到2亿份的成立底线而煞费苦心,可谓是生不逢时。

  而到了前两年的牛市中,基金发行开始火爆起来,上百亿的基金一天就会全部发完,甚至采取比例配售。在这种销售形势下,一些中大型基金公司迅速抓住机遇推出产品、扩张规模,将小型基金公司远远抛在后面。等到小型基金公司开始谋求扩张的时候,市道变了,新基金发行变成了一块“鸡肋”。

  以新世纪基金公司为例,该公司首只基金在2005年上半年顺利发行,最后仅募得6.18亿元,远小于同期易方达货币基金114亿的募集规模,起点不高,即便遇见之后几年的大熊市,该基金因为业绩并不出挑儿而导致迟迟无法达到理想规模。更要命的是,新世纪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在2006年和2007年两年大牛市里未曾发行过一只股票型基金,公司规模排名60家基金公司末席就不奇怪了。

  轮回再次来临,由于今年以来股价大跌,市场未来预期不明朗,令投资者的投资信心遭受打击,悲观的情绪直接传递到正在陆续进入发行期的新基金销售中。某基金公司工作人员表示,虽然争取到了近百亿的最高限额,但这在发行期里肯定完不成,如果出现最坏的情况,发行结果甚至有可能会击破公司的心理底线。

  另一个不利的因素是,在未来几个月里,可以预料将有数十只基金扎堆发行,而且这些基金大多来自于中小型基金公司。在市场低迷、产品差异化不甚明显的情况下,扎堆发行将导致这些基金之间爆发激烈的竞争,这无疑令那些小型基金公司通过发行产品来扩大规模蒙上了一层阴影。

  股东实力薄弱 渠道支持不够

  除了市场的因素之外,小型基金公司的股东背景亦是制约这些公司发展的另一个因素。从资料来看,这些小公司的股东主要是一些地方性的小券商或信托类公司。这些股东在基金的发行、公司的经营、人才的吸引等各方面能够给与的支持力度也是相对有限的,依靠自力更生显然无法跟银行系或渠道基础扎实的老十家基金公司相抗衡。

  纵观近几年成立的银行系基金公司:工银瑞信、建信、中银、交银施罗德都在短时期内凭借股东银行的全力支持迅速上位跻身中流基金公司行业,更明显的例子是于今年弱市募集的农银汇理基金依托农行渠道平台一举募得60亿元,羡煞同期仅募得3亿的其他公司新基金。

  仔细观察60家排名末端的基金公司,中欧、金鹰、新世纪无不股东方实力薄弱,难为公司基金提供任何渠道优势。

  品牌产品无新意

  竞争优势荡然无存

  另外,小型基金公司在品牌塑造和创新业务资格缺失等方面亦落于大型基金公司之后,且距离越来越远。

  在中国基金业产品同质化严重的今天,品牌也成为基民和机构客户投资的重要参考因素。据记者了解,在近期市场下跌中,虽然各家基金公司的申购赎回情况不一,但其中较为明显的一种现象是,那些规模大、品牌效应明显的大型基金公司赎回压力明显小于小型基金公司,一些强势的公司如上投摩根等在低迷市中仍然能保持净申购。而小型基金公司不仅面临着一定的赎回压力,而且在拆分、持续营销等方面也受到了投资者的冷遇。

  基金业一位人士表示,这几年可以明显感觉到基金公司在品牌建设方面加大了力度,如国泰基金公司不久前举办了全国巡讲、上投摩根即将举行“新致富100”活动等。

  这表明,未来基金业的竞争将从单纯的规模竞争转变为多元化竞争,这对于无论是资源还是实力都处于劣势的小型基金公司十分不利。

   除了品牌,小型基金公司在创新业务资格取得方面因为受困于资产规模不达标等硬性指标而只能做旁观者。如专户理财业务方面,在大型基金公司今年都在为专户理财跑马圈地、集聚人才的时候,小型基金公司被挡在了门外,而等到小型基金公司攒够了资本获得专户理财资格的时候,市场瓜分很可能已经完成。考虑到专户理财面对的都是大级别客户,这意味着小型基金公司在未来行业格局中将被迫成为下游。

  而在基金业内人士看来,各种创新牌照的取得除了硬性指标外,软性指标亦是不可或缺之要素。“在熊市时,股票型基金虽然难发,但一款好的创新产品却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销售规模。”一家小型基金公司市场部总监向记者抱怨,“我们根本不知道管理层偏好哪类创新型基金,而往往大型基金公司则嗅觉灵敏得多。”

  业绩是根本 排名前20方受关注

  最后,回到基金本质,优秀的业绩亦是小型基金公司长大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

  今年以来,排名第一的东吴双动力基金让基民认识了东吴基金与王炯两个名字,但事实上,该基金在去年即以优秀的业绩排开放式基金前30名,但那时又有多少基民认识东吴基金品牌和王炯之人呢?

  东吴双动力基金在熊市中的出色表现也许并不会招来多少募集份额,但在唯排名论的牛市中,业绩出色却能对公司规模爆发式增长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中邮和光大保德信两家基金管理公司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凭借去年出色的业绩挣脱三、四流基金公司之列,依托持续营销等方法将公司旗下新老基金规模做大,跨入500亿基金俱乐部。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