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
昵称:随便股民 |
发帖数:12603 |
回帖数:3292 |
可用积分数:1282437 |
注册日期:2008-02-24 |
最后登陆:2025-04-18 |
|
主题:中保集团筹划整体回归A股
按第二个五年发展规划,到2010年,香港中国保险集团(下称“中保集团”)总资产将突破2000亿元。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实现跨越式发展,与银行形成股权上的合作将是一条捷径。3月11日,全国政协委员、中保集团董事长冯晓增在北京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 面对银行入股保险公司开闸的重大政策调整,很多保险公司担心竞争已白热化的银行保险渠道,将面临深度洗牌。 冯晓增对此却泰然处之。他认为银保资本合作后,只会使保险市场越做越开阔,因为现有代理模式下,合作较为初级,合作双方相对独立,但资本合作后的终极效果,应是银行和保险公司一致性地研究新险种,开发新市场,提供新的服务方式。 冯晓增还透露,拥有20余家子公司的中保集团将在时机成熟时,以集团整体上市的方式回归A股市场。 银保合作猜想 今年1月,国务院批准了银监会和保监会联合上报的“关于商业银行投资保险公司股权问题的请示文件”。文件原则同意银行投资入股保险公司,试点范围为三至四家银行。 之后,关于银保股权合作的若干版本不断流传,涉及工商银行(601398行情,股吧)(601398。SH,1398。HK)、建设银行(601939行情,股吧)(601939。SH,0939。HK)、交通银行(601328行情,股吧)(601328。SH,3328。HK)、招商银行(600036行情,股吧)(600036。SH,3968。HK)等。保监会高层也证实,已有超过十家银行提出相关申请。 亦有传言涉及中保集团。一种说法是,上述银行中的一家将与中保集团联合成立控股公司,收购后者旗下“一寿一产”——太平人寿和太平保险——的股权;另一说法是,这家银行将直接入股上述两家保险公司。 对于上述传言,冯晓增未置可否。但他透露,2008年的工作计划中,进一步强化银保合作是一项重要内容。 上述几家“传闻”银行中,工商银行一直与中保集团的下属公司有股权联系。工商银行(亚洲)有限公司(下称“工银亚洲”)间接持有太平人寿3.5%左右(直接持有中保国际7%,中保国际控股太平人寿50.05%),直接持有太平保险12.45%。 太平人寿一位高管说,这样的股权结构并不够紧密,且双方仍属于浅层次的合作阶段。 目前,太平人寿60%-70%的保费来自银行渠道,其中来自工行的占40%左右,另有20%-30%来自农业银行。而由于财产险产品的销售特点,太平保险通过工行销售的业务比例并不高。 实际上,冯晓增在谋求、寻找保险公司与银行的资本深度融合上,还有另外一重考虑——掌握合作的主动权。 中保集团曾有前车之鉴。1984年,中国银行(601988行情,股吧)港澳管理处和中国保险港澳管理处分别成立,自此香港中保[原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海外经营性机构,后改组为中保集团]的业务才从中银香港中独立出来。是时,香港中保70%的业务来自中行坐落于香港的13间分行的300多个分号,利润的一半同样来自银行。上世纪90年代,中行在香港成立了自己的保险公司——中银保险,使香港中保的业务一落千丈。 这次的经历,让冯晓增深刻感受到与银行形成真正股权合作关系的意义如此重大,“自那以后,我们一直都在寻找、争取与银行、邮政等机构资本合作的机会。” 境内业务反哺境外 2006年是中保集团第二个五年计划的起始年,回顾两年来的发展,冯晓增说,中保集团的总资产从2005年底的345亿元增长到2007年底的679亿元,增长96.8%;净资产从35.9亿元增长到112亿元,增长3.12倍;保费收入从119亿元增长到230亿元,增长近一倍。 受公司业务增长和资本市场利好的影响,在香港会计准则下,集团税前利润从2005年底的2000多万元,跃至2006年底的20.7亿元,截至2007年底已达34亿元。 虽然中保集团在品牌、技术、机制和资本运作上有优势,但冯晓增认为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资本实力较弱,配置分散,自有资本有限,且分布的地区广,在多数地区和行业没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不同公司之间的销售渠道、客户群体、品牌资源没有形成共享。 此外,公司的现代化集中管控模式还没有完整形成,管理的层次较多,点多面广,条块融合层次低,资源配置不够合理;统一的后援服务体系,尤其是信息化平台建设相对滞后,集团整体优势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规模较小,盈利能力不强,风险管控体系有待加强,抗风险能力较弱。 针对上述问题,冯晓增表示,中保集团要在今后的发展中坚持以质量效益为先,不单单追求速度和数量;要整合集团资源,以保险为中心,在突出主业的基础上,多元化发展,并大力培植养老金业务和再保险业务作为公司新的增长点。 位于北京西直门的太平人寿大厦内,中保集团下辖中国国际再保险公司北京分公司正紧张筹备,这将是中国第二家中资的再保险公司。 消息人士透露,这家公司最快将在今年的三四月份开业,下一个分公司的目标市场是上海。 虽然总部位于香港,但目前中保集团有超过70%的资产和80%的业务在境内。冯晓增称,中保集团已经将境内作为业务发展的重心,境内外协调发展,以境内业务反哺境外业务。2008年的工作计划中,他还特别提到“促进境内外产险业务的联动发展”。 除大力发挥养老金和再保险,中保集团还将在今年推进上海后援中心建设。“今年可投入运行。”冯晓增称,中心建成后,中保集团将逐步实现集团内的大集中管理。 在谈到资源整合时,冯晓增否认了市场上关于整合太平保险和民安保险两家财险公司的说法,表示没有在公司层面进行整合的打算,但会在业务上发挥协同效应,在各公司间形成合力,并在集团框架下推动综合开拓向纵向发展。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