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大牛股 |
发帖数:112509 |
回帖数:21867 |
可用积分数:99776465 |
注册日期:2008-02-23 |
最后登陆:2025-04-03 |
|
主题:基金错杀康缘药业
2008年10月8日,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出紧急通知,要求暂停销售、使用标示为黑龙江省完达山制药厂生产的中药注射液“刺五加”。受此影响,生产中药注射液“热毒宁”的康缘药业(600557.SH)在9日、10日两日内下跌10.76%。
其间,基金的抛盘极其凌厉,更有位列10大流通股股东的基金紧急清仓。对此,康缘药业高管及相关分析人士认为,此番基金的减仓动作颇有些将相关“小利空”放大而导致“错杀”的味道。
基金调仓变猛
康缘药业二季度报告显示,共有59家基金和社保持仓达1.16亿股,占流通盘高达70%,基金可谓高度控盘。
而10月9日,在刺五加注射液被紧急暂停销售使用后,也拥有中药注射液品牌的康缘药业在盘中一度跌停,其间在跌停位置虽然出现8000手以上大买单,并在午盘2点左右将康缘药业打开跌停,但未能一举反转跌势,当日最终收盘15.72元,跌幅6.37%。
盘后的TOPVIEW则显示,基金对该股出现明显分歧。10月9日当天,基金席位总买入金额达到7576万元,总卖出金额6998万元。
10月10日,康源药业的基金席位卖出力度有所缓和,但出现了超大单卖出。从当天的TOPVIEW数据来看,基金总买入金额增加到了8169万元,总卖出金额减少了近36%,为5261万元。然而,当日仅有一个基金席位选择卖出。如果按照当天股价14.7元-15.4元的区间估算,该席位当日卖出康缘药业在400万股左右。
根据二季度的数据,持有康缘药业股票最多的华夏优势增长基金持有816万股,而持股总量不低于400万股的基金仅有10只。同时,康缘药业董事会秘书程凡对记者表示,截至三季度末,基金持股总量和排名格局与二季度末并无多大变化。
由此可见,当日有基金大部分甚或全部清出康缘药业股票。其出货动作之迅猛,远远超出了基金以往调减仓需时数日的常规。值得注意的是,数据显示,自“9·19”行情至今,部分基金在仓位上的变动幅度之大也是超出市场想象,更有部分基金在此数日时间内股票仓位上下变动幅度达10%以上。
根据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测算,在“9·19”反弹行情中,华夏大盘、博时主题、融通成长三只基金仓位分别为66.4%、83%和47.90%。据国都证券对10月10日基金仓位测算的数据,华夏大盘和博时主题仓位分别为56.4%和76.4%,而融通成长约为39.10%。
也就是说,从“9·19”到10月10日的10个交易日期间,华夏大盘期间减仓将近10%,博时主题增仓9%后也减仓将近7%,而融通成长则减仓超过8.8%。
谨慎还是错杀
对于此次部分机构大肆抛售康缘药业股票,康源药业董事会秘书程凡对记者表示,公司基本面并无发生变化。程凡与部分券商的看法一致,认为是因为三聚氰胺事件刚发生不久,此次的刺五加事件,使质量安全问题从食品延伸到药品,资本市场对此比较敏感。
程凡对记者透露,在刺五加事件后就有基金前来问询,关注的要点就在刺五加事件会对公司产生多大影响。基金要求公司阐释其产品是否符合安全监管,刺五加事件是否将波及整个中药试剂行业。
对此,程凡表示,从10月14日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通报来看,刺五加注射液部分批号的部分样品有被细菌污染的问题,所以说刺五加事件是个案,是个别公司在质量监控上出现问题,不足以导致对中药注射液全盘否定。而康缘药业并无刺五加注射液这个品种,产品中目前只有热毒宁是中药注射剂品种。
同时,程凡说,在江苏省药监局不良反应检测中心近万例的不良反应监测数据显示,该产品完全是安全有效的。
事实上,关于中药试剂的讨论在业界很早就开始了。据程凡介绍,早在2006年2至5月份,曾有多名注射过鱼腥草注射液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中药注射液的安全问题在鱼腥草事件后引发过大讨论,但最后的结论是中药注射液还是需要大力发展,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保证产品质量,解决好“安全、有效、稳定”三大问题。各大企业都采取了诸如指纹图谱等现代科技手段来控制和保证产品质量。
渤海证券医药行业分析师马霏霏也认为,热毒宁采用了指纹图谱等现代技术来严格控制生产,全部生产过程共有11张指纹图谱来控制生产过程,能够有效保障产品质量,并且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对于部分基金出现的恐慌性抛售,国泰君安分析师、医学博士易镜明认为,本次基金抛售康缘药业纯属“误伤”,将其与三聚氰胺事件进行类比在逻辑上讲并不合理。刺五加和康缘药业的热毒宁是两种药物配方,不同的配方在不同的质量控制标准下生产,产品不具可比性。
同时,易镜明认为,数据是最好的证明。经过江苏省不良反应检测中心1.2万例临床实验证明,热毒宁对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总有效率99.3%、不良反应率0.38%,比一般化学药不良反应率4%低了很多。因此易镜明认为,康缘药业股价过度反应,纯属市场“错杀”。
基金仍守医药
幸好,这种“错杀”似乎在很短时间内得到纠正。
据程凡透露,即便经过9日、10日的大跌,康缘药业的机构持仓比例不降反升,依然维持着3季度末时基金控盘近70%的格局。
TOPVIEW数据也显示,从10月6日节后开盘到10月14日,基金净买入康缘药业4813万元,机构持仓也从68%小幅提升至68.8%。
另一方面,医药行业整体也仍是很多基金所看好的对象,国海富兰克林基金的第4季度投资策略报告更是旗帜鲜明:放弃银行,首选医药。
从国庆节后一周的板块资金流入情况看,TOPVIEW统计显示,医药板块的资金净流入位居各板块之首,达到4.6亿元;其次分别为房地产、商业连锁、交通设施和通信板块,分别净流入2.95亿元、2.29亿元、2.14亿元和2.02亿元。
安信证券分析师赵楠认为,医药行业仍保持健康较快增长,前景明朗。在1-8月,医药行业的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达到4645亿元、46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了28.8%和39.8%,收入增速加快了4.07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增速下降了8.94个百分点。
但从数据来看,行业利润增速下降主要是由于证券市场投资收益的负面影响所致,整体行业的运营上仍属健康。因此赵楠认为,医药业全年收入和利润总额增速分别在25%和35%之上应是较为确定的。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