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基民风险承受能力为零!
2008-11-11 15:42:13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昵称:stock2008
发帖数:26742
回帖数:4299
可用积分数:25784618
注册日期:2008-04-13
最后登陆:2020-05-10
主题:基民风险承受能力为零!

 近段时间以来,不少投资人发现,基金公司在推销旗下基金时又多了一个“流程”———网上交易系统投资人风险承受力评测,这就是基金销售适用性。日前,长信基金、国泰基金等多家公司的网上直销系统均启用了这种基金销售制度。何谓基金销售适用性?就是通过评估基金申购者的风险承受能力从而向申购者销售相应的基金。这在基金销售中还是个新鲜事。

  10个问题组成的风险调查

  带着种种好奇,记者也亲自到中信基金公司网站上体验了一把。

  中信基金风险调查问卷共有10个问题组成,每个问题都有5个可供备选的答案。在这份问卷中有对投资者的目前的收入和资产的调查、有对投资者投资习惯的调查等。在这份问卷调查中,长信基金还设置了假设性的问题,“如果你的股票型基金投资暂时亏损了30%,你怎么办?”“在以下几种投资模式,您更偏好哪种模式?”

  风险测评并不影响买基

  在清楚了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后,进入购买基金的“流程”。记者首先选择了前端收费的长信金利股票型基金。长信基金给出的“回复”是———“您所选择基金产品长信金利(前),风险等级为高风险,与您的风险承受能力调查等级不一致。购买该产品您可能面临超过您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风险。”

  但是,令记者诧异的是,虽然风险不匹配,投资者仍可自己选择是放弃还是继续购买。看来,根据长信基金的划分,积极型投资者完全可以无视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去购买基金。

  基金公司“响应号召”

  据基金公司人士介绍,基金公司大范围推出网上交易风险评测系统,强调基金销售适用性,是有着深厚的政策背景和市场背景。

  据悉,证监会及各地监管部门主导的一场基金销售业务系统的大检查正在进行当中,基金公司为应对检查、响应号召纷纷将网上交易系统升级,启用销售适用性制度。据介绍,基金公司关于全面启动基金销售适用性制度的各项准备工作8月份就开始了,但奥运期间,为“维稳”,各家公司都暂停了业务系统的升级,奥运结束后,网上交易系统的升级工作陆续开始,各家基金公司先后开通了网上销售风险测评功能。监管部门的大检查也是自9月初开始的,目前已接近收尾阶段,销售适用性正是本次大检查的关键词所在。

  接受采访的不少基金公司人士都表示,作为理财产品的提供者,基金公司因在销售过程中曾一度缺乏风险提示,赚钱了投资者自然喜笑颜开,但当市场大幅下挫,出现亏损时,不少投资者将责任全都推给基金公司,抱怨乃至责问声此起彼伏。从这个角度来看,在销售时,将相关基金的风险和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做个衡量和匹配,对基金公司也是一种自我保护。

  记者观察:基金销售适用性的路还长

  毫无疑问的是,强调基金销售适用性的想法和初衷是非常好的,也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具体实行是一个比较长期、艰难的过程:需要基金公司、投资人理念的转变,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和接受测评的结果,并严格按照测试结果进行基金的销售和购买;同时,测评问卷本身的科学性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一份调查问卷真的能够准确无误得测量出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这是有疑问的。更何况,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还是动态变化的。

  把合适的基金产品卖给合适的基金投资人,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无论如何,我们已迈出了第一步,哪怕仅是形式上的一步。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