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GSK投资海王生物 扩张疫苗市场版图
2008-11-23 12:27:22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521
回帖数:21868
可用积分数:99795860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04-18
主题:GSK投资海王生物 扩张疫苗市场版图


11月20日,海王生物(000078.SH)宣布其控股子公司海王英特龙与葛兰素史克(GSK)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投资设立中外合资企业GSK海王,生产流感疫苗、狂犬疫苗等疫苗产品。

根据协议,GSK海王注册资本约为7833万美元。海王英特龙将以土地使用权、建筑、机器、设备等资产出资约4700万美元,占GSK海王60%的股权;GSK以现金出资约3133万美元,占GSK海王40%的股权。

吸引GSK投资的是海王英特龙的第三代流感疫苗1000万人份生产基地。海王英特龙1999年海王生物以1340万元收购获得,作为其生物制品生产基地,主要产品有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及疫苗等。

流感疫苗主要分为三代。第一代全病毒疫苗已逐渐被淘汰,市场转向第二代裂解流感疫苗。葛兰素史克和赛诺菲-安万特是国际上第二代疫苗最大的生产商,国内天坛生物、长春高新、华北制药等企业的疫苗也集中于这一领域。而海王英特龙是继诺华凯荣之后,全球第二家能够生产副作用最小的第三代疫苗的企业。

海王生物董事局办公室人士向记者介绍:“目前海王英特龙第三代流感疫苗产量不大,年设计生产能力为100万人份,2007年实际生产也就几十万份,利润很小。但新投产的生产基地产能为1000万人份,将会成为公司利润的重要来源。”

据了解,目前1000万人份疫苗生产基地今年刚建成,尚未投入使用。海王生物此时引入GSK,主要是想利用其技术和资金实力,发挥基地的实际效益。上述人士表示,GSK很看好这一项目,因此选择海王英特龙作为其在国内疫苗领域的第一家合作伙伴,并希望通过合资,将产品销往其覆盖的海外市场。

2006年,海王生物曾以土地使用权等为抵押,向国开行贷款3亿元建设这一基地,但这部分投资很可能“为人作嫁”。合资协议中规定,GSK可在一定条件下增持GSK海王的股权至60%,甚至全盘接手GSK海王,赋予了GSK很大的选择权。对此,上述人士认为,未来海王英特龙可能会失去对GSK海王的控股权,但同样可以分享合资带来的收益。“全盘收购GSK海王有很多约束条件,应该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从这些条款的设立中可以看出GSK对于这一疫苗基地的重视。资料显示,我国疫苗市场每年以平均15%的速度递增,目前市场规模达到50亿元人民币左右,成为世界最大的疫苗市场之一。赛诺菲-安万特已于2007年11月提前布局,投资7亿元人民币在深圳新建了疫苗生产基地,计划于2012年投产使用。作为竞争者,GSK选择剑走偏锋,以合资形式扩大在华的疫苗市场版图。

疫苗是GSK的主要业务之一。第三季度财报显示,今年1—9月,GSK全球疫苗销售收入达17.43亿英镑,同比增长18%,是增长最快的一项业务,占同期公司总收入的10%。与公司其他业务不同,亚洲和新兴国家市场的疫苗收入超过其主要市场美国,达到4.93亿元英镑。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