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万科启动海盗计划
2008-11-29 22:14:05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昵称:stock2008
发帖数:26742
回帖数:4299
可用积分数:25784618
注册日期:2008-04-13
最后登陆:2020-05-10
主题:万科启动海盗计划

 “万科的研究报告肯定是国内最多的。”万科一位负责内控的员工告诉记者,例如2007年碧桂园(企业专区,旗下楼盘)发展迅速,万科针对其发展模式就展开了详细的研究,包括当年的顺驰、中海等企业,万科都会进行详尽研究。万科的研究甚至细化到报表的某一项栏目,例如应收账款,他们就可以做一个数十页的详尽报告,分析行内每一家企业的情况。

  支持万科研究的是其对人才的收揽。早在2001年万科就进行了“海盗计划”,从中海等大型公司挖来人才。2007年7月他们又开始了“007计划”,引进一批跨行业的跨国公司精英。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要去挖一批“见过世面的人”。自“007计划”开展至2007年年底,万科已陆续引进32名跨行业管理人才出任要职。包括之前在宝洁公司负责ECR(品类管理)的陈东峰、曾任百安居中国区副总裁的袁伯银、原万博宣伟国际公关公司(中国区)消费品及医疗领域负责人于玉光、曾任仲量联行亚太区董事和资产管理总监的许国鸿。这些不同领域的人才都为万科带来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

  当然,这一切都是有代价的,万科的营销和管理费用是行内最高的,比富力集团足足高出近一倍。

  数据的能量

  万科说自己是一家“随行就市”的制造企业,如果市场要求降价,他们绝不会坐视不理。所以对数据的即时反馈对万科而言相当重要。

  2007年对土地储备的谨慎是万科2008年保有现金流的关键。其2007年半年报曾有这样的陈述:“目前万科拥有的规划中项目资源,可以基本满足未来两年新开工的需要……但考虑到目前地价水平中含有较多的预期因素,公司认为当前的项目资源保有量是更恰当的”。从2007年年中开始,万科的土地储备计划就较为温和,到了2007年9月国家开始新一轮房地产调控,万科就完全改变了“囤地”策略,只收购不拍卖。直到今年,万科都没有一幅新增土地是源于拍卖。这种策略使万科比市场快一步冷静下来。

  据说这个决策最先也是缘于王石的提议,全国接二连三出现的“地王”使市场一度疯狂,虽然万科的资本实力并不落后,甚至也数度参与“地王”大戏,但王石认为这种情况无法持续。在经过研究者的计算后,认为这种地价增长速度会令楼价翻番上涨。于是万科开始由拍卖转向收购。

  万科建立了一个全国性的资金管理平台,他将北京、上海、成都、广州等全国18家分公司的账户进行了集中管理,所有收款都进入集团的结算中心,而所有的需付款都是由集团资金管理中心通过银企互联支付。

  这样,集团总部对于资金流量、流向、余额以及未来资金的需求量都有很好的反应。例如广州分公司销量出现问题,总部可以马上反应。每天早上王石、郁亮桌前都会有万科完整的资金数据。

  去年新增土地储备量与万科比较接近的富力,目前持有现金约13亿元,总负债约为415亿元,短期银行贷款占了38亿元,包含应付土地出让金在内的预提及其他应付款就达到了111.3亿元。而万科的现金却是170亿元,总负债约661亿元,但短期借款只有11亿元,其他应付款仅为59亿元。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