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分析师 |
昵称:kelven |
发帖数:6512 |
回帖数:475 |
可用积分数:1396372 |
注册日期:2008-05-13 |
最后登陆:2018-07-22 |
|
主题:交易所公司债发力暴涨
上周的普涨行情主要来自于三方面的可能性:其一,此次政府投资的决心和力度之大逐步缓解了投资者对钢铁、有色等行业的风险担忧;其二,前期流动性风险释放后,机构持有公司债券比例较低,而股市连续几日的震荡回调导致市场充裕的资金面再度涌入交易所公司债券市场;其三,之前市场传闻商业银行可能进入交易所市场,扩大交易所公司债券市场投资者容量,对市场形成利好。 我们认为前两方面的因素确实支持交易所公司债券出现一定反弹,之前我们提到近期分离债与同期限国债、同期限企业债之间的利差已回到历史最高水平,从流动性利差看部分品种投资价值有所显现,今年以来历次行情中相似的一个规律是上涨阶段的开始都对应着成交量的逐步放大,而公司债券流动性较差的特性也决定了上涨的行情可能随着成交量的放大而延续一段时间,这方面来看是有利的因素。 对于政策面的利好刺激,在国九条中第三点第十三条中指出要推进上市商业银行进入交易所债券市场试点。我们的看法是,两市场联动的长期趋势确实如此,但短期上市银行是否能马上进入交易所市场我们还不敢太过乐观。如果成行,股市的反应也许会更为强烈,且交易所国债亦应出现大幅上涨,假使部分投资者赌的是这项政策短期即可见效,有可能放大流动性利差的缩小幅度,带来流动性风险,建议应选择一些流动性好的优质品种。 昨日,交易所债券市场全线上扬。上证国债指数高开高走,收盘上涨0.12%,连续四日上涨,上证企债指数早盘短暂下探后呈现单边上扬走势,收盘上涨0.41%,但成交均较为温和。从盘面看,08江铜债成交1.96亿元,盘中最高涨幅达到1.18%,但收盘涨幅回落至0.42%。国债方面,成交活跃的主要是中短期品种,收盘以上涨居多。 分析人士认为,当前市场对货币政策放松预期较为强烈,成为债券行情的强有力支撑。昨日公布的货币金融数据显示,尽管贷款增加较多,但货币供应量持续下滑。另一个对交易所债市构成利好的便是,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公布的《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表示,推进上市商业银行进入交易所债券市场试点。这表明债券市场分割问题逐步得到缓解。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国办30条”),业内分析人士表示,该意见不仅旨在重申创造宽松的货币信贷环境、保持市场流动性宽裕,同时还使得债券市场作为解决企业融资问题的直接融资市场,有望率先发挥其融资主渠道作用。 央票发行有望大幅减少 在当下通货紧缩步步逼近的预期下,保证市场流动性充裕显然成为首要问题。而“国办30条”中也首先提出要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足,促进货币信贷稳定增长,“密切监测流动性总量及分布变化,适当调减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停发3年期央行票据,降低1年期和3个月期央行票据发行频率”。这就意味着,作为此前央行倚重的流动性回笼工具-央票的发行量将进一步大幅减少。 某大行债券交易员表示,央行从今年下半年就已经开始通过减少央票发行、缩短央票发行期限等方式维稳市场流动性。其中3年期央票因为冻结期限较长,早在7月份就已经停止发行。随后,央行又宣布调整1年期、3个月期央票发行频率为隔周发行,同时其发行量也明显减少。而进入12月份,央行又再度暂停发行流动性冻结时间相对较长的1年期央票,目前市场上仅剩下3个月期央票还在象征性的发行,对市场流动性影响已经十分有限。而截止昨日,央行已经实现连续六周在公开市场净投放资金。 “在宽松货币政策基调下,为预防经济的快速下滑,3个月期央票停发的可能性仍然存在。”上述交易员表示,不过一旦经济形势好转、通货膨胀苗头再现的话,央票作为有效回笼流动性的工具之一也可能随之再度重启。直接融资地位有待提升 在加快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发挥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政策基调下,债券市场作为企业直接融资的重要渠道,也将有望进一步提升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上。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为保证市场流动性的适度宽松,以及实现广义货币(M2)供应量17%的增长目标,预计明年基准利率将有望进一步下调至1%的水平;为促进信贷,相关主管部门还有可能出台最低信贷限额指导,尤其是针对政策性银行。同时,为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进一步提升直接融资也将处在一个比以往更加重要的位置。 鲁政委指出,虽然目前还无法确定“国办30条”中提及的“在进一步规范发展信贷资产重组、转让市场的基础上,允许在银行间债券市场试点发展以中小企业贷款、涉农贷款、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贷款等为标的资产的信用风险管理工具”如何创新,不过可以肯定的是,“2009年包括国债、政策债、信用债在内的债券供给将加速扩容,同时债券类型也将进一步丰富多样。” 还有部分机构交易员还指出,在目前全球经济形势尚未出现转机的情况下,企业通过发行债券直接融资所带来的风险问题仍然是市场投资者最关注的问题之一。“风险不容忽视,产品创新也函待市场信用、风险评判等相关机制的进一步完善。”该交易员认为,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同时,如何通过有效担保、增信等方式提升中小企业债券吸引力,也将成为伴随创新企业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探索中需要关注和着重解决的问题。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