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分析师 |
昵称:kelven |
发帖数:6512 |
回帖数:475 |
可用积分数:1396372 |
注册日期:2008-05-13 |
最后登陆:2018-07-22 |
|
主题:中海地产:均衡布局增速超万科
地产第一市值股——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00688.HK,以下简称“中海地产”)12月10日公布了2008年11月份的销售情况。
中海地产在2008年前11个月,累计销售大幅上涨,累计销售面积和金额,均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0%以上。而A股地产板块市值第一的万科(000002.SZ)却下降8%左右。截至12月18日,中海地产市值约合833亿人民币,万科约为858亿人民币。
虽然2008年以来,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不同区域先后进入调整期,房价和销量在纠缠中螺旋下降,但是,中海地产在大幅增长销售总量的同时,还保证了均价相比去年的小幅增长,1~11月,中海的销售均价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每平方米超过1万港元。
中海地产是一家怎样的公司?在行业调整面前,中海地产巍然屹立的原因是什么?中海地产的这种增长,可持续吗?
回归内地踩对景气周期
从成立至今,中海地产历经近30年。1979年在香港成立,1992年在香港上市,母公司是中国建筑(行情,资讯,评论)工程总公司。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国有建筑企业,也是最大的国际工程承包商,旗下已有两家公司在香港上市,即中国海外发展和中国建筑国际集团有限公司(03311.HK)。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本来酝酿今年在A股上市,之后没有进一步的消息。中国海外发展在陆续出售基建公司及其他非核心资产后,最终成为专注于地产业的发展商,因此,业内将中国海外发展简称为中海地产。也正是母公司强大的建筑背景奠定了中海地产的核心竞争优势。
在2003年之前,中海地产的业务还主要在港澳,2003年后,中海地产正式回到中国内地市场,并集中于地产业开发。
这个时点正好是上轮地产热的起点。从2003年到2007年,经过四年时间,中海地产的净利润翻了六倍。按照今年中海地产的销售形势,有分析师预测,中海地产2008年的净利润将达到59亿元,在2007年基础上增长41%,是2003年的8.5倍,虽然销售规模还不是中国最大,但净利润已然跃入国内第一。
全国均衡布局
“销售好,业绩预期就好,所以中海的市值高啊。”申银万国(行情,资讯,评论)的港资地产股分析师Kris Li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中海地产的近期市值,高居港资地产股的榜首。
好业绩是有目共睹,但中海地产逆市强劲销售的原因,却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中海地产2007年销售少,所以对比下来,2008年大幅增长。也有人认为,中海地产拿的地多在市区内,做的又是精品楼盘,而市区的中高端楼盘,在本轮楼市的调整中,受影响小。还有人认为,中海地产降价早,中海地产和万科是这一轮调整中最先打折的,只不过中海地产降价没有万科降价那么高调,在2008年上半年,深圳中海康城的打折广告,就已经贴满公交车和地产中介商的营业网点。
“这些因素都有关系吧。中海也会很敏锐地跟市场走,每个项目都会很敏锐地捕捉到市场的机会。”中海地产的内部人士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
“最重要还是均衡的全国性战略布局。中海强调在不同城市越来越均衡的发展。销售在各区域越来越均衡,土地发展也是按均衡的策略来做。”早在中海地产2007年年度报告中,就已将2008年的工作基调定为:实现持续稳定高质量的均衡增长。
在环渤海和中西部地区,中海地产预先就买好了地、布好了局。中海地产2007年新增的土地,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像青岛、大连、沈阳和天津这些环渤海城市,都是中海地产在2007年新进入的城市。而且,这些新增土地的地理位置都不错,位于城市核心和潜力区域。通过2007年的土地获取,中海地产在全国四大区域的土地储备数量,基本实现均衡。成都等中西部地区占29%左右,环渤海地区占26%左右,珠三角占23%左右,而长三角则占22%左右。
2008年,环渤海和中西部地区,成了中海地产销售的主要增长点。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量价齐跌时,中海地产还有环渤海和中西部地区来支撑销售增长,整体销售也因而表现较好。2008年1月至11月,中海地产的销售收入,基本上由珠三角、长三角、中西部地区和渤海湾“四分天下”,而港澳的销售占比,则锐减到3%。而在2007年,中海地产的销售收入,还基本是由珠三角、长三角和港澳“三分天下”。
当然,也有业内人士担忧,楼市调整会从一线城市蔓延到二线城市,二线城市的风光或难再续。不过,均衡的全国布局自有其“东边不亮西边亮”的好处。
中海地产内部人士告诉《投资者报》记者,最近两个月,华南成交量好一些。从销售数据上看,在10月之前,销售还主要来自渤海湾和中西部,10月开始,珠三角地区的销售量已有所恢复。2008年10月,中海地产在珠三角的销售面积,环比增长了16%,而11月,珠三角地区的销售额和面积甚至有73%和51%的环比增长,珠三角的销售额几乎占了当月销售总额的一半。
不过,该内部人士也表示:“华南区域调整的时间比较早,到了年底,成交量有小幅的回升,但究竟是积蓄的需求,还是就此将企稳,现在还说不好。”
200亿现金如何用?
2008年,中海地产在获取土地上,仍然把环渤海作为重点布局区域。2008年1月以来,中海地产新增土地仍然集中在环渤海区域,在济南和天津共拿了5块地,楼面地价从每平方米几百元到2000元不等,权益面积占比达到42%。
当然,2008年下半年,中海地产也放慢了拿地的脚步,预示中海地产在2009年的项目发展和销售可能会有所收缩。从2008年1月至今,中海地产总共才拿了10块地,不及去年的一半,共新增土地200多万平方米,不到2007年新增土地884万平方米的1/4,也明显低于年初计划新增的450万平方米。
而且,从2008年8月开始,中海地产已经连续4个月,没有再拿地。或许接下来,中海地产会在市场整合的过程中,伺机补充低价土地储备。12月10日,中海地产公告拟以每25股配1股的方式,折价33.6%,向现有股东募集25亿港币,有市场人士便将此次融资,与伺机并购土地的谋划联系起来。
因为单从财务上看,中海地产的资金充足。截至2008年6月底,中海地产的现金及现金等额项目是71.8亿港元。而且还有银行融资额度约41亿港元可动用。6月后又增加16亿港元的授信额度,中海地产还表示短期内可再增加20亿港元以上的银行额度。算下来,中海地产备用的资金将达到148.8亿元。
中海地产表示,持有的现金比例要维持在总资产的10%左右,现在看来,按照中海地产2008年6月底773亿港元的总资产,持有71.8亿现金,相当于总资产的9.3%,与中海地产的审慎理财原则相符。
虽然,中海地产的借贷水平有所上升,但仍在合理的水平内。中海地产表示,快速发展,贷款总额难免有所增加。2008年年中,中海地产的净资产负债比率是57.5%。
如果增发募集25亿港元的资金,净资产负债比率还会降低。加上今年较好的销售带来的回笼资金,以及10月出售中国海外港口权益获得的13.3亿元港元,还有备用的银行授信额度,怀揣近200亿港元的中海地产将如何出招?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万科拥有的现金量也在200亿人民币左右,所以,两家公司在未来的动作,值得投资者关注。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