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高级金融分析师 |
昵称:新手来了 |
发帖数:10307 |
回帖数:1341 |
可用积分数:180790 |
注册日期:2008-03-12 |
最后登陆:2010-11-14 |
|
主题:比中国平安道歉更重要的是再融资制度
比中国平安道歉更重要的是再融资制度 3月20日一则题为《中国平安董事长称融资无时间表对投资者表抱歉》的报道,引起了内地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众所周知,A股市场近期被“再融资门”闹得人心惶惶,而再融资大军中,创天量天价的正是中国平安。那么是不是平安在舆论不断声讨之下已有悔意,并开始考虑起A股市场小股东的利益来了呢?可惜,我们发现这只是略带一厢情愿的解读。
在中国平安于20日召开的2007年业绩报告会上,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马明哲解释说,平安融资是为了扩充旗下子公司的资本金。他需对投资平安股票亏损的投资者“表示抱歉”。并称,平安将根据市场情况,审慎决定融资的时机和规模,会充分考虑市场的承受能力,将虚心听取各方面意见并加以认真研究,目前融资还没有准确的时间表。
不难看出,这个表态中所谓的“道歉”很局限,仅仅针对“投资平安股票亏损”一节,并未涉及再融资事项根本。我们认为,这种“道歉”是偷换概念、有不如无,对资本市场的建设、对平安自身的股东利益都是无益的。按照马明哲的思维逻辑,平安的再融资方案本身是正确的,而且是必需的,唯一有欠缺的是出台时机不够好,起到了“助跌”作用,假若天时地利人和,平安能在A股市场处于上升通道时推出再融资,则是“皆大欢喜”的局面。但事实上,“平安股票的投资者亏损”仅仅是事情的恶果,不是恶因。
我们曾数次发表评论抨击中国平安的再融资方案,指出其根本上的错误在于两点:第一,提出再融资设想时,平安A股上市仅仅10个月,从A股股东那里融资近400亿元,而A股股东从它那里拿到的分红才2亿元左右,此时,平安就想再从A股股东头上圈走远高于自身净资产的资金,此种作为置股东利益于何地?
第二,从始至终,平安管理层把再融资投资方向视为“绝密”拒绝向公众股东透露一星半点,假若其真的是去境外收购某家大型金融机构,为了怕对方抬价而保密,尚情有可原,然而根据同日马明哲的叙述,再融资资金首要方向仍旧是投资给自己的9个子公司补充资金,此种作为又置股东利益于何地?
故此,我们认为,马明哲绝对应该道歉,但道歉的理由不是“平安股价跌了”,而是其整个管理团队漠视股东利益的行为方式。换言之,即使A股沪指反弹回了6000点甚至创出新高,中国平安的这种只想圈钱而不思回报股东的作为依然值得质问……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