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中国平安:低市盈率的成长股
2015-09-19 17:19:40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花脸
发帖数:71066
回帖数:2174
可用积分数:17696821
注册日期:2011-01-06
最后登陆:2025-07-19
主题:中国平安:低市盈率的成长股

2015-09-19 13:15:00 来源:大众证券报
  财信网(记者 陶炜)中国平安(601318)是《价值发现》栏目多次关注过的公司,如今再度将其纳入研究的范围,是考虑到两点新的因素:一、良好的业绩增长数据;二、互联网金融领域的顺利推进。

  业绩稳定增长

  中国平安于8月21日发布2015年中报:公司201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379.0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3.0%,其中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9.64亿元,同比增长84.69%,带动上半年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346.49亿元,同比增长62.2%,对应EPS1.9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权益为3311.90亿元,较年初增长14.4%,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1.0%,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

  其中,保险业务延续强势增长,上半年公司实现保险业务收入2122.75亿元,同比提高18.33%。其中寿险业务收入1306.91亿元,同比提高18.23%,产险业务收入815.84亿元,同比提高18.49%,受益于上半年资本市场的上涨行情,保险业务的总投资收益同比提高235.6%至782.99亿元,总投资收益率由4.3%大幅上升至7.7%,其中寿险业务总投资收益705.86亿元,同比提高267.02%,产险业务总投资收益67.93亿元,同比提高116.8%。

  保费收入渠道方面,上半年公司寿险业务中个人寿险和团体保险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个人寿险业务在代理人数目及产能大幅提升的带动下实现个险规模保费1551.28亿元,同比提高18.1%,团体保险在互联网营销的基础上,积极开拓直销和交叉销售渠道,实现规模保费85.80亿元,同比提高32.1%。银保渠道的规模保费出现近年来的首次下滑,下降13.3%至90.37亿元,这或许与上半年资本市场火爆导致银行保险类产品吸引力有所降低,资金流向银行理财、资管类产品有关。产险方面,来自于交叉销售、电话销售及网络销售的保费收入达到354.02亿元,同比增长22.8%,渠道贡献占比提升至43.5%。

  公司保险业务的增长态势在中报出炉后仍继续延续,中国平安9月11日披露,公司控股子公司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平安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及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于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8月31日期间的原保险合同保费收 入 分 别 为 1494.8791亿 元 、1070.1758亿 元 、3.7673亿 元 及93.3039亿元,合计2662.13亿元,同比增长18.33%。

  互联网金融顺利推进

  在互联网金融领域,中国平安的转型已见成效。

  截至2015年6月底,公司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1.67亿人,较年初增长了21.89%。各类互联网金融公司业务高速增长,陆金所2015年上半年金融资产交易规模达到5122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0倍,其中个人零售端交易规模1139亿元,同比增长超过4倍,机构端交易规模3982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5倍,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平安付以个人创新金融为核心,通过平安付进行的支付清算交易额超过5000亿元,同比增长20倍。壹钱包累计注册用户超过1600万,较年初增长97%,上半年个人用户累计交易金额超700亿元。万里通上半年积分交易规模同比增长超过380%,平安好医生日咨询量峰值已超过5万,平安好房网站累计注册用户数超百万,通过平安好房平台的房产成交规模突破100亿元,并促成个人购房者获得房贷规模达6亿元。

  在平安子公司平安银行(000001,股吧)方面,互联网金融方面也有不小进步。光子支付、口袋银行、橙e网方面等业务方面都实现了快速发展。

  最全的金融牌照

  除了上述两点新的因素以外,公司齐全的金融牌照一直是投资者关注的重点。这一优势如今仍继续保持。

  作为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中国平安至今已发展成为包括保险、银行、投资三大支柱业务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旗下控股公司包括:保险系列的平安人寿、平安产险、平安养老险、平安健康险;银行系列的平安银行、平安小额消费信贷;投资系列的平安资产管理、平安信托、平安证券、平安大华基金、平安期货等。

  从具体表现来看,公司三大主业保险、银行和投资均表现优异,展现出了良好的协同作用。“随着金融产品销售成本提升以及中国金融管制加快放松,我们认为平安"一个品牌、多个产品、一站式服务"的战略将形成公司独特的竞争优势。展望未来,我们看好公司重点布局非传统金融的成长空间以及为传统金融业务带来更多的客户和金融需求。考虑到公司战略领先、新业务价值增长强劲、财险承保盈利领先及估值水平具备较好吸引力,给予评级"买入"。”瑞银证券分析师崔晓雁表示。

  员工持股计划已被套牢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在近期连续暴跌之后,公司的员工持股计划已经被套牢。这对于公司员工来说并不值得欣喜,但对于其他投资者来说,安全边际更为牢固。

  在今年2月初召开的201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公司核心人员持股计划以97.43%的高票得以通过。此次持股计划的覆盖范围包含中国平安集团及下属子公司中“对公司整体业绩和中长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核心关键人员”。公告表明,此持股计划的资金来源为计划持有人的合法薪酬和业绩奖金额度,而持股计划的投资范围为购买和持有中国平安的股票。

  到了3月下旬,平安核心人员持股计划落定,2015年核心人员持股计划已完成股票购买,有包括董事长马明哲在内的839人参加。公告显示,中国平安2015年度核心人员持股计划于今年3月20日-26日通过二级市场完成购股,共购得A股股票约40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0.044%,总金额合计3.12亿元,交易均价为77.02元/股。之后,中国平安有过十送十的除权,用现价推算,员工持股计划的成本约在37元左右,与周五30.57元/股的收盘价格存在较大价差。

  综合来看,作为一家市盈率仅为8.1倍的保险公司,中国平安的成长性相对其估值水平来说可以说是超值的。尽管下半年相关业务的投资收益无法与上半年相提并论,但保费收入的增长是高确定性的,我们认为该公司值得关注。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