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算股神 |
发帖数:45382 |
回帖数:32109 |
可用积分数:6236234 |
注册日期:2008-06-23 |
最后登陆:2022-05-19 |
|
主题:发放消费券:是比较可行的选择
对地方政府发放消费券的行为,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今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特殊的条件下采取特殊的办法,是一项比较可行的选择。
姜增伟在回答很多地方政府为拉动内需,发放消费券问题时表示,在特殊的条件下采取特殊的办法,我认为是一项比较可行的选择。我们一些城市,比如成都、杭州发放了一些消费券,据我了解已经产生了一定的作用,对拉动消费起到了推进作用。增加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应该是作为扩大消费的主要举措,同时也要保证建立覆盖面宽的社会保障体系。
姜增伟说,在各地发放消费券的同时,国家在今年年初已经为我们7400万低收入者发放了一次性补贴,每人100-150元,这也是一种做法。在这个问题上,各地的一些做法和国家现在已经采取的措施,作为尝试或者一种临时的办法,我认为是可以做的。大家要注意到,中国政府现在两项重大举措将对我们的消费产生积极的作用,一个是医改,现在正在完善,准备要出台,另外一个是教改,正在征求意见。如果这两项重要措施出台,我认为对中国的市场消费,特别是农村消费将产生积极的效果。
相关新闻:
姜增伟:商务部采取四项举措开拓市场扩大消费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今天介绍称,商务部采取了四项举措开拓市场,扩大消费。
国新办2月9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在会上介绍了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等方面的情况。
姜增伟介绍称,经济发展的动力在于最终消费需求。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不断加深,世界经济明显减速、外部需求大幅萎缩的形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真正把经济增长的基本立足点放到扩大国内需求上,加快形成主要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我认为新形势下,对商务工作提出新的要求。流通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既可以引导生产,提供更多的有效供给,又可以创造需求,促进消费,并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因此,搞活流通对保持一个国家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特别是对中国在今年实现8%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有重要意义。
姜增伟说,中央、国务院对搞活流通扩大消费工作高度重视。去年年底,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134号文件,明确了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具体政策措施,也为今后下一步工作开展提供了政策保证。 今年以来,各级人民政府特别是商务主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按照“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的要求,从搞活流通入手,引导、服务、促进广大商贸流通企业采取一系列有利于开拓市场、扩大消费的新举措:
一是创新营销方式,激发居民消费热情。例如,有的家电企业联合银行推出“家电易购”活动,让消费者“零首付、零利率、零手续费”分期付款购买家电。大家知道今年在新的形势下,要保持商品销售额的一定增长应该是有难度的,所以现在打折成为商业、企业扩大销售的一个主要手段,但是我们的企业也已经考虑到了。在今天这种新形势下,要统筹厂家、商家和消费者这三者利益的关系,同时还要充分运用非价格手段来刺激消费。
二是开发适销的商品,满足新型消费者需求。特别是对农村市场要开发设计功能适合农村消费特点,经久耐用、价格适中的商品,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物美价廉。还有的企业特别注意在当前摸准消费心理和预期,特别是消费者有什么新的想法。掌握扩大消费的基础数据。
三是密切产需衔接,搭建多元的消费平台。各地主要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洽谈会、展销会,采取工商联手、采取导购、预约洽谈、视频订货等方式扩大销售。同时在出口订单减少的情况下,出口加工贸易企业把国内有需求的商品,开辟国内销售的渠道。这方面应该说已经初见成效。还有的城市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的消费群体开展不同的消费活动。比如说上海、北京等一些城市,针对八零后、九零后这些年轻的消费群体,特别有针对性地开展青春、靓丽的消费形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还有推动互联网促销等。
四是降低企业成本,促进居民实惠消费。许多商贸流通企业通过深入的市场调研、精细的企业管理,从管理方面入手,把商品的采购成本和运营成本降低下来,主要是让利于消费者,同时扩大规模。规模采购就有规模效益,规模销售就有规模效益,百年老店如果不考虑厂家和消费者的利益就不会成为百年老店。只追求一时的利益可能会带来一时的成果,但我想对长期发展是不利的。
姜增伟说,从目前情况看,上述举措已经见效。元旦期间,商务部重点监测的1000家零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3%。春节黄金周,七天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00亿元,同比增长13.8%,超过了我们的预期,实现了今年市场销售的“开门红”。目前市场繁荣兴旺,商家促销活动灵活多样。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