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中国石化国产低成本“贪吃蛇”钻井技术显神威
2016-01-05 19:55:28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算股神
发帖数:45382
回帖数:32109
可用积分数:6236234
注册日期:2008-06-23
最后登陆:2022-05-19
主题:中国石化国产低成本“贪吃蛇”钻井技术显神威

近日,中石化涪陵页岩气产能示范区焦页62-2HF井,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石化油服)采用国产钻具和国产随钻测井系统联袂钻向地下,在地下2000米处像“过山车”一般完成110度的扭转后,又朝油藏靶点“横向”行进2100米,顺利打通了开采“蓝金”宝藏的通道。如今,“国产钻具+国产随钻测井系统”已经成为涪陵页岩气产能建设示范区最常见的“组合”之一。

  安装了随钻测井系统的钻具好似有了“千里眼”,能够随时将“钻进沿途”的井下地质数据反馈至地面。工程师根据反馈的数据实时调整井眼轨迹,控制井下钻进方向,从而保证钻具可以像“贪吃蛇”一样在地下几千米深处“横向”穿行移动2000多米。并且,由于采用国产钻具的成本比进口的旋转导向系统低50%,因而被形象地比喻为低成本“贪吃蛇”钻井技术。



  业内把以油藏靶点为目的地进行的长距离“横向”钻井称为“定向长水平段钻井”,它是开采“蓝金”宝藏的第一步。由于页岩是片状层理,为保证开采出最大量的页岩气,必须要进行长水平段作业,且钻进长度通常在2000米左右。

  在没有实现长水平段钻井技术装备国产化时,普遍采用国外的旋转导向钻井技术提速,费用高达到每井400万元。为降低开发成本,石化油服通过技术攻关,研制出定向金刚石钻头、大功率等壁厚螺杆,实现了使用“随钻测井系统+螺杆常规定向工具”完成国外使用旋转导向技术所能完成的定向工作,费用却大大降低。

  中国石化钻井专家张良万解释说:“别看这种组合成本低,却更适合涪陵山区的地层情况。旋转导向系统由于旋转动力太强,容易造成井壁垮塌,影响钻井时效”。

  截至目前,应用低成本“贪吃蛇”技术完成的最大水平段长度达2130米,在涪陵工区共有9口井水平段实现了“一趟钻”完钻。

  页岩气商业开发关键是做好时效与成本的“计算题”,即用相对较低的投入实现页岩气的优质、高效、低成本经济开发。对钻井工程而言,就是要用最小的成本和最快的速度完成钻井服务。尤其自2015年初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低位震荡,成本因素显得更为重要。

  从最初水平井钻井长度只有600米到1000米,到2015年实现定向水平钻井最大水平段长达2130米,每一次钻进米数的突破,都是在兼顾“成本与速度”的双重标准下完成的攻关。

  2015年10月起,随着近钻随钻测量工具的采用,低成本“贪吃蛇”钻井技术更加完善。

  在“国产钻具+随钻测井系统”应用初期,随钻测井系统与钻具间隔17至20米,指示采集的地质数据存在“盲区”,调整井眼轨迹不够及时。随着国产化技术不断成熟,采用近钻随钻测井工具后,随钻测井系统距离钻具缩短至0.5米,大大提高了钻具运行轨迹的精度,使得在地下两千米深完成“过山车”式的扭转成为可能。

进入到涪陵页岩气一期产能建设边缘井区域开发阶段后,为提高储量动用率,“反向位移三维井”数量大幅增加。由于这种井在地下的钻井轨迹像“鱼钩”,又被称为“鱼钩形”井。频繁的轨迹调整,极大增加了施工难度——钻具要在地下2000米处实现110度的扭转,仿佛在地下完成“过山车”。面对考验,石化油服加强攻关,通过渐增式低摩阻井眼轨道设计、大井眼长稳斜技术、摩阻扭矩分析预测技术等,实现地下2000米完成“过山车”的挑战,确保了页岩储层的安全高效施工。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