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中国平安业绩只是看上去很美
2016-03-17 16:48:26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算股神
发帖数:45382
回帖数:32109
可用积分数:6236234
注册日期:2008-06-23
最后登陆:2022-05-19
主题:中国平安业绩只是看上去很美

 中国平安2015年的业绩继续保持高速增长,38%的净利润增长速度让投资者惊叹。然而,业绩高增长的背后,还是有一些因素值得投资者担忧。

  中国平安是中国最大的保险公司之一,其业务范围涵盖了保险、银行、信托、证券等多个资本领域。截至2015年底,其总资产规模达到了4.8万亿。

公告显示,中国平安2015年实现总投资收益率7.8%,相比上年提高了2.7个百分点。中国平安的投资组合中包括了债券、股票、定期存款以及投资性房地产,也包含高信用风险的非标准类金融资产投资。


中国平安 32.00 -0.40%
  事实上也正是这种非标准类金融资产投资有效提高了中国平安的总资产收益率。这种类型的投资包括一些基础设施投资项目、信托计划或者是资产管理计划,也包括非上市的股权。这些类型的投资相对于股票或者上市流通的债券,缺乏足够的透明性。对于投资者来讲,增加了估算该类资产风险的难度。

  截至2015年底,中国平安投资于非标准类金融资产的金额超过6600亿元(约占其总投资资产规模的20%,不考虑信贷资产),相比去年增长超过40%。在上市的中资保险机构中,这种资产的投资比重是最大的。中国平安最大的竞争对手中国人寿,该类资产的投资比重占比不超过10%(2014年数据)。

  中国平安的非上市资产组合中,还包括一些饱受信用风险威胁的信贷类资产。受到中国经济下行的影响,中国银行体系的信用风险不断暴露。中国银监会的数据显示,2015年底中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率为1.67%,较上年底上升了0.42个百分点。

  截至2015年底,中国平安合并口径的信贷资产余额1.25万亿,不良资产比率为1.45%,且目前还在上升。为抵御信用风险的上升,平安银行(000001,股吧)被迫以发行优先股的方式补充资本。中国平安则认购了其已发行规模的58%。

  与信贷资产的质量下行相互印证,中国平安2015年针对非标准类债权投资提取的减值准备超过了26亿元,而这一数据在上年仅为3.5亿元。

  如此看来,看似光鲜靓丽的业绩背后,中国平安未来的业绩并不见得那么美好。诚然,中国平安在客户数量、保费规模、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但如果中国平安继续依赖非标准资产以获取高额收益,那么其增长前景将令人堪忧。

  在3月16日的投资者交流会上,中国平安宣称其2016年将寻求房地产领域的投资机遇。虽然公司将其目标界定为一二线城市,但是考虑到当前房地产行业毛利下滑以及并不明晰的中国房地产前景,这一策略恐怕将会引发投资者更多担忧。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2016-03-17 16:48:42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2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算股神
发帖数:45382
回帖数:32109
可用积分数:6236234
注册日期:2008-06-23
最后登陆:2022-05-19
中国平安:业绩符合预期 2016打造平安3.0

平安发布年报,2015年实现归母净利润542.0亿元,YOY增长38.0%,其中Q4实现净利润59.3亿元,YOY降21.9%,符合预期,Q4负增长主要源于资产减值计提的增加。从主业来看,公司寿险表现稳健,产险成本低于同业,投资端2015年大幅发力,幷且公司各类互联网金融业务呈现高速增长,有效带动了客户迁徙,传统金融业务与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协同效应进一步提升。

  平安寿险在偿二代下资本充足率达到203.2%,高于监管要求,平安风控能力较强,在偿二代下有望迎来更多的资本释放。看好公司“开放平台+开放市场”的平安3.0战略,有望打造国内一流的金控集团,公司目前估值显著低于同业,维持“买入”的投资建议。

  业绩符合预期:平安实现2015年实现营收/净利润6200亿元、542亿元,YOY分别增34%、38%,对应Q4营收1468亿元,YOY增长23.8%,净利润59亿元,下滑21.9%,符合预期。Q4净利润表现逊于营收,主要来自于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增加,Q4资产减值损失为124.5亿元,同比多提了67亿元,这部分主要是平安银行(10.42, 0.07, 0.68%)的贷款拨备计提支出。

  主业表现仍领先同业:保费主业来看,平安寿险全年实现保费2084亿元,YOY增20%,稳健性及绝对增速好于同业,我们观察到公司代理人渠道人均产能再次提升16%至7236元/人均每月,代理人数量增长37%至87万人,综合带动全年个险新业务价值增长45%至301.7亿元,寿险市占率受到中小险企万能险的热卖挤压略降0.6个百分点至13.1%。产险方面,全年实现保费1636亿元,YOY增14%,市占率提升0.5个百分点至19.4%,综合成本率略升0.3个百分点至95.6%,好于同业。

  投资收益率创近年新高:投资业务方面,全年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1380亿元,YOY增74%,2015年投资方面的确取得不错表现。全年投资资产增长17.5%至17316亿元,从分类来看,固定收益类投资占比降低2个百分点至77.7%,权益类投资提升2.1个百分点至16.2%,其中股票+基金占比11.2%,与上年持平。全年净投资收益率提升0.5个百分点至5.8%,总投资收益率提升2.7个百分点至7.8%。



  平安银行息差提升:平安银行2015年实现营收/净利润961.6亿元、218.6亿元,YOY分别增长31.0%、10.1%,落在此前预增区间的中值,幷且我们测算公司Q4拨备前净利润增长49.6%,超出预期。公司收入端保持高增长,源于公司灵活调整了资产结构,带动了息差的提升,我们测算公司Q4净息差为2.95%,环比提升17BP,Q4净利息收入增长22.3%。

  互联网战略有望提升估值:平安致力于构建金融-生活等垂直生态圈,截至2015年底,陆金所累计注册用户数1,831万,较三季度末增加400万人,2015年整体交易规模达1.59万亿元,较前三季度增加7000亿元;且平安好车、平安好房及平安好医生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此外,陆金所日前已正式宣布完成B轮,根据媒体报道,B轮融资完成后,陆金所估值将高达185亿美元,较2014年底估值增长85亿美元;目前平安持有陆金所44%的股份,若陆金所得以IPO,则有利于提升平安估值水平。

  盈利预测:平安致力于打造“大资产“与“大健康”的平安3.0时代,有望发展成为一流的金控帝国,预计公司2016/2017年盈利分别增长增长18%、24%,分别为638亿元、794亿元,公司目前股价对应2016年PE约为8.9X,PEV0.86X,港股PEV0.8X,估值已具备明显投资价值,A股及H股均维持买入。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