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分析师 |
昵称:kelven |
发帖数:6512 |
回帖数:475 |
可用积分数:1396372 |
注册日期:2008-05-13 |
最后登陆:2018-07-22 |
|
主题:券商研报集萃:买入中国平安
买入中国平安(35.93,0.84,2.39%)
节后四天保险股股价出现了较大反弹,并不代表保险板块的反转,糟糕的投资环境并未改变。但一系列超预期因素将为保险股带来阶段性投资机会。
近期宏观和行业方面一些新的变化:
(1)债券收益率可能提前见底限制了保险公司固定类投资收益率的下降空间。1 月份信贷数据高增长使得减息预期滞后且未来出现大幅减息可能性减少,因此我们认为债券收益率可能提前见底,即便下跌,空间也会很小。
(2)1 月份保费增长数据超出市场预期。
(3)近期股市较大反弹很可能使得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超出市场预期。
由于资本市场大跌以及一系列负面事件影响,去年中国平安股价出现深度下跌,偏离了公司的合理价值。但随着富通事件尘埃落定以及税务检查接近尾声,负面事件风险已经充分释放,且目前来看负面事件结果应该好于市场预期(富通集团旗下富通比利时保险只有10%卖给法国巴黎银行,好于市场预期,富通股价近期也出现上涨;税务检查结果也不会令市场惊奇,好于预期)。
此外,经与中国平安业务部门交流,公司1月份个险保费增长非常良好,尤其是标准化保费出现大幅增长。
—摘自海通证券(14.49,0.58,4.17%)潘洪文《节后保险股股价上涨点评》
2月份超高速的信贷增长难以为继
2008年12月底,商业银行体系内准备金总量为57558亿元,其中法定准备金率约为14.5%,超额准备金率为7%附近,即超额准备金总量约1.7万亿-1.8万亿元(57558 X30%),姑且认定为1.75万亿元。
为什么1月份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压力不大?从历史数据变化来看,上述商业银行资金来源项目月增量比资金运用项目的月增量总是存在一个残差,大约在2000亿元附近。但2009年1月份为-8390亿元。这部分资金将直接冲减商业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数量,商业银行体系中的超额准备金数量将由2008年12月份的约1.8万亿元下降到约1万亿元,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将由约7%下降到约4%。
因此,虽然1月份公开市场以及债券投资到期现金流很大,但是由于存款存在外流压力,因此整体备付资金将明显下降一些,商业银行运用债券投资化解资金运用压力的主动性并不充足。
在认定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下降约3个百分点的基础上,1月份的货币乘数有望增长,M2有可能继续创一个新高,这可能是对我们前期对于M2估算结果的一个方向性修正。
估计2月份商业银行的存款增速有望在1月份的基础上保持相对稳定,同比增长速度在18%附近,这样将导致2月份商业银行存款余额比1月份余额增加约9500亿元;按照近期商业银行的信贷同比增长速度上限19%来进行测算,这样2月份信贷投放余额将比1月份增长约1900亿-2000亿元(商业银行在2008年2月份的信贷增量为1600亿元)。
再综合各项增减指标来看,2月份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项目的增量部分“残差”为11950亿元。
这意味着,如果商业银行希望在2月底的超额准备金率不在1月份4%的水平继续上行,则需要借助于证券投资这一项目来消化至少11950亿元的资金。
综合判断:2月份超高速的信贷增长难以为继,信贷增量环比会出现下降,超储率存在上升压力。由此也导致M2环比增速存在下降压力,债券投资收益存在下行可能。
—摘自中信证券(26.47,1.05,4.13%)朱琰《对于商业银行体系今年1-2月份资金运用压力的定量测算》
大商股份(25.47,-0.71,-2.71%)价值重估有契机?
近日,大商股份公告称,大连市政府确定了对其母公司大商集团进行股份制改革的方案思路,改制方向是将大商集团由地方国有独资商业企业改造为投资主体多元化的、管理团队增量参股的有限责任公司。
集团改制的突破性进展为大商股份的价值重估创造了契机。首先,历史上大商股份被资本市场边缘化的根本原因是激励不足,而此次集团改制的实质性进展超出了市场的普遍预期。其次,大商股份拥有的大量商业资产已经为其股价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仅按5000元/平米计算其自有物业的价值,加上净现金和租赁经营商场估价,其NAV可达到95亿元(每股32元)比目前股价高出36%。
按照目前的盈利预测,大商股份2009年净利润增速为25%(只假设2008年四季度10家新门店的开办费和亏损在2009年有所下降,未充分考虑业绩释放带来增长),对应估值在零售板块中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如果历史上被压制的业绩充分释放,预期正常化净利润至少能达5亿元,对应目前市值只有14倍市盈率,处于板块的最低端。
—中金公司郭海燕、钱炳《大商集团改制的突破性进展为价值重估创造契机》
乳业生机暗涌
2月2日,国家质监总局要求蒙牛公司禁止向“特仑苏”牛奶添加OMP物质。2月11日,蒙牛回应称,“OMP就是国际上研究和使用多年的牛奶碱性蛋白MBP,安全性受到FDA 等国际权威机构的认可。”
频繁的食品安全问题可能会延缓整个乳品行业的恢复进程。无论最终调查结论如何,该事件都难以避免给消费者留下乳制品不安全的整体印象。不过,根据三聚氰胺事件的经验,对牛奶这样的生活必需品,社会大众的容忍限度和遗忘速度会比较高。
另一方面,食品安全问题正成为行业整合的催化剂。严峻的宏观经济环境,一系列乳制品食品安全问题,都给行业内大量企业带来严重损失。而蒙牛、伊利头上的神圣光环的消失,让部分没有受到显著损失的二线企业看到了希望。三元收购三鹿、统一增持完达山、新希望(9.30,0.19,2.09%)增持云南雪兰不过是个序幕。目前的“20亿元俱乐部”,除了伊利、蒙牛和光明三大巨头之外,新三元、完达山也都应该能达到。总的来说,如果食品安全可以让小销售半径的巴氏奶获得转机,行业的整合就必须要更多依赖于并购。有较强国有背景的企业可能会取得优势。
此外,目前原奶价格处于低位,大企业控制能力将加强。由于终端消费大幅下降,奶源现在显得相对过剩。三聚氰胺事件前,奶源价格大约2.8元/千克,目前大约降到2.5元/千克左右,下降10%。对乳业这样低净利率的行业来说,对利润的影响将非常明显。
同时,政府通过整顿奶站,取消流动奶站,加强检验设备要求等措施,提高了行业进入门坎,实际上减少了收购环节的恶性竞争,使得企业议价能力显著增长。加之目前全球经济和消费不景气,原奶过剩导致国际奶粉不断下滑,也给国内原奶价格带来一定抑制。另外,玉米等价也相对平稳,也有利于原奶价格在较长时期内处于低位。
接连遭受两次打击,可能让蒙牛消费者感到严重失望,这对伊利股份(11.14,0.40,3.72%)来说可能是个契机。目前,伊利高档品牌“金典”占其液态奶总销售收入不到10%,未来有望从蒙牛“特仑苏”(约占其液奶收入的10%)手中获得一定市场份额;另外,行业销量恢复缓慢抑制原奶价格,自身如果恢复较快又可以同时享受销量的增长:而两税合一也已让蒙牛的一个重要竞争优势被削弱;最后,伊利股份的国有背景可能会对其行业内并购有一定的帮助。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