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澄清公告
2009-02-22 15:20:17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算股神
发帖数:45382
回帖数:32109
可用积分数:6236234
注册日期:2008-06-23
最后登陆:2022-05-19
主题: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澄清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一、传闻情况
  传闻(1):近期,网络论坛及相关传媒报道,我公司和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600418.SH简称江淮汽车)底盘业务可能重组事项。
  传闻(2):近期,网络论坛及相关传媒报道,上海瑞华集团累计采购了本公司30多台纯电动客车,且根据规划,公司2009年新能源客车将达到批量化生产的规模,到2011年将建成新能源客车整车生产线,到2012年公司新能源客车的产能将达到3000台。
  二、澄清说明
  经核实,本公司针对上述传闻事项说明如下:
  传闻(1)不属实。公司经认真核查并询证实际控股股东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不存在此重大重组事项,且至少三个月内不筹划上述事项。
  传闻(2)基本属实。根据客车行业的生产销售特点及目前我公司新能源客车的生产模式--电池与动力系统外购,整车生产可以借用非新能源客车生产线,同时将对部分客车生产线进行改装,我公司计划在2009年实现新能源客车批量化生产,2011年建成新能源客车整车生产线,2012年新能源客车的产能达到3000台。上述投资计划能否按期实施受市场和相关合作方影响,能否按计划推进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提醒广大投资者注意风险。
  另外,客车的产能是靠订单释放的,而新能源客车目前处于示范推广试点阶段,财政政策鼓励在公交、出租、公务、环卫和邮政等公共服务领域率先推广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对推广使用单位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补助。新能源客车还没有实现纯市场化运作,订单主要是政府推动型。目前,公司新能源电动客车仅实现销量20辆及17辆的订单合同,其订单对本公司2009年业绩不会产生重大影响。2009年公司新能源客车能否继续获得订单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提醒广大投资者注意风险。
  三、其他说明
  (一)、公司与上海瑞华集团合作研发新能源客车,新能源客车整车在我公司生产,电池与动力系统采用外购形式。新能源客车的毛利率与普通客车的毛利率不存在重大差异。
  (二)、近期,为尽快形成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基础,并拉动低迷的汽车市场,财政部和科技部再次联合出台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简称《补助资金管理办法》)。
  《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第四条"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特点以及交通状况,在示范推广初期,主要选择部分大中城市的公交、出租、公务、环卫和邮政等公共服务领域进行试点。"第五条"中央财政对试点城市相关公共服务领域示范推广单位购买和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一次性定额补助。地方财政要安排一定资金,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购置、配套设施建设及维护保养等相关支出给予适当补助。"
  根据上述规定,补助发放对象为新能源车的最终消费者,不是发放给客车制造厂商。目前该政策未对本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三)、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下发通知,要求认真落实汽车下乡政策, "从2009年3月1日至12月31日,国家安排50亿元,对农民报废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换购轻型载货车以及购买1.3升以下排量的微型客车,给予一次性财政补贴",小排量轿车、轻卡和微型客车的制造企业成为汽车下乡政策的最大受益者。由于本公司主导产品为大中型客车,所以汽车下乡政策对本公司业绩不产生重大影响。
  (四)、公司预计2008年公司业绩和上年相比没有出现大幅变动,具体情况将在公司08年度报告中披露。
  四、必要的提示
  《证券时报》和巨潮资讯网为本公司选定的信息披露媒体,公司所有信息均以在上述指定媒体刊登的正式公告为准,请广大投资者理性投资,注意风险。
  特此公告。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09年2月18日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