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高级金融分析师 |
昵称:小女子 |
发帖数:13443 |
回帖数:1878 |
可用积分数:5913365 |
注册日期:2008-03-23 |
最后登陆:2024-11-07 |
|
主题:金融危机为上海崛起提供机遇
在海外金融危机向全球释放着一轮又一轮冲击波的时候,上海却在坚定强调着其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决心。
金融危机蕴藏机遇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的解读是,历史经验表明,每一次大的经济金融危机,一般都会催生新的科技革命、产业革命,或新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转变,或新的金融、贸易秩序改变。他强调,只要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沉着应对、克难奋进,上海必然会在逆势中飞扬,在逆境中实现新的崛起。
主管金融工作的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屠光绍表示,面对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程不仅没有受到大的冲击,上海金融市场的国际地位反而得到了巩固和提升。“开放仍是上海金融业的主基调,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恰恰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防范金融风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蒋卓庆在《关于〈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草案)〉的说明》中提到,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动荡的一个深刻教训是,金融发展必须根植于实体经济并服务于实体经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必须立足于为实体经济服务,这正是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蒋卓庆指出,这次金融动荡也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城市提供了机遇。国际金融界普遍认为,纽约、伦敦等国际金融中心在此次动荡中受到削弱,上海、迪拜、孟买等新兴国际金融中心将迅速崛起。
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就在其网站上发布通知,对各金融机构引进海外高层次金融人才的现状及需求展开调查,以配合做好上海制定引进海外高层次金融人才政策工作。
17年的期待
在危机中逆势扬帆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经历了17年的期待。
蒋卓庆在《关于〈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草案)〉的说明》中提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尽快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新飞跃。”
2001年,国务院批准上海未来20年发展城市总体规划,进一步明确把上海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
2005年6月21日,国务院召开第96次常务会议,批准上海浦东新区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2006年1月17日,国家发改委批复上海市政府上报的试点方案。试点方案中提出,以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为载体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先行先试。
2004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希望上海要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2008年7月,温家宝总理在上海调研时特别指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主要靠上海自身的努力,同时国家也要给予必要的支持,国务院将出台一个政策性文件。
今年以来,上海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对贯彻中央精神,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多次进行研究,市委九届四次全会又进一步作了部署,提出了“以金融市场建设为核心、以金融改革发展先行先试和营造金融发展环境为重点”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基本思路。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