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大牛股 |
发帖数:112521 |
回帖数:21868 |
可用积分数:99795860 |
注册日期:2008-02-23 |
最后登陆:2025-04-18 |
|
主题:基金销售实况大揭秘!
基金“赚钱效应”转“亏钱效应”,基民“青眼”转“势利眼”。自今年2月份以来,证监会连续7周批准发行新基金,数量共达25只。目前正处认购期的有近10只,还有10多只基金等待进入各银行的基金发售“排队系统”。理论上讲,如此众多的股票基金将为市场带来千亿增量资金,但从现实发售情况看,这一数字不过是“纸上谈兵”。
新基金募集时间比去年长20天 募集额度相差过一倍
去年基金的销售火爆让很多投资者记住了“当日售罄”这个词。但是今年,基金却卖不动了。根据晨星公司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年初以来,新基金发行平均募集时间是26.96天,比去年平均募集时间(6.58天)整整多出了20天,而募集额度连去年的一半都不到。自今年2月1日股票型基金重新“开闸”以来,证监会已经分7次新批了25只基金,其中有18只是股票型基金。从数量上看,今年2月份以来批准发行的新基金数量已相当于去年全年的半数,基金发行经历了一个小高潮。但新基金的发行并没有受到市场的热捧,最为突出的就是基金募集期延长,并且有些基金没有达到预期的募集规模。数据显示,年初以来新基金发行平均募集时间是26.96天,超过2007年6.58天和2006年22.99天的平均水平
银行基金“老”胜“新”
“背靠银行好乘凉”,银行系基金公司因为有强大的银行销售网络支撑,新基金发行较为顺利。不过,同为银行系基金公司,浦银安盛基金公司旗下基金的募集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据浦银安盛基金公司市场部工作人员谢雯昨日告诉记者,旗下价值成长基金在3月10日正式发行,首日募集额度大约为1亿多元,其中90%的销售额度来自于浦发银行渠道。这之后,销售情况每况愈下,每天销售额度大约为几千万元。截至上周五,发行时间达两周的这只新基金销售规模仅为6亿元左右。“主要还是目前市场情况低迷,基民信心不够导致的。”谢雯解释称。作为一家新成立的银行系基金公司,浦银安盛尚无过往投资业绩可供市场参考,基民不买账。
东吴基金异军突起
东吴基金公司市场部工作人员庄期逾对记者表示,公司旗下的东吴行业轮动基金销售3月17日正式发行,仅华夏银行的销售渠道已经超过了15亿元。东吴基金旗下老基金在最近一轮市场调整中表现明显抗跌,尽管3个多月的业绩表现不能说明长期业绩,但基民宁愿相信自己的“短视效果”。
老基民进场抄底
新基民看热闹,老基民摸门道。中国银行上海某营业部工作人员表示,目前销售成绩只能用很惨来形容。不过,从上周开始,有一些客户开始进场抄底。同时,一些老基金的销售超过了新基金,如景顺长城、博时基金以及一些指数基金成为最近新宠。
债券基金不不火
中低风险的债券基金成为新基金发行主力。尽管,“股冷债热”恰恰说明市场形势很不妙。交银增利基金不但在首周募集额度超过38亿元,更是以超过68亿元的募集规模成为近期佼佼者。各债券基金的发售情况不尽相同。中海基金市场部工作人员王知对记者表示,公司旗下的稳健收益基金销售情况比较冷淡,截至目前销售仅几亿元,离募集上限还远远不够。记者采访的多位银行渠道客户经理表示,目前基金销售“确实是比较困难”。“投资者信心更差了,根本没有主动来买的客户。相对而言,债券型基金的销售比较有卖点,但整体情况还是偏差。”中国建设银行上海某营业部客户经理赵军芳表示。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