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莫让商品期货再步期指后尘
2016-11-11 09:03:45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06
回帖数:21874
可用积分数:99864410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07-04
主题:莫让商品期货再步期指后尘

说起大宗商品,最近的确太火了。从一路引领风骚的绝代“双焦”,继而是黑色系动力煤、螺纹钢,再到橡胶、有色金属……上涨势头在各个品种间轮动。昨日,商品市场再现整体走强,收盘共五个合约涨停。

火爆的商品市场引起投资者与监管部门的关注。周三晚间,国内两大期交所再出调控措施,除上调交易手续费这一传统办法外,还对部分品种推出交易限额制度。

国内商品期货市场首次引入交易限额,这样的措施难免让人联想到去年的期指。业界开始担心:火热的商品期货是否会重演去年期指的故事?与此同时,舆论又出现不和谐的声音。少数亏损投资者开始诋毁市场,所谓“期货上涨是大宗商品上涨元凶”的观点甚至在一些监管部门内被认可。然而,这些观点是不是真的经得起推敲?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厘清商品期货连续大涨背后的原因。

煤炭等黑色系品种是前期商品上涨的龙头,实际上,也正是动力煤期货的大涨让政府有关部门对期货产生看法,因为动力煤用于发电、涉及民生,其价格波动对国民经济影响较大。不过,据笔者从行业内了解,动力煤在上涨过程中,期货价格始终滞后于现货,盘面保持贴水,批评期货炒作带动现货上涨缺乏依据。

真实情况是,现货市场由于前期的政策收紧,产能大幅收缩,下游电厂库存紧张,少数电厂一度只有几天库存,因此现货价格节节攀升,带动了期货价格上行。这样的情况在焦炭、焦煤等前期涨幅较大的品种上都有出现。

从这个角度看,现货市场供需结构转好、价格走强,才是本轮商品期货上涨的根本原因,而眼下上涨势头在各资源商品间轮动的背后,其实也有基本面支撑,货币贬值更是带来了国内商品价格的整体重估。只是因为期货是交易所场内交易,价格波动更易被市场关注,而近期的快速上涨恰巧不是有关部门所愿意看到的结果。

期货在国内金融市场只能算是小众市场,尽管近年来投资者教育工作不断加强,各界对其认识却仍然相对有限,很容易产生误会。期货市场的杠杆交易在连续单边行情中易引发投资者大幅盈亏,因此常常招致非议。

从交易机制上说,商品期货显然不能决定现货价格的走势,近期市场并没有看到严重的期现价格偏离。令人欣喜的是,煤炭产业政策紧急调整后,现货价格有所回落,相关期货也逐步走稳。

国内巨量资金存在资产配置需求,近两年机构逐渐增加商品期货市场的配置,在“资产荒”和经济复苏的背景下,这样的变化有其合理性。连续价格大幅波动提高了市场风险,适当调控无可厚非,加强资金监管也很有必要,但不能因为短期价格波动就质疑期货市场的功能发挥,没有人愿意看到去年股指期货的故事在商品期货上重演。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