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四川金顶股权转让遭问询 监管层降温大股东卖壳
2017-02-12 16:53:37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股票我为王
发帖数:74822
回帖数:5844
可用积分数:14673344
注册日期:2008-02-24
最后登陆:2020-11-06
主题:四川金顶股权转让遭问询 监管层降温大股东卖壳




2017年02月08日 09:56 来源: 北京商报 彭梦飞

  2月6日,上交所向上市公司四川金顶(600678)发去了问询函,主要针对的是公司大股东转让公司控制权的重大事项,其中明确表示,不得用“不排除”、“暂无”等模糊话语,而且要明确表示后续是否有注入资产等一揽子计划。不提倡空讲故事制造悬念的股权转让,从监管层的措辞中可以看到,火了一年的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权转让是要降一降温了。

  上市公司大股东一言不合就转让控制权的现象自2016年以来越来越普遍,一时之间,上市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成为一种三赢的利好,老控股股东可以大举套现走人,新晋控股股东获得上市公司控制权,中小投资者跟着喝汤。但是显然这种三赢的局面是建立在上市公司壳资源的炒作上,存在控制权变更的上市公司因为有着很多模糊的预期从而拉升了股价,但是这次上交所要打破这种模糊的预期,没有了模糊预期后的股权转让是否还能无逻辑疯涨?

  由详式权益变动书可知,一部分新股东会列出明确的增持计划表示未来12个月内继续增持,但是绝大多数新入主的股东对于未来12个月的增持计划,多是以“暂无继续增持上市公司或者处置其已拥有上市公司权益的具体计划,但不排除在未来12个月内依据上市公司股票价格波动情况, 寻找合适时机通过交易系统或协议转让等方式增持其股票的可能”。

  “暂无”和“不排除”等用词被广为引用,此次上交所针对的四川金顶控制权问询函中就对此进行了明确表态,要求四川金顶使用客观、确定的语言,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明确新控股股东披露朴素至纯未来12个月内增减持意向,不得出现“暂无”、“不排除”等模糊字眼。

  北京一位私募人士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此之前,监管层是很少说上市公司不许用暂无和不排除等模糊词语的,此次针对四川金顶进行了问询,如果未来对于其他上市公司也能一视同仁的话,则对于那些空讲故事留悬念的卖壳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一般情况下,上市公司新晋控股股东都会做注入“不排除未来将根据上市公司的战略需求和实际经营情况择机注入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的优质资产”等相似表态。这种模糊的表态显然从利好方面想是上市公司有注入优质资产预期,但是往往这都只是个噱头,很多上市公司新晋控股股东却最终并没有注入优质资产。

  四川金顶的此次控制权转让也是如此,公司表示朴素至纯“不排除在未来12个月内对上市公司主营业务进行处置或对主营业务重大改变、 调整的可能”。上交所也严格要求四川金顶对此做出明确表态,不得使用“暂无”和“不排除”等模糊字眼。

  对于上市公司新主的资金来源,一直以来都是监管层的问询重点,尤其是对那些借钱买上市公司以及发行结构化产品融资控制上市公司控股权的资金,因为这些资金都属于杠杆资金,而杠杆资金都是需要按期支付利息的,一旦这些资金获得控制权后无法产生收益,则存在杠杆破裂的可能。

  四川金顶公告披露,此次股权转让金额12亿元的支付方式全部为现金支付,资金来自于自有资金、自筹资金和普通合伙人朴素资本受托管理的资金。上交所要求四川金顶详细列明总交易金额中自有资金、自筹资金和普通合伙人朴素资本受托管理资金的所占比例,如此可以确定朴素至纯杠杆资金的大致杠杆比例。

  综合看来,上交所此次针对的四川金顶的问询函是具有突破性的,主要针对的是上市公司新晋股东一贯而来的打马虎眼式的讲故事,如果以后上市公司增持计划和经营计划不再模糊,则投资者做选择也能更透明,不会仅仅因为一个假的预期就被骗去接盘,控制权转让不再成为绝对利好后,相关案例也将变少。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