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中国平安已全部换成牧原股份,深圳打新门票
|
2017-07-11 21:46:13 |
|
|
 |
|
头衔:金融分析师 |
昵称:追求共同价值 |
发帖数:122 |
回帖数:461 |
可用积分数:38510 |
注册日期:2015-12-01 |
最后登陆:2020-08-30 |
|
牧原我已卖掉,全部换成了光大银行和农行,深圳打新门票暂停推出
|
2017-07-22 11:30:21 |
|
|
 |
|
头衔:金融分析师 |
昵称:追求共同价值 |
发帖数:122 |
回帖数:461 |
可用积分数:38510 |
注册日期:2015-12-01 |
最后登陆:2020-08-30 |
|
申万宏源:牧原股份增持评级 来源:申万宏源 编辑:东方财富网 K图 002714_2
牧原股份(002714)
公司公布 2017 年中报, 出栏量大幅增长, 出栏仔猪比例高达 32%, 业绩基本符合预期。 报告期内,公司生猪销售量 295.13 万头,比上年同期增长 156.12%,其中商品猪 196.83 万头,仔猪 94.80 万头( 仔猪占比 32%) ; 实现营业收入 42.31 亿元,同比增长 85.21%;实现净利润 12 亿元,同比增长 11.92%, 基本符合预期。 二季度生猪出栏 170.9 万头,同比增长 157%,环比增长 38%; 实现营业收入 22.63 亿元, 同比增长 65%, 环比增长 15%; 但由于猪价下跌,二季度净利润有所下跌。 同时,公司基于对养殖盈利水平和生产、销售计划的预测,预计 2017年 1-9 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变动幅度为 2.16%-13.51%,即实现净利润 18-20 亿元。
牧原出栏规模呈陡峭直线上涨, 叠加猪周期的正弦曲线, 公司盈利能力和市值可能是向上的波动的正弦曲线。 ( 1)公司出栏规模超预期: 2017 年上半年出栏 295.13 万头,预计 2017全年出栏量有望达 800 万头, 2018、 2019 年分别有望出栏 1250、 1780 万头。 上市以来, 公司公告的 2017-2020 年新增产能出栏量分别为 40 万、 262.5 万、 593.1 万、 506.3 万头(部分未公告产能的项目,根据投资额进行测算拟合),数据显示 3-5 年内公司有望在出栏规模上赶超温氏。( 2)我们认为,猪价在三季度可能会出现一波反弹, 10 月后将出现回落,此后一段时间内猪价或将进入下跌通道,对 2018 年价格持谨慎观点。 从短期来看, 天气原因、收储等对猪价有提振作用; 中长期,前期猪场拆迁造成短期集中供应引起的供需失衡得以改善,推升猪价走高;长期分析,规模化企业有计划地大规模扩产能开始于 2015 年下半年,根据正常的补栏、养殖周期,从 2017 年底开始,规模化猪场出栏量或将持续、递进式增长,因此对 18 年猪价保持相对谨慎。 两种因素的叠加效应取决于更强势的一方, 如果出栏量超预期,则以量补价逻辑或将实现,但仍需防范风险。
估值与投资建议: 预计 2017-2019 年出栏量分别为 800 万头、 1250 万头和 1780 万头, 2017年下半年生猪均价 14.4 元/公斤, 2018-19 年均价分别为 13.6、 12.6 元/公斤, 则 2017-2019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106.89 亿元、150.92 亿元、204.54 亿元,实现净利润 25.92 亿元、26.12亿元、 20.56 亿元(因为猪价下跌,下调 2017 年盈利预测,上次预测值为 30 亿元; 但是 2018、2019 年出栏量有望超预期,因此 2018 年净利润略微下调,上次预测值为 26.5 亿元; 2019年甚至超过上次预测值的 18.04 亿元) , EPS 分别为 2.24/2.26/1.78 元,对应 PE 分别为13/13/16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猪价下跌导致仔猪出栏比例大幅下降,引发出栏规模不达预期的风险、 进口猪肉造成的边际影响超出预期的风险
(来源:申万宏源 2017-07-22 09:32)
|
2017-07-26 06:45:16 |
|
|
 |
|
头衔:金融分析师 |
昵称:追求共同价值 |
发帖数:122 |
回帖数:461 |
可用积分数:38510 |
注册日期:2015-12-01 |
最后登陆:2020-08-30 |
|
进口猪肉为什么可以做到4元一斤!(图) 中国农业网 时间:2017/6/5 进口猪肉 我们提到 “洋猪肉” 进口量飙升,对农村养殖户造成巨大威胁。这其中较高的差价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据了解,国内生猪养殖成本约为6元/斤,而在美国养殖成本则为4~4.5元/斤,即便加上关税、运输等各环节成本,进口猪肉的利润仍相当可观。那为什么美国养殖成本可以这么低? 一、规模大 国内的生猪有55是年出栏500头以下散户供应,而现在80以上的美国生猪由规模化猪场提供。规模化养殖有利于育种、防疫、人工授精、饲养管理等更专业化,提升养殖效率,降低成本。进口猪肉加速养殖业洗牌,为什么他们可以做到4元一斤! 二、养殖效率高 美国养猪场不仅规模大,自动化和机械化应用程度都比较高,一个人可以管理3000头,而我国一个人只能管理500头猪。衡量养殖效率最重要的指标PSY(每头母猪出栏生猪数量),我国目前的水平为16-18头,而美国达到25-26头,养殖水平差距明显。 三、饲料成本低 在我国种植户和养猪户之间有收购商、饲料厂还有经销商层层赚差价,成本就高。而在国外都是大农场之间合作,比如美国现有养猪场主要分布北部平原区和大湖区附近的州,这些区域出产了美国70以上的玉米,为养猪公司供应了足够、价格低廉的玉米,大大节省了开支。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对种植业的补贴政策也很大。据统计,近几年美国政府平均每年对玉米和大豆的补贴约95亿美元,而最大的受益者就是美国猪农! 成本低,自然价格低,进口猪肉会拉低国内猪价,尤其是对养殖效率低下及养殖成本偏高的农村养殖户很不利!看来,控制生猪成本与实现盈利的关键在于技术,而行业整合势在必行! 中国农业网(Agronet.com.cn)微信扫一扫: 尽“扫”天下农商情
投稿邮箱:service@agronet.com.cn 中国农业网编辑:agronetshenqi 首页打印字体 [ 大中小 ] 相关新闻更多 供需基本平衡猪价后期回升空间不大(图) 京郊养鸡场无惧夏日高温(图) 天水市大门镇:发展特色农业 建设美丽乡村 三门峡:特色农业鼓起农民钱袋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农业网
|
2017-07-26 07:28:46 |
|
|
 |
|
头衔:金融分析师 |
昵称:追求共同价值 |
发帖数:122 |
回帖数:461 |
可用积分数:38510 |
注册日期:2015-12-01 |
最后登陆:2020-08-30 |
|
$牧原股份(SZ002714)$ 前些天球友说牧原的成本降低到11以下甚至10.44,当时估计他搞错了,募资说明公告中的成本并非完全成本。晚上闲来无事,掐指一算,不得了,成本降幅很大!11.2的老黄历已经不能用了: 一、数据:上半年共销售2.82亿公斤,295万头,仔猪占比32%; 二、以下为每公斤成本细项: 营业成本 9.83 税金及附加 0.03 销售费用 0.05 管理费用 0.61 财务费用 0.49 合计 11.01 三、其他收益 投资收益0.04 政府补助0.2 整体算下来,牧原上半年的每公斤成本已经降低到10.73 !!!即便以不包括补助等的11.01计算,也有18%的降幅。 这还了得,在饲料价格基本未大变的情况下,实现成本降幅如此之大,牧原你也太牛逼了些。看样子卖仔猪毛利率高于商品猪。 哪位有空把温氏股份、雏鹰农牧、正邦科技等也算算,没有比较怎知优秀呀。
|
2017-07-26 07:35:03 |
|
|
 |
|
头衔:金融分析师 |
昵称:追求共同价值 |
发帖数:122 |
回帖数:461 |
可用积分数:38510 |
注册日期:2015-12-01 |
最后登陆:2020-08-30 |
|
$牧原股份(SZ002714)$ 【视频:自动喂料,自动清猪粪】比较靠谱的养猪场,就是猪身多猪粪,设备器材老旧了些 http://m.zijiecdn.cn/group/6446640505148146189/?iid=12276867038&app=news_article&tt_from=android_share&utm_medium=toutiao_android&utm_campaign=client_share
|
|
结构注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