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花脸 |
发帖数:70986 |
回帖数:2174 |
可用积分数:17684681 |
注册日期:2011-01-06 |
最后登陆:2025-07-16 |
|
主题:中国平安前5月保费收入继续高增长 寿险同比大增38.5%
4月下旬以来,保险股在A股市场掀起一波大行情走势,其中,作为中国保险行业绝对龙头的中国平安(601318,股吧),更是显现出王者之相,区间涨幅超30%,这对一个市值超5000亿元的大蓝筹来说,堪称巨大涨幅,更远超同期大盘表现。股价上涨的同时,中国平安的业绩也非常给力。6月12日,中国平安公告显示保费收入继续保持高增长。前5月,公司旗下控股子公司共实现保费收入2976亿元,同比增加33.8%。其中,寿险业务保费收入2111.7亿元,同比大增38.5%。 前5月保费收入继续高增长 6月12日,中国平安公告了今年1至5月保费收入情况,保费收入继续保持高增长。具体情况是,前5月,中国平安旗下控股子公司共实现保费收入2976亿元,同比增加33.8%。 查看已公布同期数据的其它保险上市公司,中国人寿(601628,股吧)前5月保费收入为2985亿元,同比增19%;中国太保(601601,股吧)前5月保费收入为1368.87亿元,同比增24%。 对比来看,中国平安的保费收入增速仍大幅领先同行!虽然在具体保费金额上,与同量级的中国人寿相比,稍有落后,但以中国平安高速增长的态势来看,研报君仍坚持此前判断:中国平安将在6月份完成对中国人寿的反超,成为行业老大。 寿险业务作为中国平安一直以来的强项,在前5月份中,实现保费收入2111.7亿元,同比大增38.5%。其中,寿险新业务占比46.38%,这更加凸显出中国平安的未来价值。 此前,根据中国平安2016年年报计算,其寿险新业务价值对寿险业务内含价值,以及对公司总内含价值的贡献,分别是19%与11%,均大幅领先于同行业。 东吴证券(601555,股吧)分析,由于中产消费升级驱动保障型保险产品需求崛起,中国平安的寿险龙头市场地位不可撼动,将充分受益消费升级驱动的保障型需求爆发。在2004-2016年期间,平安寿险保费年均增速高达14%,市场份额长期稳定,主要源于代理人渠道沉淀优势。因为寿险产品通常具有条款复杂、高度非标、主动购买意愿弱等特征,因而代理人的作用就至关重要,而代理人团队优势需长期沉淀。预计未来国内寿险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平安寿险将依托自身优势+中国市场高成长性扩大优势。 此外,与寿险业务同样具备很深护城河的平安财险,在前5月中实现864.41亿元的保费收入。海通证券(600837,股吧)研报分析,平安产险与人保产险综合成本率始终维持在行业最低水平,承保盈利能力显著优于太保产险及其他产险公司。东吴证券认为,考虑国内财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平安财险实现保费规模稳步提升+保持承保盈利,彰显其难以撼动的竞争优势。 仍具较高投资价值 除保费方面收入成绩显著外,中国平安还是“银行+证券+信托+互金”布局完善,1+1>2的综合金融标的。比如,平安银行(000001,股吧)推进零售转型且资产质量整体可控,平安信托登顶2016年行业龙头。互联网金融业务去年正式扭亏,陆金所上市预期渐强有望催化集团整体估值。集团内各子板块协同效应显著,交叉销售及客户迁徙规模稳步增长。 在良好的业绩支撑及市场偏好业绩股下,中国平安近期在A股走出了不错的行情。不过,从二级市场走势来看,中国平安近两个交易日似乎有行情调整迹象。但据各券商研报看来,中国平安中长期仍具备投资价值。 广发证券(000776,股吧)研报分析,近期保险板块走出的独立行情,主要是因保费结构与险种结构向好促生行业发展拐点所致。持续看好保险板块中长期投资机会,估值水平有望提升。近年来保险板块整体P/EV介于1-1.3倍,当前动态P/EV约1.09倍,仍处于相对低位。推荐个股顺序: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601336,股吧)、中国人寿。 海通证券研报显示,平安寿险业务品质持续改善,互联网业务发展迅速,精算假设的审慎性调整有利于估值显著提升。中信证券(600030,股吧)研报分析,中国平安凭借最优秀的代理人渠道正处于中国保障业务的寡头地位,未来有望依靠死差利润的持续增长而分享估值溢价。 东吴证券显示,中期而言,股息提升+陆金所上市推进+2017年业绩拐点有望继续催化股价,中国平安合理中期估值为1.3倍17PEV(考虑保险股历史估值中枢为1.2-1.5倍PEV),对应目标价56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其实,放到更长远2-3年的周期来看,研报君认为中国平安仍处于历史低位,寿险财险的深护城河下,公司多元金融协调共振的效应值得期待。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