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长安汽车瓶颈期已经到来?
2017-08-18 09:11:20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53
回帖数:21877
可用积分数:99900140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09-12
主题:长安汽车瓶颈期已经到来?

日前,长安汽车发布公告称,长安品牌汽车7月销量为91233辆,环比下降31.85%。其中,长安品牌乘用车64549辆,环比下降28.55%。这是自今年4月份长安汽车销量发生暴跌之后,时隔不到一个季度,长安汽车销量再度出现环比大幅下挫。

那么,一直稳居自主品牌头把交椅的长安汽车,为何今年会发生如此之大的波动?长安汽车销量的两次单月暴跌只是外部市场因素所影响吗?

分析指出,一方面是外部需求羸弱,导致部分自主品牌开始下滑;但更为关键的是,长安汽车品牌瓶颈明显,新品无法满足消费升级需求。

年内已两次大幅下挫

数据显示,长安汽车7月销量约为16.15万辆,同比下降15.76%,环比下降多达30.55%。其中,长安品牌汽车销量为91233辆,环比下降31.85%;长安品牌乘用车64549辆,环比下降28.55%。按照中汽协统计,长安汽车在生产企业(按集团)销量排名中,位列第5。

自主品牌方面,长安旗下SUV、轿车各细分车型基本出现大幅下挫。在SUV市场,CS75销量达到1.48万辆,环比下降4.17%;CS35销量为7646辆,环比下降19%;CS15销量为3215辆,环比下降44.24%;CS95销量更是只有1300辆,环比下降46.15%;CX70销量仅为2127辆,相对上月的9730辆下降了78%,这是长安汽车所公布车型中降幅最大车型。而在轿车方面,7月份,逸动系列销量为4981辆,环比下滑40.5%;悦翔系列销量为2986辆,环比下降38%。

由于本次大幅下滑,长安汽车在资本市场发布的月度产销数据罕见地省去了各车型销售数据,仅仅发布的是各个单体企业的数据。实际上,这已经是长安汽车年内第二次销量大幅下挫。今年4月份,长安汽车销量为16.1862万辆,同比下滑27.61%。

“CS55是新车,销量还算可以。另一个主力车型CS75市场表现正常,库存比较少。但其他车型就不太乐观。”广州一家长安汽车经销商店的销售人员表示,近几个月买车的人不算多,但8月份情况有所好转,预计人气会有所增加。

月度波动十分激烈

一直以来,长安汽车被视为自主品牌的发展龙头。数据显示,2016年长安汽车自主品牌销量高达128万辆,月均销量在10万辆以上。

不过,今年市场开始出现大幅波动,这从长安汽车整体月度销量环比可以看出。

数据显示,长安汽车1月市场环比增长4.5%;2月环比下降22.45%;3月环比增长42.57%;4月环比暴跌49.71%;5月环比增长21.3%;6月环比增长18.4%;再到最新的7月环比下降达30.55%。

实际上,4月份市场销量大幅下挫之后,长安汽车进行了一系列的市场部署,包括针对市场价格调整以及加快新品推出。

据悉,5月底,长安汽车启动了2017年首次厂家价格调整。除CS95、凌轩等全新产品外,旗下全部车型都参与降价让利,加价幅度为4000到14000元。其中,长安睿骋最高直降18000元,CS75直降14000元,CS35直降11000元,新逸动系列(新逸动、新逸动XT)直降11000元,悦翔V7直降8000元,长安新奔奔直降4000元,悦翔V3直降4000元,CS15官方直降4000元。

也正是受此刺激,5、6月份长安汽车销量分别为19.64万辆和23.25万辆,环比增长分别为21.3%和18.4%。

而最近一个月,长安汽车相继推出CS55与长安欧尚A800。那么,为什么长安汽车销量在一系列举措之后,再度陷入了停顿?有分析人士指出,不排除是6月份长安为了让半年产销数量更好看,对经销商加大了压库行为,令销量虚高,导致7月份产销环比均大幅下滑。

记者观察

长安已迈入调整期

为什么一直高速发展的长安汽车,今年市场会出现如此激烈波动?在记者看来,正是长安进入了调整期。

应对市场,长安汽车可谓动作十分迅速,4月市场不佳,5月便开始官降。不过,一直以来,降价并不能正在解决市场疲软问题,关键在于产品竞争力如何?

目前,长安CS75已经进入市场3年,其他品牌不断推出新品的情况下,竞争力受到了一定的冲击。更为关键是,经过一定时期的高速发展之后,长安汽车品牌进入了瓶颈期。从产品布局上,长安汽车主要市场为15万元以下。之前给予厚望的CS95,7月销量只有1500辆,基本意味着冲高失败。

这背后透露着长安汽车目前的产品、形象难以支撑20万元区间的市场,也就意味着向上突破空间有限。因此,在市场低迷加上消费升级等因素的叠加下,市场波动要相对以往更为激烈。

从高速发展到调整期,这是每个企业必经阶段,只有突破瓶颈,企业又将会进入一个全新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