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中国平安等白马股遭大资金抛售
2018-01-02 09:17:47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06
回帖数:21874
可用积分数:99864410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07-10
主题:中国平安等白马股遭大资金抛售

今年以来,绩优白马股和其所在的上证50指数成为A股一道亮丽风景线。但近日,包括中国平安在内的多只白马股持续回调并遭大资金抛售,市场对白马股行情表示担忧。但实际上,白马股的资金出货,是机构正常的获利兑现行为。从长周期来看,有分析认为,基于优异业绩和持续向好的基本面,中国平安等绩优白马股依然是价值投资的配置选择。

持续遭大宗交易出货

回顾2017年,上证50指数从年初的2307点一路上涨到8月29日的2739点。稍作调整后,上证50指数在11月22日上到3012点,累计涨幅31.72%(沪指同期上涨10.53%)。其中,除了贵州茅台、格力电器、中国平安等优质白马股表现不俗外,其所在的白酒、白色家电和保险板块,也是市场的上涨主力。

自11月23日跌破3000点以来,上证50指数就持续回调,截至昨日累计下跌5.09%。其中在12月27日,上证50排名前20的权重股全线下跌,中国人寿和贵州茅台跌逾2%,格力电器跌逾3%。放出107.8亿元交易额新高的中国平安,当天大挫4.86%创下近一年来最大单日跌幅,昨日该股虽微涨0.34%报收70.59元,但成交金额依然接近80亿元。

实际上,从本月初开始,机构就通过大宗交易抛售中国平安。东方财富数据显示,今年12月以来(截至12月27日)中国平安成交的大宗交易成交金额为52.84亿元。其中,12月26日和27日,机构卖出额分别为10.65亿和8.96亿元。此外,频繁出现大宗交易的还有一只白马股格力电器,12月以来该股的大宗交易金额为8626.56万元,27日,该股被机构卖出22.4万股,共计967.23万元。

长期看好逻辑不变

有观点认为,这是公募基金等机构出于年终考核和流动性压力的抛售行为。但新快报记者了解到,这一观点并不准确。

“公募基金与保险私募等机构,所追求的多为绝对收益。若年度投资已达到预期收益,就会在年底及时兑现,今年有部分机构甚至提早到11月中旬。这和资金压力关系不大。而对中国平安这样的上涨周期过长的个股而言,回调也实属正常。”某公募基金分析人士对新快报记者说。同时,中国平安负责投资者关系的工作人员也告诉新快报记者:“股价波动属于市场正常调整行为,和公司具体经营没关系,基本面目前也没出现变化。”



“白马股领跑全年行情,目前的技术性结构回调是合理的,且可能持续到明年一季度,但依然值得长期配置。”某券商分析人士对新快报记者表示,白马股的价值,既与整体经济水平,如通胀、居民消费水平等密切相关,更是直接体现在公司持续盈利性等基本面上。

另外,有持有中国平安的投资者对新快报记者表示:“基于业绩经营情况和来年底开门红行情,长期看好中国平安。”以平安寿险为例,其保费收入从2012年的1288亿元上到2016年的275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8.6%,高于行业的18.1%水平。今年前11个月,平安人寿实现保费收入3429亿元,同比增长34.86%,比全行业高出近10个百分点。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