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股票我为王 |
发帖数:74822 |
回帖数:5844 |
可用积分数:14673344 |
注册日期:2008-02-24 |
最后登陆:2020-11-06 |
|
主题:四川长虹: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85.37% 家电收入仅占1/3左右
(2018-04-27 14:09:37) 来源:四川在线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朱雪黎)2017年,长虹控股公司整体规模达1170.21亿元,同比增长11.71%,重新迈上了两位数良性增长轨道。4月25日晚间,四川长虹发布2018 年第一季度报告:1-3月,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33%,净利润同比增长85.37%,较好迈出“质量发展年”第一步。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的长虹,盈利主力已不再是曾经一业独大的彩电,甚至整个家电业务。“截至目前,整个家电占长虹销售收入的比重,只有1/3左右。预计后期这一比重会越来越小。”长虹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赵勇表示,家电比重渐小,并不是产业萎缩,而是意味着长虹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现,多元化的新业务正成为推动长虹增长的主要动力。 1/3里的变革突破 率先践行家电智能化转型 事实上,长虹跨越一甲子走到今天,多元化发展既是主动作为,更是历史必然。 面对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仅守彩电是不合时宜的,与此同时,传统家电行业逐渐进入成熟期,市场竞争格局基本稳定,行业天花板已开始显现。根据中怡康的数据,2017年国内电视零售量同比下降了8.1%。整体处于创新变革和整合转型进程中的家电企业,几乎也都陷入了低迷和焦虑之中。在这之前,长虹已早早开启“巩固中重塑”之路。 智能化,是长虹近年来积极变革突破的重要战略之一。五年前,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和市场洞察力,顺应市场消费升级大趋势,持续加大对产品竞争力领先型技术的研发投入与应用开发,长虹成为家电行业中最先践行智能化转型、推动智能家电产品上市的企业。 在行业中最先打造中高端智能家电子品牌,率先推出全球首款人工智能电视、全球首款搭载水分子激活保鲜技术的M鲜生系列冰箱……长虹在人机交互(智能语音、红外感应、虹膜识别)、云图像识别、智能变频、自清洁、水分子激活保鲜等产品竞争性技术领域已形成全球范围内的领先优势。 以2017年彩电业务为例,长虹彩电业务全球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97%,国内市场份额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同时,长虹渠道结构进一步优化,基础渠道销售占比同比提升2个百分点。长虹彩电业务在2017年整体盈利水平实现倍增,盈利能力大幅改善。 在过去一年里,长虹继续深化人工智能技术,保持行业领先,并不断推陈出新,从全球首推声纹识别技术,到全空间语音交互系统的应用,代表着长虹已经在国内乃至全球范围内走在了行业前沿。其中,实现大板、UD和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的高端Q5N、Q5K等人工智能新品,备受市场关注,产品一经上市销售快速上量,整体零售均价的同比增幅达17.8%,零售均价涨幅位居行业第一。 “未来行业的空间和机会即使有限,我们也要力争上游,探寻极限。”长虹控股公司总经理李进坦言,看到成绩的同时,长虹也对不足和差距保持清醒头脑。从营销变革角度来说,传统渠道已经难以适应新经济与新发展。 为了进一步推进营销体系变革,长虹正加速传统渠道营销业务的电商化转型,构建以零售为核心的营销管理体系、以零售价格为核心的价值管理体系、以客户库存为核心的运营管理体系。据长虹股份公司总经理李伟介绍,长虹以营销为突破口,一方面不断优化营销体系流程与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应用自身信息化和大数据等能力,提升研发、供应链、制造、交易、物流信息决策响应一体化。
2/3里的探索实践 勇于到最前沿的地方起舞 传统领域空间受限,长虹将未来发展的目光投向技术最前沿、竞争最激烈的地方。 “对长虹而言,机会并不一定只藏在某一个领域。”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环保等技术正在引发新一轮科技革命,催生出一系列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未来的发展,充满各种机遇和挑战。 长虹积极布局物联网,以数据运营为纽带,将用户、设备、服务等打通,整合内外部资源,“开门办企业”,逐步形成“以用户为中心”的产业生态, 有序推进两个转型:面向服务的制造转型与面向制造的服务转型,为公司后续良好发展奠定基础,在2C和2B两方面实现价值再造。在2C方面,长虹为消费者提供越来越聪明、越来越便捷的产品与服务,创造“懂你”的智慧生活,同时,强化2B,将内部能力平台化,理顺针对不同规模企业的服务模式,对外输出能力,抢占市场。 在“两个转型”实践的搏击中,长虹有一个定位渐渐浮出水面——在智能战略驱动之下,未来的长虹会是一家大数据企业,开放面向制造的服务资源,成为行业云服务商。 事实上,这样的布局,长虹已经品尝到了甜头。在各大购物中心、公共场所风靡一时的迷你卡拉OK机中,卖得最好的品牌,产品技术几乎百分之百都是长虹提供。更海量的数据,依靠无线联接模块来获取。爱联科技,是长虹旗下一家成立不到三年的无线联接模块研制企业。“三年时间,这家公司从0做到了近5亿规模。成长速度之快,在长虹甚至整个家电企业都堪称奇迹。”赵勇介绍,去年,该企业全年生产规模接近6000万只。今年,预计将达到1亿只。从今年开始,三年后这一企业的目标是10亿甚至几十亿。 长虹未来的新空间、新动能远不止如此。在新能源、家用机器人、电动汽车压缩机、汽车空调等领域,长虹已经迈出实质性步伐。 在多元化发展中巩固家电业务的市场地位,同时重塑自我,相信长虹将再一次迎来高质量的发展。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