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同仁堂1年销售费26亿:10年涨5倍 中药饮品曾涉不合格
2018-08-05 17:23:32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花脸
发帖数:69041
回帖数:2162
可用积分数:17102156
注册日期:2011-01-06
最后登陆:2025-04-18
主题:同仁堂1年销售费26亿:10年涨5倍 中药饮品曾涉不合格


2018年07月31日 20:08 来源: 新浪财经

  长生生物疫苗案仍在发酵,该公司股价已经连续9个跌停,股民索赔、药监局监管、国资委介入调查、公司董事长及相关人员被带走.......受此次事件影响,医药行业诸多弊端被公众关注,比如销售费奇高、研发奇低、公司行贿、药品品质等等。新浪财经统计发现,wind医疗保健行业290家医疗保健类上市公司,2017年销售费用高达1772亿元,销售费用最高的前十大公司包括步长制药、上海医药、复星医药、恒瑞医药、华润三九、白云山、健康元、华东医药、云南白药。同仁堂销售费用尽管并未进入该排行前十,但去年仍有高达26.59亿元的销售费用。
  2017年销售费26亿是2008年的5倍多
  同仁堂2008~2017年销售费用持续高速增长,2008年销售费用5.1亿元,2017年增长至26.6亿元,也就是说去年的销售费用是10年前的5倍有余。




  同仁堂销售费用在营业总收入的比重也基本高驰持续增加的状态,近三年的销售费用涨总营收的比重保持在20%的位置。


  通常来说,消费品行业会有大量的销售费用支出,研发费用几乎没有。但在医药行业出现“轻研发,重销售”却使人生疑。有数据显示,同仁堂已经公布的2013年~2017年研发支出分别是0.5亿、0.6亿、1.9亿、2.0亿、2.2亿,仅仅是销售费用的“一个零头儿”,最近这5年的销售费用分别是研发支出的32.5倍、29倍、11.4倍、12倍、12.1倍。

  难以遏制的中药材造假:同仁堂中药饮品曾踩雷
  据环球网统计,食药监总局2017年发布的46份药品抽检报告中,22份是关于中药饮片不合格,19份是关于药品不合格。不合格榜单上位居前列的是国药控股、同仁堂和华润医药等知名品牌。其中前两者上榜的理由均是中药饮片不合格。2017年中药饮片抽检信息通告占到了通告总数的近一半,中药饮片企业几乎成为不合格榜单的常客。即便是中药饮片龙头、上市公司康美药业(600518.SH)也曾在2017年因中药饮片不合格两次被点名。
  恒大经济研究院任泽平表示,疫苗,事关国计民生和人民生命健康,却成为部分不法分子牟取暴利的工具。近年我国疫苗事件频发,违法违规乱像触目惊心,甚至重大案件一年数起。是什么造成了这些乱像?除了将不法企业和个人绳之于法,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我国医药监管体制和疫苗产业的深层次问题,以此为契机深刻反思并作出重大改革,从根本上治理,避免悲剧一再重演,推动高质量发展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虽然有时推动社会进步像化石一样漫长,但我们必须怀抱理想主义,砥砺前行,愿生命得到尊重。(文/高云)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