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欧菲科技欲改回原名 细数A股更名背后逻辑
2019-01-11 09:21:12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1302
回帖数:21759
可用积分数:98922595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4-04-19
主题:欧菲科技欲改回原名 细数A股更名背后逻辑

据Wind资讯数据不完全统计,A股发展至今,包括欧菲科技在内,有近1300家上市公司进行过名称的变更,这一数据占目前A股公司总数的1/3。

A股历来不缺少主动更名的上市公司,欧菲科技(002456.SZ)成为其中最新一例。

1月9日晚间,欧菲科技公告称,拟将公司中文名称变更为“欧菲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相应变更为“欧菲光”,证券代码保持不变。

但事实上2017年12月之前,欧菲科技的证券简称即为“欧菲光”。

1月10日,欧菲科技证券部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虽然证券名称与此前一致,但全称中多了“集团”二字,体现出公司近年来在全球化布局及集团化运作的成果,另一方面更名也源于光学业务占整体营收比例的持续提升。

东北证券研究总监付立春认为,上市公司更名需分两方面看,一些企业确实存在业务、定位变更而更名的需求,但也有不少案例显示更名的背后是对概念、热点的炒作,这也需要投资者理性看待。

上述说法并非没有依据。Wind资讯数据显示,A股有1/3上市公司曾进行过更名,其中不少在更名后出现了股价短期上涨。

“回归”原名

根据欧菲科技1月9日晚间的公告,公司拟进行更名的原因之一,是光学业务占比的持续提升。

欧菲科技方面解释,公司光学业务在近年来增长迅速,整体收入和利润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光学业务的收入占总体收入的比例持续增大。

Wind资讯数据显示,自2015年以来,欧菲科技营业收入从该年底的184.98亿元增长至2018年第三季度末的311.46亿元,同期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也从4.78亿元增至13.76亿元。

近日,欧菲科技在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还表示,预计2018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长幅度将为120%-150%

在此基础上,以欧菲科技披露的2018年半年报计算,报告期内公司营收182.56亿元,光学产品收入就为102.36亿元,占比高达56%。

不过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此次欧菲科技拟更名的“欧菲光”,在一年前便是公司的原有证券名称,且当时公司更名的原因与最新披露的原因,二者似有“相互矛盾”之处。

2017年10月下旬,彼时便叫“欧菲光”的欧菲科技发出了拟更名公告,在解释更名原因时则表示,公司已全面布局消费电子+智能汽车的“双轮驱动”战略,且已在触控模组产品、光学影像产品和传感器类产品等领域形成了供货结构,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光学领域。

“公司现有名称已不能反映和体现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和战略布局,基于公司最新业务管理要求和未来战略规划,公司决定更名,证券简称也随之变化。”彼时,欧菲科技方面称。

对于前后两次更名理由的“矛盾”,1月10日,欧菲科技证券部人士并未进行说明,仅表示这次更名原因已在公告中提及,并表示除上述原因外,公司拟更名的全称多了“集团”两个字。

“目前公司业务已实现全球化布局,在美国、欧洲等地设立了研发中心,同时在财务、资产等管理方面全面实现集团化管理和运作,致力于成为全球创新科技平台型企业。”上述欧菲科技人士说。

不过,对于此次更名,资本市场似乎并未“买账”。1月10日,欧菲科技在尾盘一改高开的趋势,至收盘股价下跌0.66%,报收9.09元/股。

与之对应的,2017年10月发布更名消息后的首个交易日,欧菲科技股价上涨1.44%,并在此后股价持续走高,一度在20天内涨至历史最高(前复权)的26.04元/股。

A股公司1/3曾更名

据Wind资讯数据不完全统计,A股发展至今,包括欧菲科技在内,有近1300家上市公司进行过名称的变更,这一数据占目前A股公司总数的1/3。

其中,紫光学大(000526.SZ)和*ST新亿(600145.SH)成为更名次数最多的A股公司,分别有6次;更名为5次的则有海航创新(600555.SH)、百川能源(600681.SH)等13家企业。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进一步梳理发现,在上市公司更名的背后,既有类似欧菲科技这样因为聚焦主业进行的主动行为,也有因为公司发生重组导致上市主体变化,或注册地发生变更,主营业务发生变动,以及在面临巨大舆情时所采取的“被动”行为,而这样的情况占据了总数的九成以上。

1月10日,沙隆达A(000553.SZ)正式更名为安道麦A,则是因为公司与安道麦农业解决方案有限公司(全球作物保护行业的领军公司之一)完成了合并。

2018年底拟更名为“顺钠电器”的万家乐(000533.SZ),涉及原因则又有不同,是由于收到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下称“万家乐燃气具”)的函件,要求公司停止使用“万家乐”商标。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在万家乐披露更名消息后的三个交易日中,公司股价均告以涨停。而就在此前的10月下旬,万家乐还一度公告,旗下主要控股子公司浙江翰晟携创实业有限公司遭公安机关查封,董事长陈环失联。

与上述情况相比,A股也存在少部分为了概念以及“炒作”为目的的更名行为,其中较为典型的是2015年5月,由鲜言主导的多伦股份更名“匹凸匹”闹剧。

由于彼时互联网金融业务的火热,在鲜言主导下,多伦股份一度公告拟业务转型,“立志做中国首家互联网金融上市公司”,并拟进行名称和网站域名的变更。这一消息发布后,多伦股份连续录得6个涨停,涨幅接近八成。

然而根据此后证监会披露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由鲜言控制的账户曾在更名事项披露之前连续买卖多伦股份。

“对大多数企业来说,进行更名是因为主营业务可能有比较大的变化,或者是公司定位、形象等方面有了改变,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付立春说,“但也存在一些案例,改名是为了更容易被记住和吸引眼球,具有强烈的炒作倾向,这种行为并不值得鼓励。”

付立春表示,面对上市公司更名的情况,一方面需要监管部门关注其背后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也需要投资者理性看待这一行为,更关注企业的经营和基本面,而不是单纯的名称变动。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