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
昵称:stock2008 |
发帖数:26742 |
回帖数:4299 |
可用积分数:25784618 |
注册日期:2008-04-13 |
最后登陆:2020-05-10 |
|
主题:中国石化产品价格或先于国际市场回升
在金融危机对中国石化行业影响的形势下,国务院相继出台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并提高石化等商品出口退税率,中国石化产品的内需已现启动迹象。后期,中国石化产品价格可望停止下滑趋势,并先于国际市场反弹。
据经济参考报4月15日报道,随着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的加深,中国石化行业生产大幅下降、出口严重受阻。数据显示,中国石化行业产值在2008年12月首现负增长,2009年前两个月降幅更是高达17%。同时,2月份,炼油行业开工率降至约69%,乙烯开工率约为83.4%,磷肥行业装置开工率为52.5%,电石行业装置开工率为55%,甲醇行业开工率仅为29%。
在中国石化产业面临严峻挑战的形势下,2月19日国务院短期以拉动石化产品消费,长期以调整结构、促进产业升级为根本立足点,出台了石化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并且,为缓解石化行业压力以及急剧恶化的外贸形势,日前国家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宣布,从4月1日起对3802则税号的商品提高出口退税率,其中包括107个税号的石化产品。
此次出口退税率的提高是石化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进一步落实,将直接导致石化企业出口退税额的增加,增加石化企业利润和收入。另外,此次出口退税率的提高,还可以降低中国石化产品的出口成本,对促进石化企业扩大出口,缓解国内石化产品供需矛盾、提高产品价格有一定的助推作用。
由于出口利润增加,石化企业可能将原本在国内销售的一部分保本薄利的石化产品转移到国外市场销售,使国内市场石化产品的供应量相对减少;与此同时,此次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提高至16%,很有可能导致这些产品出口结构的调整,从而使其对上游原料的合成纤维、合成树脂、合成橡胶的需求扩大。以上两方面都有利于缓解石化产品供需矛盾,加速国内石化产品去库存化进程,直接减轻国内市场竞争压力,提高产品价格。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白景明表示,此次国家将橡胶制品和涂料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至13%,将有助于行业结构调整,增加企业自有资金,从而有更多资金用于技术改造和调整产品结构,帮助企业走出困境。
理论上说,调高产品出口退税率必将促进产品出口。但在目前全球经济普遍疲软、需求不振的情况下,国际市场能否吸纳、能够吸纳多少中国欲增加出口的石化产品,还有待时间的检验。也就是说,刺激外需的出口退税政策的调节效果还有待观察。
而另一方面,由于近期中国以刺激内需为主的宏观调控措施初见成效,石化下游评论此篇文章 (0)其它评论发起话题 (0)相关资讯财讯社区(0)行业需求启动迹象显现,石化行业经济运行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的资料显示,尽管1至2月中国石化行业实现总产值同比下降17%,但2月份产值同比降幅已经减为12.4%,并且环比还增长7.4%。
随着石化行业调整振兴规划以及汽车、轻工和纺织等相关行业调整振兴规划的逐渐实施,中国石化产品的国内需求已经先于外需启动。后期,由于上述振兴规划的政策效果会集中体现,再加上外需市场份额的适当恢复,国内石化产品价格可望终止下滑的态势,先于国际市场而反弹。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