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分析师 |
昵称:注册了 |
发帖数:4791 |
回帖数:607 |
可用积分数:102678 |
注册日期:2008-08-20 |
最后登陆:2010-11-12 |
|
主题:万科的“零”和“壹”
2009年万科的主题词只有两个字:“零”和“壹”。公司的解释是:“零”,既是原点,也是起点。万科将放下往日的成功,修正过去的不足,将每一天视为新的起跑点。“壹”,象征着希望,也代表行动。万科将一步一步,脚踏实地,与股东共同迎接美好的未来。
作为内地地产公司的“壹哥”,万科的地位无法用一个简单的“零”来概括:1991年便在深圳上市,内地首家实现500亿元销售额,业内率先推出股权激励计划,率先实践工厂化建房,1997—2007年的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到42.5%……
树大招风。去年以来,万科不断被公众拿着放大镜审视,有关工程停工、降价销售、业主维权的报道不绝于耳。“拐点论”提出之后,公司反而有多个项目计提了减值准备,使部分投资者质疑公司是不是患上了“大企业病”。
与此同时,追赶者的脚步从未停止。作为万科最强劲的对手,中国海外发展低调得有些可怕,保利一季度的销售金额增幅接近两倍,两者还在拿地方面有着不小的优势。因此郁亮在谈到竞争对手时说,“我们从来没有丝毫松懈”。
对于真正的强者,最大的对手是自己,这或许正是万科提出“零”的本意。在年报中,万科没有提出更高的销售目标,没有掩饰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承认“我们在经营细节上暴露出诸多不足,我们一些专业能力表现甚至出现了下滑的迹象。”正因为有了“归零”的心态,万科中高级管理层几十人放弃了8400万元的年终奖金,“和股东共渡时艰”。
有了“归零”的心态,万科更加追求稳健的发展。一季度末,万科持有现金269.2亿元,净负债率降至24.5%的低位,各类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187.3亿元,财务状况非常安全;存货结构中,已完工开发产品(现房)66.7亿元,占比仅7.9%;在建开发产品457.8亿元(包括379.9万平方米、合同金额307.1亿元的已售出未结算产品),占比54.3%。
通过研究万科的财务报告可以发现,“壹”对于万科具有很丰富的含义,有一些不变的观点贯穿公司的发展历史和经营策略,支持公司一步一步做到内地最大。“壹”,是万科对地产行业发展根本动力的理解——“行业发展的大趋势仍未发生任何根本性的动摇”,是对风险的清醒认识——“中国住宅业根本不应该是一个高收益行业”,也是成为伟大企业的雄心——“只有那些真正创造价值的企业才能在这个充满竞争的行业中长存”。
万科能取得今天的成就,要归功于“壹”的思维背景。同样,要在未来“颠覆”囤地卖楼的粗放开发方式,“引领”行业的发展方向,与产业链合作者“共生”,保持“零”的心态也是完全必要的。
万科的标杆帕尔迪实现了连续56年盈利的惊人纪录,万科能实现么?在行业的调整期,加速卖楼回笼资金是最急迫的问题,万科提出的工厂化建房能稳步推开并保证施工质量么?万科如何克服规模扩大带来的管理成本提高?销售等环节外包是否更有效率?这些问题,有待回到原点的万科“迈步从头越”。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