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长安收购沃尔沃“不差钱”?
2009-05-04 21:36:30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股民
昵称:火花
发帖数:1
回帖数:17
可用积分数:92245
注册日期:2009-02-19
最后登陆:2013-08-07
主题:长安收购沃尔沃“不差钱”?

在奇瑞和吉利传言要“染指”福特汽车旗下要出售的沃尔沃汽车(VOLVO CARS)后,现在这一传闻似乎在变成了另一个更有实力的主角--那就是新近晋身国家鼓励的“四大”汽车集团之一的长安汽车了。日前,有媒体报道称,在国内业绩排名前三的大成律师事务所将为长安汽车和沃尔沃汽车并购重组提供法律服务。巧合的是,长安汽车董事长徐留平在刚结束的上海车展上接受采访时透露,正在与一家海外整车企业洽谈收购事宜,长安的态度是双方能形成优势互补,目前无法透露更多细节。

已委托律师事务所



据香港《凤凰周刊》的日前报道称,并购一方已通过委托协议聘请大成律师事务所为企业并购拟定可行性方案,内容涉及尽职调查企业基本情况、价格确定及支付方式、债务安排、知识产权等权属处理以及人员安排等问题,最终形成并购法律意见书。
大成律师事务所在长安汽车总部所在地重庆也有分所。“并购重组是我们事务所很大一块业务,共有80多名律师服务这一业务,参与很多并购业务”大成律师事务所相关人士对本报称。“但公司的档案有这个纪录,或许是事务所有律师关注这件事情。”
按照规定,委托双方密条款“并购的任何一方在共同公开宣布并购前,未经对方同意,应对并购意向书的内容保密,且除了并购双方及其雇员、律师、会计师和并购方的贷款方之外,不得向任何第三方透露。”在没有确切消息之前,不会向外透露。
长安汽车公关室公关主管张宝军对本报称,至少在他层面上没有听说过该消息。沃尔沃(中国)公司一位联系人也对本报称,公司内部也没有听说过此类传闻。
由于沃尔沃高层和长安高层在去年11月的广州车展上会晤后,也曾传出长安有意收购沃尔沃的传言,刚结束的上海车展上,双方高层也进行了接触,张宝军认为,这很正常,因为长安与沃尔沃有合作关系(S40在长安生产),在长安新车揭幕的时候,“沃尔沃高层过来,福特、铃木的高层也过来了啊!”

收购不差钱
福特汽车1999年收购沃尔沃公司,花费的成本是64亿美元。据《瑞典工业日报》此前报道,现在沃尔沃汽车预期的收购价格为22.9亿-28.6亿美元之间。但现在又有消息道称,沃尔沃公司的收购价格很可能为100亿至150亿瑞典克朗(约合12亿到18亿美元),远远低于福特汽车当年收购该公司的价格。
“中国的汽车企业收购不差钱,关键是买回来后怎么办?”在本次车展上,面对媒体一再追问“收购沃尔沃”的传闻,长安汽车总经理张宝林的回答显得话中有话,“我们和沃尔沃只是非常好的合作伙伴。”

张宝林自始至终没有正面回答收购沃尔沃轿车的传言,但他表示,收购得要双赢的结果,能互补最好,比如从产品,各方面来讲,或者说从区域的角度来讲,一种优势互补是最好的结果。但在外界认为,国内有传言较多的收购沃尔沃的企业长安、吉利和奇瑞中,长安无疑是最有条件的,因为相对来说是“不差钱”,并与沃尔沃有良好的合作关系,长安已经跻身国家重点的支持的“四大”,其大股东南方汽车也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具有军工背景的大型国企。
长安汽车董事长徐留平也上海车展上也称,现在金融危机是长安海外拓展的重要机遇期;“我们正在积极做海内外并购重组的活动,但具体是哪个,因为还没有谈成,所以也没法说。”
南方汽车总裁、长安汽车前任董事长尹家绪也曾在今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称;“公司现在不差钱,随时可以动用两三百亿元。”
张宝军对“不差钱”的说法进一步补充,“主要是说长安及其股东南方汽车现金流有保障,与收购没有必然的联系。”
对于豪华车出身的沃尔沃而言,最大的优势在于其技术方面,沃尔沃不久前还宣称,他们正在汽车安全方面积极研发一套主动安全系统,希望在2020年能实现汽车事故“零伤亡”,这是沃尔沃最大的卖点,也是最让国内车企怦然心动的地方。
自从去年福特福特要出售沃尔沃轿车后,就有数家中国车企(吉利、奇瑞、广汽、东风和长安)传言将成为“接盘者”,但外界普遍的看法是,即使中国车企掏得起几十亿美元的代价,但怎么消化这一庞然大物?
印度塔塔收购捷豹和路虎之后陷入困境,上海汽车仅今年就为收购的韩国双龙汽车计提了超过30亿元的损失,这让收购方谨慎异常。资深行业分析师贾新光明确反对中国车企海外并购,认为这是不切实际的梦想,“中国车企想要得到的是欧美车企的技术,而不是整个车企。”他表示,减少风险的办法是参股,再慢慢增加股份,或者采取联盟的办法。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