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国家电网首次公布智能电网计划:2020年全面建成
2009-05-22 08:30:31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39
回帖数:21876
可用积分数:99886405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08-02
主题:国家电网首次公布智能电网计划:2020年全面建成

  自奥巴马政府提出智能电网战略以来,“智能电网”一词已经风靡全球。近期,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在多个场合提出了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口号,将其特高压战略与智能电网概念结合在一起。

  就在智能电网带来的投资机会正在引起资本市场很大关注之时,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21日在2009年特高压输电技术国际会议上首次在中央政府层面表达了对智能电网的态度。与此同时,刘振亚也在会上正式对外界公布了国网公司的坚强智能电网计划。

  张德江表示,近年来,一些国家积极开展了智能电网的研究与实践,我国把发展智能电网纳入能源战略。对智能电网的建设也是中国电力工业发展面临的崭新问题,中国将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智能电网发展道路。

  分析人士认为,这是高层首次对智能电网表达了态度,说明发展智能电网得到了国家的肯定,尽管智能电网战略由奥巴马率先提出,但是中国的智能电网发展不会完全效仿美国。

  刘振亚在会上发表了他对特高压与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看法。“发展特高压电网是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基础。为保障安全、清洁、高效、可持续的能源和电力供应,积极发展智能电网已成为世界电力发展的新趋势”,他说,“智能电网首先应当是一个坚强的电网。坚强是智能电网的基础,智能是坚强电网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两者相辅相成、协调统一。因此,特高压对于发展智能电网来说至关重要。”

 刘振亚同时提出规划和目标:将按照统筹规划、统一标准、试点先行、整体推进的原则,在加快建设由1000千伏交流和±800千伏、±1000千伏直流构成的特高压骨干网架,围绕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等主要环节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分阶段推进坚强智能电网发展。到2020年,将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

  国网研究室主任葛正翔在会议间隙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透露,由于智能电网涉及到的系统繁复,根据初步设想,从今年年初到2010年底前的两年时间,国网公司拟完成智能电网的全部规划与试点工作。到2015年前,智能电网将大规模的在全国铺开。

  国网副总经理舒印彪对记者表示,首先,智能电网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不会改变传统电网形态,也不可能改变电力系统本身业已存在的基本运行规律,对已存在的输电电网不会有很大影响。是在传统电网上把信息化技术用上去,使电网更加智能化。

  第二,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电网提出的新需求而产生的新东西,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电网系统要具备清洁高效、应对气候变化的功能,新能源大规模应用对电网智能化水平要求提高。比如为应付风电的间歇性特点,需要智能电网。

  第三,中国发展智能电网与美欧不一样,我们要根据自己国情发展,我们的坚强智能电网概念是既要让电网体魄强壮又要使他聪明起来。

  葛正翔也认为,智能电网技术已经历长期发展,不是一夜冒出来的,电力系统很多控制设备本来就来自于IT技术的发展。中美之间不同在于,美国是成熟电网,中国是发展中电网,可再生能源特性与美欧区别很大,我国可再生能源集中度高,电源间歇性的挑战很大,而且,中国智能电网涵盖发电到用电的各个环节,比美国更广,结合国情,坚强和智能两者是分不开的。

智能电网将拉动下游产业发展

  本报记者 叶勇

  国网研究室主任葛正翔认为,智能电网建设将惠及下游相关设备企业。“电网是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行业,下游IT、家电和电表行业会从中拿到相应的份额。”他说。申银万国也发布报告认为,智能电网的建设将大大增加对以电网调度系统和数字化变电站代表的二次设备的需求。葛正翔表示,在发展重点方面侧重在配电和用户侧,重点研发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电动汽车与电网协调运行技术以及电网与用户的双向互动技术。

  据介绍,我国已在大电网安全稳定控制、广域相量测量、灵活交流输电、数字化变电站、配电网自动化、智能电表应用、可再生能源的接入与送出、大容量储能、电动汽车等领域取得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成果,在技术理论、装备制造和工程实施方面为发展智能电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不过,智能电网仍然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能有效提高线路输送能力和电网安全稳定水平,具有强大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和有效抵御各类严重故障及外力破坏的能力;能适应各类电源与用户便捷接入、退出的需要,实现电源、电网和用户资源的协调运行;能精确高效集成、共享与利用各类信息,实现电网运行状态及设备的实时监控和电网优化调度;能够满足用户对电力供应开放性和互动性的要求。”葛正翔这样解释智能电网的内涵。




该贴内容于 [2009-05-22 15:43:44] 最后编辑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2009-05-22 15:43:24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2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39
回帖数:21876
可用积分数:99886405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08-02
国家电网首次公布智能电网计划:2020年全面建成

  国家电网公司昨日在北京首次向社会公布了"智能电网"的发展计划,并初步披露了其建设时间表。

  根据这项计划,智能电网在中国的发展将分三个阶段逐步推进,到2020年,可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

  据新华社报道,这是自"智能电网"概念提出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以来,中国国家电网公司第一次正式使用和发布这一提法,并公布相关的建设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5月19日,美国思科公司公开称,美国智能电网将带来1000亿美元商机,其中通讯部分为200亿美元。思科的一名副总裁称,智能电网规模将比"互联网大100或1000倍,部分家庭有互联网连接,部分家庭没有互联网连接,但所有家庭都离不开电"。

  三阶段建坚强智能电网

  国家电网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分三个阶段推进"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

  2016年至2020年为引领提升阶段,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技术和装备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届时,国家电网优化配置资源能力将大幅提升,清洁能源装机比例达到35%,分布式电源实现'即插即用',智能电表普及应用。"国家电网有关人士说。

  但国家电网公司负责人昨日同时明确表示:由于国情、发展阶段及资源分布的不同,中国的智能电网和美国的智能电网在内涵及发展的方向、重点等诸多方面有着显而易见的"区别"。

  "美国发展智能电网重点在配电和用电侧,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注重商业模式的创新和用户服务的提升。"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舒印彪说,"中国的智能电网包含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共六个环节,具有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的'智能'技术特征。"

  舒印彪强调:"中国的智能电网首先是一个坚强的电网,其中,具有长距离、大容量输电特征的特高压电网将成为核心环节。这是由中国经济发展阶段、能源集中分布特点所决定的。"

  但国家电网公司并没有放弃备受争议的"特高压"。

  在昨日于北京开幕的2009特高压输电技术国际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强调,必须贯彻落实国家能源战略,大力发展特高压输电技术,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确保能源安全。

  特高压电网的建设,事实上是作为国家电网公司的"智能电网建设的基础"。

  智能电网VS互动电网

  提及"智能电网"这一概念在国内的兴起,不得不提及著名能源问题专家武建东先生。他今年1月19日独家在东方早报发表《奥巴马如何以能源革命再将美带到全球经济的顶端》一文,率先解读了美国大力推进智能电网的战略意图。其后,武建东连续在早报上发表了4篇论述中国应该发展有别于欧美模式的"互动电网"。

  4月24日,中国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访美,与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相晤,并在华盛顿发表演讲称:"中国国家电网公司正在全面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为基础,以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自主创新、国际领先的坚强智能电网。"

  国家电网选择了"坚强智能电网"这一概念,开始加入全球电力改革战。

  不过从字义上理解,"坚强智能电网"仅是生硬的复制了美国"坚强的智能电网"(Strong Smart Grid)的概念,其"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的内涵,在概念上也存在着相互交叉和语义重复。武建东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甚至直言,"互动化"实际上是上述"四化"概念的灵魂和本质,完全可以直接统一称谓为"互动电网"。

  武建东认为,目前流行的"智能电网"概念,无法界定下一代全球电网的基本模式,也难以概括中国电网现代化的核心体系。

  武建东将"互动电网"定义为:在开放和互联的信息模式基础上,通过加载系统数字设备和升级电网网络管理系统,实现发电、输电、供电、用电、客户售电、电网分级调度、综合服务等电力产业全流程的智能化、信息化、分级化互动管理,是集合了产业革命、技术革命和管理革命的综合性的效率变革。(东方早报)

  拉动内需 互动电网改造每年能拉GDP一个百分点

  昨日,中国科学院科学时报首席经济学家武建东在北京参加中国智能互动电网发展战略研讨会时,发布了《中国智能互动电网发展战略报告》。

  武建东曾为早报独家三论互动电网。(详见东方早报2月2日《全面推动互动电网革命,拉动中国经济创新转型》、3月9日《再论中国互动电网革命:领跑下一代全球能源》和5月12日《三论互动电网:下一代全球电网的基本模式》)昨天,他再度指出,需要认真反思我国的能源战略、特别是电力发展战略的合理性,大力发展互动电网。

  武建东

  别失去领跑世界的机会

  "我国电网发展目标应从电网输送方式的变革调整为电网的效率革命,即互动电网变革。"武建东指出。

  他认为,需要认真反思我国的能源战略、特别是电力发展战略的合理性。经济危机中受冲击相对较轻的中国更需要占领智能互动电网这个能源革命的制高点,并借此全面拉动我国电网体系的革命。

  "3到5年内,我国应该全面推进互动电网发展,否则,一旦美欧经济复苏并实现了经济与电力结构的升级转型,我国不但将失去一次领跑世界经济的机会,也将再一次沦为国际分工的劳动力角色。"

  武建东说,"为推行国家互动电网的战略改造,初步估算,2009年起,我国需要更新百万个以上变电站,将3000万块~5000万块电表更改为智能电表,推动世界上最大的统一电网体系分期实现电网技术的升级。根据政策开放程度,电网还可以开放宽带、电视盒通讯等业务,这将是一个比3G业务更宏大的产业空间,更能拉动内需。"

  他预计,如果2009年就启动国家互动电网的改造,每年有可能拉动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一个百分点左右。如由各地电力、通信和军队通信兵联合施工,3到5年内我国主要城镇可初步实现电网的互动化运行并占领全球能源变革的制高点。

  电监会政策研究室俞燕山

  投资方和埋单者需明确

  研讨会上,国家电监会政策研究室主任俞燕山也对智能互动电网全面推行的可行性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表示,一是要看制度上的可行性,一是看经济上的合理性,此外还要看政策上如何看待。"如果建设智能互动电网能够成为我国未来的战略目标,将会有很快的推进速度和发展。"他表示。

  俞燕山认为,这是从传统电网到智能化的过程。智能化水平逐步提高,这必将导致能源效率的提高。

  "无论何种形式的电网,从监管机构来讲,最关心的一是这张电网安全可靠性如何,是加强了还是削弱了;二是建设成本和输电的效益,因为输电的效益最终由用户承担,而不是企业承担。"他说。

  他提出,目前,还未明了的两个问题是,谁来投资,美国的做法是用户买单,费用从用户的电费中来;二是节能效率从何而来。

  "中美电网不一样,中国由南北两张大电网组成,而美国由很多小电网组成。小电网对可再生能源的吸纳能力是有限的,而我国的电网对可再生能源的容纳力很大。"在俞燕山看来,这将很有可能限制智能互动电网的发展。

  "此外,要发展智能互动电网,现有管理体制,价格机制、定价方式都要发生改变。"俞燕山提出。(东方早报)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