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上海发布经适房细则调控偏高房价
2009-06-26 08:23:14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582
回帖数:21874
可用积分数:99857000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05-23
主题:上海发布经适房细则调控偏高房价

 如何调动民间资金投资积极性,已经成为当前扩大内需的关键议题。

  6月24日,中国城市燃气协会秘书长迟国敬在“公共服务与公权市场座谈会暨《公权市场》新书发布会”上向本报记者透露,国家发改委体改司等部门向该协会调研民间资金投资城市燃气行业的情况,并请他们提出行业进一步开放改革的意见。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建司副司长刘贺明在上述场合对本报记者证实,住建部接到了国务院关于推进公用事业(2143.115,-17.42,-0.81%)改革问题的通知。目前,住建部已经按照分工安排,成立了专门的小组,准备对市政公用行业如何吸引民间资本进入进行调研,起草政策。

  发改委、住建部展开调研

  记者了解到,国家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多个部门都接到了国务院关于落实吸引民间资金进入公用事业和垄断行业投资的通知。目前,有关部门正在密集调研,酝酿出台相关行业吸引民间投资的政策。

  “这项工作刚刚开始。”一位接近住建部的人士透露,城市公共交通、燃气、供水等公用事业投资是这轮吸引民间资金投资的重点领域。

  住建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徐宗威对本报记者表示,当前扩大内需的新着力点应该放在鼓励民间投资积极性,进一步改革垄断领域和市政公用行业体制,尤其从立法上进一步为民间投资提供保障。但是,目前公用事业投资领域还存在法律法规不健全、财政投资迅速萎缩等问题,应该借扩大内需投资的机会,规范公用事业投资,建立“公权市场”。

  所谓公权市场,徐宗威介绍,就是以特许经营制度为规范的公共品委托生产机制;开放公用事业领域,不仅仅是将公用事业一卖了之,而是要规范公用事业投资,建立规范的特许经营制度。

  “对于民间资金来说,当前进入公用事业领域投资正是机会。”徐宗威分析,未来15年内,我国城市化进程还将促使3亿-4亿农民进入城市,人口增加导致城市公共服务产品需求增加。另外,公用事业投资的典型特点是回报稳定,长期而稳定的回报对资本投入非常有吸引力。

  迟国敬介绍说,国家发改委体改司的有关人士已经在城市燃气协会进行过相关调研,请燃气协会提出下一步城市燃气行业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目前公用事业投资缺乏配套法律支持。”上述接近住建部的人士表示,多个行业协会都向调研人员反映当前行业缺乏法律保障的问题,预计最后形成的政策中,会提出清理一部分现行的、不符合实际的法律,同时加快公用事业投资领域的立法工作。

  建立“公权市场”

  既然要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公用事业领域,现有公用事业中民间资本投资生存情况,就成为相关主管部门最为关注的情况。

  作为一直参与城市公用事业经营的企业,首创股份(6.62,0.03,0.46%)副总经理郭鹏对公用事业行业改革感触颇深。“一是地方政府依靠行政命令把不属于企业负担的社会成本转嫁于企业头上;二是游戏规则制定后,遵守情况不好,往往是遵纪守法的企业吃亏,依靠钻法律空子和走后门的企业获得暴利。”郭鹏说。

  “如果城镇公用事业形不成产业,就不会对民间资金带来吸引力。”深圳金达莱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说,多数公用事业还存在缺乏税费政策激励的问题。

  徐宗威向本报记者表示,刺激民间资金投资,应该注重市场机制建设,将公共服务产品以市场形式提供,理顺机制,这样才能达到比较好的刺激效果。

  关于法律保障,徐宗威认为,目前应该对特许经营立法,将特许经营作为公用事业市场开放的基本制度,建立“公权市场”。当前之所以出现公用事业“不改就死、一改就乱”的问题,在于特许经营制度没有规范下来。1

  徐宗威认为,公共事业改革应该坚持国有经济在公用事业投资中占主体地位,不应该简单地“一卖了之”,坚持渐进性改革。同时,坚持国有经济为主体,并不等于排斥民间投资。

  徐宗威在《公权市场》一书中指出,市政公用事业投资选择的民间资金或外资投资者,一定要是战略投资者,而非短期的财务投资者。不能将公共服务产品作为资本市场的杠杆,投资方不稳定,也会带来公共服务不稳定。

  前述接近住建部的人士对记者表示,本次促进民间资金投资公用事业的主要指导思想是如何进一步开放公用事业投资市场。而在调研人员看来,目前启动的公用事业投资领域不到50%,仍需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吸引民间资金进入,使其成为保增长的重要着力点。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