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新基发行 基金公司给银行“打工”
2009-07-12 23:03:42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算股神
发帖数:45382
回帖数:32109
可用积分数:6236234
注册日期:2008-06-23
最后登陆:2022-05-19
主题:新基发行 基金公司给银行“打工”

  提要:据悉,目前偏股型基金首发佣金最高达到1.3%,而债券型基金的首发佣金最高在0.5%。这些钱都来自于基金公司的管理费收入,而目前偏股型基金管理费为每年1.5%,债券型基金不过每年0.7%左右。如果算上其它的费用,基金公司基本上是“透支”赚吆喝。

  新基金发行日渐火爆,可多数基金公司并没有因此松一口气。为了比拼规模,各大基金公司都使出全身解数进行营销。“卖基金全靠激励,不给激励银行就不会卖力销”,深圳一家基金公司营销人员大吐苦水。

  作首发佣金居高不下

  首发佣金历来有“牛市低、熊市高”的传统,但在今年这一牛市行情中并没有出现。

  据悉,目前偏股型基金首发佣金最高达到1.3%,而债券型基金的首发佣金最高在0.5%。这两个数字并不突出,但这些钱都来自于基金公司的管理费收入,而目前偏股型基金管理费为每年1.5%,债券型基金不过每年0.7%左右。也就是说,基金公司基本上是“透支”赚吆喝。

  相比之下,一些老基金的持续营销费用不过2‰~3‰。首发佣金比例高企,直接激励着最近新基金的火热发行。

  除了这些首发佣金和尾随佣金外(总对总)的部分,一些基金公司还针对销售业绩较好的客户经理进行奖励。对于销售前十名的客户经理,有出国旅行、贵重物品等奖励。甚至有公司将奖励基数大幅度降低,几乎到了有卖就有奖的地步。如此一来,刺激更多一线客户经理挖掘中小基金客户。

  各种费用汇总在一起,部分新基金的销售费率要超过1年的管理费收入,显然注定是“烧钱”的。

  比拼规模惹的祸

  股市走强,新基金发行日渐火热,一次又一次刷新首发记录,一系列骄人的基金销售成绩不禁让人遥想起了2007年的鼎盛时期。然而,在目前市场环境之下,一些基金公司为了取得“令人瞩目”的首募成绩,付出的代价不菲。

  据一位基金公司发行人士透露,目前新基金销售情况比年前要好很多,不过基金公司的胃口也随之提升了。

  “2008年新基金只要能成立就万岁了,现在一些基金公司发行偏股型基金起步就要30亿,甚至有些基金公司定出了50亿、100亿的标准。”一位知情人透露。

  虽然今年新基金确实好销很多,但有没有激励效果还是不一样。据悉,深圳一家大型基金公司对银行激励非常少,所以今年新发的基金销售平平。而另外一家公司“不做广告,全部用来激励”,结果造成了轰动效果,募集数量几乎是前者的两倍。用一位业内人士的话来说,“激励客户经理才是实打实的!”

  此外,今年新基金密集发行导致渠道拥堵,也是首发佣金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目前已经发行了超70只新基金,平均每周都有2只以上新基金面世。而一些小基金公司为了挤进大银行的托管、代销渠道,往往要付出比大型基金公司更大的代价,给更高比例的激励。

  有违规嫌疑

  愈演愈烈的新基金发行激励措施,是否属于商业贿赂?

  一位法律界人士表示,佣金是商业活动中的一种劳务报酬,是具有独立地位和经营资格的中间人在商业活动中为他人提供中介服务应得的报酬。它是由商业活动的中间人或经纪人收取,可以由卖方给付也可由买方给付,但经营者给予佣金必须采用明示的方式。该律师认为,如果目前基金公司和代销渠道之间的佣金费用的支付和收取都如实入账,没有采取“帐外暗中”的方式,则不构成商业贿赂。

  他也表示,在基金销售过程中,还有向部分代销机构人员支付现金及其他奖励的情况,这些情况是否构成商业贿赂,需进行个案分析。

  不过,此举有违规的嫌疑。根据《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第四十七条之规定,“基金管理人、代销机构从事基金销售活动,不得有下列情形: (一)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压低基金的收费水平; (二)采取抽奖、回扣或者送实物、保险、基金份额等方式销售基金; (三)以低于成本的销售费率销售基金; (四)募集期间对认购费打折……”等等。另外,根据其中第四十五条之规定,“基金管理人应当按照代销协议的约定向代销机构支付报酬,并如实核算、记账。”而现在部分基金采用的激励措施,显然有些游离于协议之外。

  实际上,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员基本全年都在各地跑关系,经常性陪客户经理吃饭、喝酒、娱乐等。如此一来,凡是关系好的基金公司的产品,客户经理都会大力推销,可能导致一部分投资者买到不适合自己的基金产品。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