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七月基金持续净赎回
2009-07-27 08:21:19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21
回帖数:21875
可用积分数:99880055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07-25
主题:七月基金持续净赎回

 随着基金发行快速升温,更多的关注锁定了目前的基金业。基金业目前最新的申购赎回状况如何,目前的基金规模如何解读?未来是否会有大量资金入市,再掀一轮股市风暴?对此,《基金周刊》调研了京沪深的十家大中型基金公司。

  七月基金持续净赎回

  虽然基金发行比较热烈,从七月各基金公司已成立基金的申购赎回情况来看,投资者在现阶段对基金申购的热情可能并非如想像中强烈。

  7月份以来,随着股市的加速上升,各类型基金特别是偏股型基金大都取得了良好业绩。截至7月24日,收益率最高的指数基金已经超过100%,非指数型的偏股基金也超过了80%。与此同时,新基金密集获批发行,首发规模也节节攀升。

 但事实上,根据本刊对北京、上海、深圳共10家基金公司所做的最新调查,开放式基金实际上仍然在延续上半年趋势,无论偏股型还是固定收益类,各基金大多继续处于整体净赎回状态,份额持续小规模收缩。

  调查显示,进入七月,无论大、中、小型基金公司,大都仍面临一定程度的赎回压力。其中,主动投资型的偏股基金和固定收益类基金多数处于净赎回状态,只有指数基金仍然一枝独秀,受到持续追捧。

  具体看来,基金周刊调查的业内几家最大的基金公司规模整体稳定,有少量净赎回。规模居中的基金公司在偏股型基金的申赎情况上略有分化。部分公司的市场部门表示旗下基金整体净申购与整体净赎回的公司数量大致相当。
 但在固定收益类产品上,各公司的净赎回状态则相对统一。其中,北京一家大型基金公司透露,该公司固定收益类产品7月以来一直处于净赎回状态。

  上海一家合资基金公司则表示,该公司固定收益类基金规模持续萎缩,每天赎回比例超过1%。“这与该类产品目前的业绩表现有关,确实在股市火暴的环境下,今年对于固定收益类基金产品来说,销售大环境实在不能说好。”该公司人士表示。

  唯一例外的是南方基金。南方基金对本刊表示,近期该公司旗下保本及低风险的偏债基金申购量持续放大,出现明显的净申购。对此,南方基金认为,这可能意味着目前市场已经出现分歧,投资者情绪开始分化。

  在投资者对后市操作显示出分歧之时,当前唯一算得上形势明朗就是指数基金。



  基金周刊此轮调查中,指数基金是唯一整体处于净申购的基金种类,“态势最好”。其中,截至7月15日,嘉实沪深300较之6月30日净申购25亿份,最新规模已经达到413亿份。而工银瑞信旗下工银300则在近期获得了来自机构近5个亿的净申购,目前该基金机构占比上升至20%。

  长盛基金表示,截至7月16日,长盛中证100的份额在过去一个月内增长了15.7%,总体呈现净申购。南方基金还透露,5月来南方沪深300的申购量“在旗下所有基金中位于前列”。

  同样,博时、易方达、广发、富国等旗下的指数基金也皆总体处于净申购状态。也正因指数基金的规模相较于其他类型基金,尚算维持住了喜人涨势,采访中有两家公司不约而同地只愿意公布“旗下指数基金处于净申购”,而对其他类型基金的申赎情况则表示“数据太敏感,不方便透露”。

 3800点或是敏感区域

  从调查情况来看,基金在7月份的申赎情况整体还在延续上半年趋势,即偏股类基金整体处于规模较小的净赎回,但指数基金净申购。

  而作为二季度赎回“重灾区”的固定收益类产品,目前仍然整体处于较大规模的净赎回状态。但在目前市场状态下,不排除孕育变化的可能。

  刚于上周公布的基金二季报显示,相比一季度,基民在二季度的赎回意愿有所下降。天相统计数据显示,二季度基金份额总体缩水1135.35亿份,净赎回比例为5.34%。开放式偏股型基金呈现小幅净赎回。其中,股票型基金净赎回比例为1.02%,混合型基金净赎回比例为2.27%。只有业绩抢眼的指数型基金受到市场青睐,整体实现6.45%的净申购。

  而考虑基金公司的层面,各家基金公司份额的增减呈现出较大分化。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