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
昵称:stock2008 |
发帖数:26742 |
回帖数:4299 |
可用积分数:25784618 |
注册日期:2008-04-13 |
最后登陆:2020-05-10 |
|
主题:基金公司酝酿进军海外市场 QDII将进入2.0时代
在A股基金大扩容的同时,基金公司们也酝酿着向海外市场进军。
根据记者多方了解的情况,不少国内基金公司打算在今年下半年强势推出自己的QDII新品。而且,不同于以往集中投资于香港市场的单一去向,这一波潜在的QDII扩容大潮将促使投资于海外市场主流指数的新型Q DII产品浮出水面。
海外指数型产品将成为基金QDII的第二个发展阶段,有市场人士称,这意味着QDII的“2.0”时代已经呼之欲出。
首只指数型QDII新品待批
尽管还没有正式获得“准生证”,但基金QDII新型产品的准备工作已经接近尾声。
“我们下半年准备推出一只QDII产品。”某托管资产规模名列前茅基金公司的总裁在正式场合向本报记者表达了对海外市场的兴趣。
某中等规模基金公司分管市场的副总经理王鹏(化名)也私下里向记者述说了对于海外市场的看好。“在下半年的推出新品种方面,我们主要的想法就是准备发行一只QDII产品。”除此之外,还有多家基金公司传出消息说可能在下半年推出Q D II的新产品。
就在这些潜在的QDII新品之中,中国基金业的首批指数型QDII产品也将同时诞生。目前的领跑者是南方基金旗下跟踪标准普尔500指数的LOF基金。
据记者了解,南方基金已经和标准普尔指数公司签约,6月下旬标准普尔也完成了与深圳证券交易所就指数开发与产品上市等合作事项签署谅解备忘录。目前,该基金只待管理层最后的发行批文。
不只是南方基金,华夏基金、嘉实基金和国泰基金等公司也都在准备跟踪海外主要指数的QDII产品。
华夏基金相关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坦言,该公司已经开始研发海外指数型基金,并已与香港恒生等指数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国泰基金则表示已与纳斯达克O M X集团签订协议,将推出纳斯达克100指数基金。
QDII将进入2.0时代
此前,中国基金业已经发行了10只QDII产品。尽管QDII号称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投资标的,但从实际投资去向看,此前发行的Q DII最终还都是流向了香港股市。
基金中报显示,二季度末H股市场投资占据了QDII净值的74%,这一比例与一季度基本持平。其中,嘉实海外(070012基金净值,基金吧)中国与海富通海外这两只基金在H股市场投资占其净值的比例已接近90%。
QDII扎堆港股市场的原因有二。一是由于国内的资产管理机构普遍缺乏海外投资经验,因此在海外上市的中国概念股就成了最容易了解也最适合投资的对象。第二,海外上市的中国股票是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会随着汇率的变动而升值,由此可以对冲Q D II在海外市场投资可能面对的汇率风险。
如果海外指数型QDII正式放行,将解决现有QDII产品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走出“国门”的问题。“我觉得可以将其称之为2.0时代开始的标志。”某基金资深业内人士作出了这样的评价。“毕竟指数型产品接近于全仓发达市场的主要股票,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海外投资。”
指数型基金属稀缺性资源
从 华 尔 街 出 道 的 王 鹏 对 于QDII指数型产品的推出也较多赞誉。“由于受到短期业绩和股东方面压力的限制,国内基金公司进行海外投资前,基本上很难从容地进行调查。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太考验投资策略的指数型产品自然是QDII中比较好的投资品。
而且,大量的研究报告也显示即使在美国这样的成熟市场中主动管理型基金战胜指数的难度也相当大,指数投资也是把握成熟市场下轮牛市的有力工具。
基金公司方面的解释则比较谨慎。华夏基金方面表示,QDII海外指数基金的推出主要在于丰富境内现有QDII基金的产品线,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投资选择。
而从另外一个角度讲,稀缺性也是基金公司之间争夺指数型产品的原因之一。一位资深基金业人士告诉记者,一个指数所能容纳的指数型基金实际上是有限度的,指数型基金并不是要多少就可以发多少,大家都在争抢这种优势资源。
这是因为,指数型基金属于买入指数样本股就一直持有的产品,建仓之后就很少再交易,而样本股的股本规模是一定的,如果指数型基金太多的话则势必会导致样本股的流动性减弱,进而造成股价波动减弱。该人士进一步指出,如果跟踪某只指数的指数型基金过多的话,理论上有可能会让这个指数波动幅度明显减弱,也就是“搞死了”这个指数。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