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高级金融分析师 |
昵称:明天涨停 |
发帖数:20129 |
回帖数:1193 |
可用积分数:98351 |
注册日期:2008-03-23 |
最后登陆:2010-12-27 |
|
主题:中国平安:走出不安 金控梦想方峰回路转
巨额融资计划被迫取消、天价年薪遭批一年、投资富通巨额亏损,2008年,中国的企业领袖里,除了牛根生,还有谁比马明哲更“不幸”呢?他对友人自嘲,“头昏脑胀,死皮赖脸地熬着,不知道能顶多久。”寒暑交替,苦尽甘来。直至收购深发展,平安的金控梦想方峰回路转
中国平安 (601318)最新价:62.46 1.49 2.33%行情走势 公司新闻 临时公告大单追踪 资金流向 持仓成本中国平安 (02318)最新价:69.9 1.9 2.794%行情走势 公司新闻 大行评级现在,是平安21年来最接近自己综合金融版图和梦想的时刻。
巨额融资计划被迫取消、天价年薪遭批一年、投资富通巨额亏损,2008年,中国的企业领袖里,除了牛根生,还有谁比马明哲更“不幸”呢?他对友人自嘲,“头昏脑胀,死皮赖脸地熬着,不知道能顶多久。”
寒暑交替,苦尽甘来。
2009年6月12日,中国平安发布公告,与深发展达成《股份认购协议》和《股份购买协议》,平安将认购深发展定向增发的至少3.7亿、但不超过5.85亿股的新股。同时,平安将在不迟于2010年12月31日前收购目前深发展第一大股东新桥投资所持有的深发展16.76%的股份(增发前)。交易完成后,平安合计持有不超过深发展增发后总股本的30%,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如果协议最终通过监管层审批,平安牵手深发展,将成为资产规模超万亿的上市公司。更重要的是,这起保险业和银行业的跨界联姻,将真正弥补平安这个保险起家的金融控股集团长期梦寐以求的银行短板。
没有什么能阻挡平安迈向综合金融集团的脚步。如果马明哲是位明星,2008年的纷扰可以视为他主演的并购深发展大戏的花絮。这是一个坚定的创新者,一个连续多年在公司年会上宣讲“我们别无选择”的“偏执狂”。另一面,他又具有与其外形极不相称的谦和禀性,他赋予公司理想,艰辛地实现,但并不张扬。
“他能看到远景。”平安银行行长理查德·杰克逊对《中国企业家》说,“他所看到的世界是别人看不到的,他所想到的事情是别人想不到的。世界上的确有不同的人。像我们这种人就经常会看到做什么事情有什么风险,会有哪些困难,为什么不能做这个做那个。世界上只有那么少数的一些人,他们看同样的事情,看到的是机遇。这是马总的一大特点。”
某种程度上,马明哲的偏执引领着中国金融业综合化的进程。但同时,他的这种超前探索,时常会超越市场认识。不过,马明哲严重不同意他的所为是在对政策的一种“挑战”,他确信平安的探索都在合法合规的范畴内,即便是这次震动业界的深发展收购案。
马明哲笃信“法理情”,但并不排斥“情理法”。他可以为了和一个监管部门领导说上几句话,“几个小时站在街上等,等到半夜。”所以,这家公司活到了现在,且越长越大。
银行并购“三级跳”
【“你不能逆势而为。”平安副董事长、与马明哲同事19年的孙建一说】
寻求多年的全国性银行牌照即将到手。从2004年收购福建亚洲银行,2006年收购深圳市商业银行,到今日签约深发展,平安用五年时间完成了拓展银行业版图的“三级跳”。
随着并购目标体量的升级,外界杂音也越来越大,但这并不影响平安对并购深发展获批的信心。“完全在现行法律法规框架内,只是审批的环节很多,要一个一个去走。这是程序问题,不是政策问题。”平安高层对记者说。平安收购深发展公告发布前不久,中国银监会批准了交通银行、北京银行入股保险公司的计划。
马明哲言必称“政策”、“法规”,他想借此表明自己做的是规矩生意,创新并不等于冒险。“我们不是盲目创新,”平安副董事长兼副首席执行官、跟随马明哲19年的创业伙伴孙建一对《中国企业家》说,“你不能逆势而为。你要判断这个创新的东西是不是符合未来发展的趋势、符合客户的需求。金融业的利润普遍在下降,你必须把规模做大。单一业务规模做大必定是有限的,所以银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之间通过交叉销售,降低单业销售的成本,同时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不是说哪个文件规定它不变就不变,这是大势所趋,没有选择。”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