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大牛股 |
发帖数:112606 |
回帖数:21874 |
可用积分数:99864410 |
注册日期:2008-02-23 |
最后登陆:2025-07-04 |
|
主题:海王生物40亿商誉压身
海王生物(000078)一多半时间都在进行收购。
海王生物于1998年上市,2003年开始收购兼并子公司。近年来步伐加快,2017年、2018年共收购了69家公司,平均每个月收3家。
频繁的收购为公司带来大额商誉。截至2018年末,公司账上商誉共39.18亿元,基本为近两年收购公司形成的。近年,证监会加强了对上市公司计提商誉减值的监管。近40亿商誉,无疑是悬在海王生物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利剑。
2年收69家公司
截至2018年末,公司共有161家子公司,大部分是通过收购合并而来的。其中,2017年、2018年,公司收购更加频繁,2年时间收69家。
2017年收购35家,部分为业绩亏损的公司。比如2017年10月27日,公司收购安阳恒峰医药有限公司,从收购日到2017年末,这家子公司共亏损了186万元。
2018年收购34家,部分公司刚成立便被海王生物合并。例如青海海王医药有限公司、芜湖海王阳光医药有限公司,两家公司分别于去年2月8日、7月31日成立,成立当天控制权转移到上市公司。
海王生物表示,为应对“两票制”推行,在全国建立医药物流体系等,公司加大了兼并收购力度。
海王生物频繁的收购,同样引起深交所关注。5月30日,深交所向海王生物下发问询函,要求其:结合行业环境、公司经营目标与发展战略等,说明频繁开展资产收购的背景及必要性。
40亿商誉压身
2018年,不少上市公司因商誉减值而业绩滑坡。海王生物近期频繁的收购形成了大额商誉,为将来业绩埋下了雷。
2017年,海王生物共收购35家公司,总价款36.27亿元,形成商誉30.73亿元。2018年,公司花12.34亿收34家公司,形成商誉10.38亿元。经过2年频繁的收购后,公司商誉由2016年末的4.77亿元,增至去年年末的39.18亿元。大额商誉,成为悬在海王生物头顶的达摩克利斯利剑。
海王生物一边在大笔收购形成商誉,一边计提减值。2017年,公司计提商誉减值509万元。2018年,商誉增加,同时减值幅度增大,共对10家子公司计提了2.6亿元商誉减值。
巨额商誉之下,深交所要求海王生物通过表格方式列示报告期存在业绩承诺的公司名称、承诺业绩、实现业绩、是否需要进行业绩补偿内容。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