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东北制药等入选第二批短缺药集中生产基地建设单位名单
2020-01-05 16:28:48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521
回帖数:21868
可用积分数:99795860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04-18
主题:东北制药等入选第二批短缺药集中生产基地建设单位名单

12月31日,工信部公布第二批小品种药(短缺药)集中生产基地建设单位名单,东北制药牵头组建的联合体、华北制药和石药控股牵头组建的联合体、远大医药和广州医药牵头组建的联合体入选。

通知要求,各建设单位要按照建设周期和责任目标要求,完成小品种药(短缺药)集中生产基地建设任务,保障小品种药(短缺药)的稳定生产供应。

近年来,短缺药问题被业内持续关注。一些临床必需、用量小的药品短缺,往往让医生、患者为药所困。因短缺继而引发药价不合理上涨,也使得患者的用药负担增加。

为破解短缺药问题,我国政策组合拳持续发力。今年10月份,《关于进一步做好短缺药品保供稳价工作的意见》发布,该《意见》从药品生产、采购、使用、储备以及价格监管等方面施策,力图2020年实现100种小品种药(短缺药)稳定生产供应。

药品短缺一般存在3大因素。一是生产性因素。有些药品由于临床用量小且不稳定,生产企业不愿生产,造成药品短缺。据悉,我国原料药生产厂家本就稀少,有些药品原料或制剂生产企业只有1~2家,一旦有问题就容易发生短缺现象;二是政策性因素。短缺药品大都是低价药和妇儿专科、急(抢)救药,目前这些药品生产的扶持配套政策还不是很完善,企业生产积极性不高;三是恶意垄断性因素。个别厂家恶意垄断,蓄意抬高市场价格,造成市场供应紧张。

为保障药品供应,“药联体”的模式应运而生。2018年1月,国家工信部联合卫健委、发改委、药监局共同组织开展小品种药集中生产基地建设,旨在通过协调解决小品种药文号转移、委托生产、集中采购、供需对接等问题。

今年以来,国家工信部先后公布了两批小品种药(短缺药)集中生产基地建设单位,先公布的一批在今年的1月28日,具体名单包括: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组建的联合体,由上药信谊药厂有限公司联合23家企业组织实施;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牵头组建的联合体,由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组织实施;成都倍特药业有限公司牵头组建的联合体,由成都倍特药业有限公司联合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等9家企业组织实施。如今时隔11个月,第二批名单也已经出炉,将进一步解决短缺药供应等问题。

据了解,从药联体具体运行情况来看,缺药目录品种的供应总体比较稳定。上海医药集团副总裁、小品种药(短缺药)供应保障联合体理事长顾浩亮曾表示,偶尔出现一些特殊情况,比如说部分地方原料药出现短暂的供应问题,入选名单的药联体会及时做出一些调整。国家范围内短缺药供应如果有什么情况,工信部会与其进行沟通,提前备货保供。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