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算股神 |
发帖数:45382 |
回帖数:32109 |
可用积分数:6236234 |
注册日期:2008-06-23 |
最后登陆:2022-05-19 |
|
主题:军工长虹 矢志不渝的国防梦想
三维相控阵雷达装甲车、防控导弹指挥车、“歼十飞机”电源系统……没错,除了电视,这些也是长虹集团的产品。在第十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上,四川长虹电子集团公司下属的国有独资公司——四川电子军工集团“身怀利器”精彩亮相,不由让人对有悠久军工历史的长虹产生许多遐想。
长虹军工见证中国飞天梦
2008年9月25日,举世瞩目的“神舟七号”发射成功。 27日,翟志刚实现中国首次太空出舱。在中国科技城绵阳,有一群人一直紧紧盯着电视屏幕,生怕漏过任何一个细节。他们就是长虹集团子公司——四川华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的科研人员。他们研发生产的连接器,装备着“神七”的诸多系统,他们与中国宇航人一起见证历史创造历史。
舱外宇航服的连接器及线束由华丰公司独家研制,填补了国内空白,这些连接器在舱外宇航服系统被定义为“关键部件”。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关键部件”,宇航员才可以进行“天地通话”。在华丰为载人航天工程配套的工作中,任务最艰巨的是为宇航服研制的全套宇航服线束,包括宇航服内部连接器线束、外部连接器线束、头盔线束、通信电缆线束和三个系列共十多种连接器。在“神舟七号”庞大的系统中,华丰连接器产品不仅配套了航天员,还装备了载人飞船、运载火箭、发射、测控系统等。
截至目前,天上所有运行的卫星以及神舟系列飞船,都有华丰的连接器产品在发挥作用。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七号,华丰先后为载人航天工程配套了9大系列,1400多个规格,4万多只电连接器,配套涉及运载系统、飞船各舱、遥测跟踪、检测等各个系统。在“嫦娥一号”探月工程中,华丰提供了大量的电连接器,主要应用在“嫦娥一号”卫星系统、长征火箭运载系统、发射系统、测控系统和通信系统。
在业内,华丰早已声名显赫。华丰公司现在是中国最大的电连接器科研生产基地,是众多国内外标准组织的核心成员单位,其产品广泛应用在军事、通讯、工业、汽车等领域,并远销德国、英国、法国、美国、芬兰、俄罗斯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军工品质根植长虹
与华丰配套“神七”这样的国家重点工程一样,长虹体系下的军工企业已经有很多这样的经历。2007年2月,长虹电源公司成功自主研发“歼十飞机工程”电源系统,突破多项技术瓶颈,荣膺由国务院颁发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歼十飞机工程电源系统的成功让中国记住了长虹,让军工系统记住了长虹。现在,由电源公司成功研制的歼十飞机应急电源系统、枭龙飞机飞控系统应急电源、跨大气层飞行器电源系统、直九飞机照明应急电源等系列产品已成功投放市场,获得了使用单位的一致好评。
2009年6月,长虹新型光电探测系统经过项目组技术人员历经四年的不懈努力,其主要性能达到甚至超过设计指标,目前科研试飞取得圆满成功,展示了长虹国防装备高精尖技术的研发实力。
目前,四川电子军工集团已经在综合电子武器装备研发制造、航空电源、电连接器、军用电子陶瓷、机载火控雷达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一次次的配套国家重点工程,造就了长虹人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其对品质的要求更高。“给国家重点项目和工程配套,感觉肩上的责任很重,不容有任何闪失。”长虹集团一位从事军工研发的人士表示。
如今,这种军工品质被移植到长虹庞大的民品产业中来。在长虹集团的产业布局中,电子军工和消费电子是非常重要的两大板块。在消费电子板块,电视、空调、冰箱、手机等都继承了长虹的军工品质。“军工品质说到底就是质量过硬,不向任何瑕疵妥协,在关键时刻经得起考验。”长虹集团上述人士坦言,“这里面包括原材料检验、生产过程控制、产品检测以及持续的性能改进等,确保产品高可靠性。”正是在这种理念下,长虹集团旗下的系列产品赢得了广泛的商誉,产品和服务已经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矢志不渝重振军工
2007年11月,四川电子军工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亿元,是四川长虹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在原国防科工委和四川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零八一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国营长虹机器厂、四川华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四川长虹电源有限责任公司、四川长虹欣锐科技有限公司为基础组建的大型军工企业集团。2009年4月11日,宜宾红星公司加入四川电子军工集团。
集团现有2级子公司5户,3级子公司10户,总资产36.25亿元,职工15085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109人。拥有先进的技术、工艺、设备和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线。科研、生产基地集中在四川成都、绵阳、广元、宜宾,主要从事武器整机、配套装备、元器件等的科研、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集团将力争5年内实现50亿元以上的年销售收入目标,在新时期为国防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四川电子军工集团成为长虹军工产业发展的战略平台,将进一步整合军工资源,做大做强四川军工产业,打造西南电子军工龙头,并力争成为国内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力的军工电子系统装备和电子元器件科研生产基地。
“这不仅仅是长虹集团整合军工类资产的战略平台,更重要的是,军工产业成为长虹集团一个战略业务板块,军工产业与民品产业将发挥更大的协同效应,包括军工品质在内。”一位军工分析人士指出。
军民结合 两翼齐飞
四川电子军工集团的成立,在长虹看来是重振军工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并希冀以长虹现有的军工研发、生产和品质保障能力为基础,整合旗下各军工单位的研发和生产能力,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从而实现做大做强军工产业的宏伟目标。
1958年,780厂(长虹前身)成立,是当时国内唯一的机载火控雷达生产基地。从成立之日起,“产业报国”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就深深烙印在长虹身上。1972年12月,长虹第一台黑白电视机试制成功,拉开“军转民”的大幕。1986年,长虹第一条现代化彩电生产线建成,实现彩电量产。此后,长虹在彩电领域取得空前成功,并被社会各界解读为“长虹现象”。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长虹开始积极进行多元化拓展,直至成为今天的3C信息家电综合产品与服务提供商。
在激烈竞争的民品领域的多年打拼,长虹集聚了大量的能力,为长虹“军民结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方面,长虹可以利用成熟军工技术及先进生产资源发展民品产业;另一方面,长虹可以利用民品产业的品牌、人才、资金、市场等资源服务于军工课题预研、型号研制及产业化等工作。长虹成为军转民最为成功的企业之一。
作为四川电子军工集团旗下核心成员之一,长虹电源公司始建于1971年,原名五洲电源厂(国营第756厂)。1998年1月,五洲电源厂加入长虹大家庭,成为“四川长虹电源有限责任公司”。在长虹大家庭下,各种资源实现协同,特别是在军用航空、铁路、出口产品领域取得长足发展,奠定了在行业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企业呈现出极具前景的发展态势。而四川华丰企业集团加入长虹大家庭后,实现联合采购等,连接器产品在长虹找到很大的市场空间,这几年步入一个新的良性发展时期。
显而易见,长虹在民品方面的机会、思路以及资源,都将成为四川电子军工集团发展的坚实支撑。“四川电子军工集团的下辖成员单位将变得更为‘纯粹’,可以专注于产业链分工,比如原先搞技术的就可以专心搞技术,其余的市场、管理,甚至包括融资等都可以由长虹集团来解决。”长虹集团内部人士表示,“这是一个多赢的局面,军品战略平台充分强化,民品扩充了市场空间,军民结合让成员单位更具竞争力。”
东芝、索尼、松下、三星、LG、西门子、诺基亚、GE等跨国巨头都具有显赫的军工背景,都为各自国家的军工产业做出过很大贡献,军工已然成为一个企业体现国家责任的一个鲜明的标志。
在原国防科工委关于大力发展国防科技工业民用产业的指导意见中,特别提到“壮大军民结合高技术产业”――加快发展与军品结构相似、技术相通、工艺相近、设备设施通用的军民结合高技术产业,增强军民转换能力。长虹集团董事长赵勇曾在内部强调:“长虹的电子行业属性将与四川电子军工集团产生天然的链接,”“一个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要讲求对国家的责任,当国家的国防建设面临这么多发展需求的时候,长虹作为一个军工企业出生的国有企业,我们置身在外,心里也说不过去。”现在看来,除了自身积极寻找新的市场机会,对外战略合作亦是长虹重振军工所倚重的途径。
长虹“重振军工”悄然提速,一个企业的未来多了一份憧憬。“军民结合”是一个历史的命题,求解者长虹在路上。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